期权合约作废了怎么处理?
本文主要介绍期权合约作废了怎么处理?期权合约作废通常指合约因到期、行权或异常情况而终止效力。其处理方式取决于作废的具体原因,以下是常见情况及对应处理流程。
期权合约作废了怎么处理?
一、到期自然作废(最常见情况)
期权合约有明确的到期日(如50ETF期权为到期月第四个星期三),到期后未行权的合约将自动失效。处理方式如下:
1. 买方(权利方)处理
未行权:到期后,买方未提交行权指令,合约自动作废,损失全部权利金。
已行权:若买方在到期日前提交行权指令,且符合行权条件(如实值期权),则按行权价与标的资产结算,合约终止。
2. 卖方(义务方)处理
未被行权:若买方未行权,卖方保留权利金,合约自动作废,无需履行义务。
被行权:若买方行权,卖方需按行权价履行义务(如买入/卖出标的资产),合约终止。
3. 资金与持仓结算
资金:买方损失的权利金将划转至卖方账户,交易所完成清算。
持仓:合约从账户中移除,不再显示在持仓列表中。
二、提前行权或平仓导致作废
在到期日前,期权合约可能因行权或平仓而提前终止:
1. 买方提前行权
实值期权:买方可在到期日前任何时间行权(美式期权)或仅在到期日行权(欧式期权)。行权后,合约终止,按行权价与标的资产结算。
虚值/平值期权:买方通常不会行权(因行权亏损大于权利金成本),可选择平仓了结合约。
2. 卖方提前平仓
卖方可通过买入相同合约对冲义务,提前平仓了结合约,此时合约终止,损益按平仓价与开仓价的差额结算。
三、异常情况导致作废
在极端市场行情或违规操作下,交易所可能提前终止期权合约:
1. 触发强制减仓
若市场出现单边市(如连续涨跌停)且持仓量过大,交易所可能启动强制减仓机制,对部分亏损持仓强制平仓,合约作废。
处理方式:被强制平仓的投资者按亏损额由大到小顺序平仓,损失由投资者自行承担。
2. 合约违规或异常波动
若合约存在违规交易(如操纵市场)或标的资产出现异常波动(如停牌、退市),交易所可能宣布合约作废。
处理方式:交易所通常按最后交易价或结算价进行现金结算,确保投资者权益。
3. 交易所公告终止
交易所可能因政策调整、技术故障等原因提前终止合约,此时会发布公告明确结算方式(如现金结算或标的资产交割)。
四、投资者需注意的事项
关注到期日:期权买方需在到期日前决定是否行权,避免权利金损失;卖方需关注是否被行权,及时履行义务。
设置自动行权:部分券商支持到期日自动行权(如实值期权),投资者可提前设置避免遗忘。
异常情况应对:若市场出现极端波动,及时调整持仓或对冲风险,避免触发强制减仓。
资金与持仓管理:作废后,合约将从账户中移除,资金结算自动完成,无需额外操作。
小结:以上就是期权合约作废了怎么处理?希望对各位期权投资者有帮助,了解更多期权知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