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Effective c++ 35条款详解

您问到了最关键的一点!这正是策略模式的精妙之处——它通过组合(composition)而非继承(inheritance)来实现多态效果

让我详细解释这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它与传统继承多态的区别。

🔄 策略模式如何实现多态效果

在策略模式中,多态不是通过子类重写父类虚函数实现的,而是通过将不同的算法对象(策略)注入到相同类型的对象中来实现的。

代码示例回顾

cpp

复制

下载

class GameCharacter {
public:explicit GameCharacter(HealthCalcFunc hcf = defaultHealthCalc): healthFunc(hcf) {}int healthValue() const {return healthFunc(*this); // 这里实现多态调用}private:HealthCalcFunc healthFunc; // 策略对象
};// 不同的策略
int loseHealthQuickly(const GameCharacter&);
int loseHealthSlowly(const GameCharacter&);// 创建对象并注入不同策略
EvilBadGuy ebg1(loseHealthQuickly); // 使用快速掉血策略
EvilBadGuy ebg2(loseHealthSlowly);  // 使用缓慢掉血策略

🧠 多态机制解析

1. 运行时多态(传统继承方式)

cpp

复制

下载

// 传统继承多态
class GameCharacter {
public:virtual int healthValue() const = 0; // 纯虚函数
};class EvilBadGuy: public GameCharacter {
public:int healthValue() const override { return calculateQuickHealth(); // 特定实现}
};class GoodGuy: public GameCharacter {
public:int healthValue() const override {return calculateSlowHealth(); // 不同实现}
};

多态机制:通过虚函数表,在运行时根据对象实际类型调用正确的函数。

2. 策略模式多态(组合方式)

cpp

复制

下载

// 策略模式多态
class GameCharacter {
public:int healthValue() const {return healthFunc(*this); // 委托给策略对象}void setHealthFunc(HealthCalcFunc hcf) {healthFunc = hcf; // 可以动态改变策略}private:HealthCalcFunc healthFunc; // 策略对象
};

多态机制:通过函数指针/函数对象,在运行时调用被注入的策略函数。

🎯 策略模式多态的独特优势

1. 运行时动态改变行为

cpp

复制

下载

EvilBadGuy ebg(loseHealthQuickly); // 初始使用快速掉血// 战斗中动态改变行为
ebg.setHealthFunc(loseHealthSlowly); // 切换到缓慢掉血// 添加特殊效果
ebg.setHealthFunc(poisonedHealthCalc); // 中毒效果

传统继承多态无法做到这一点——对象的行为在创建时就已经固定。

2. 同一类对象的不同行为

cpp

复制

下载

// 两个同类型的对象,行为不同
EvilBadGuy quickEnemy(loseHealthQuickly);
EvilBadGuy slowEnemy(loseHealthSlowly);// 它们都是EvilBadGuy,但健康计算方式不同
int health1 = quickEnemy.healthValue(); // 使用快速计算
int health2 = slowEnemy.healthValue();  // 使用缓慢计算

传统继承多态需要创建不同的子类才能实现这种行为差异。

3. 突破继承 hierarchy 的限制

cpp

复制

下载

// 完全无关的类提供的算法
class PhysicsEngine {
public:int calculateBasedOnPhysics(const GameCharacter&) const;
};class WeatherSystem {
public:int calculateBasedOnWeather(const GameCharacter&, int temperature) const;
};// 使用这些外部算法
PhysicsEngine physics;
WeatherSystem weather;
int currentTemp = 25;auto physicsCalc = std::bind(&PhysicsEngine::calculateBasedOnPhysics, &physics, _1);
auto weatherCalc = std::bind(&WeatherSystem::calculateBasedOnWeather, &weather, _1, currentTemp);EvilBadGuy ebg1(physicsCalc);  // 使用物理引擎计算
EvilBadGuy ebg2(weatherCalc);  // 使用天气系统计算

传统继承多态无法这样灵活地使用外部算法

📊 两种多态方式对比

特性传统继承多态策略模式多态
行为绑定时机编译时(通过类定义)运行时(通过对象构造或方法调用)
行为可变性创建后不可变创建后可动态改变
代码组织算法与类绑定算法与类分离
灵活性相对较低极高
适用场景行为是类型的固有特性行为需要动态变化或配置

💡 实际项目中的应用思考

在游戏开发中,这种区别非常实用:

cpp

复制

下载

// 游戏中的实际应用
class Enemy {
public:Enemy(HealthCalcFunc hcf) : healthCalc(hcf) {}int calculateHealth() const {return healthCalc(*this);}void applyStatusEffect(StatusEffect effect) {// 根据状态效果切换健康计算策略switch (effect) {case StatusEffect::POISON:healthCalc = poisonedHealthCalc;break;case StatusEffect::REGENERATION:healthCalc = regeneratingHealthCalc;break;case StatusEffect::INVULNERABILITY:healthCalc = invulnerableHealthCalc;break;}}private:HealthCalcFunc healthCalc;
};// 使用
Enemy enemy(normalHealthCalc); // 普通敌人enemy.applyStatusEffect(StatusEffect::POISON); // 敌人中毒,健康计算方式改变
enemy.applyStatusEffect(StatusEffect::REGENERATION); // 敌人开始回血,再次改变

✅ 总结

策略模式通过组合和委托实现了另一种形式的多态,它与传统的继承多态相比:

  1. 更灵活:可以在运行时动态改变对象的行为

  2. 更解耦:算法与使用算法的对象完全分离

  3. 更强大:可以突破继承体系的限制,使用任何来源的算法

在您看到的例子中,GameCharacter 父类并不需要知道具体使用哪种健康计算策略,它只是提供一个框架来调用被注入的策略。真正的多态效果来自于向不同对象注入不同的策略函数,而不是来自于继承 hierarchy。

1. 条款35的核心目标是什么?

条款35的核心目标是:为你提供“实现多态行为”的替代方案,而不是简单地使用虚函数

为什么?因为虚函数并非完美:

  1. ** tightly coupled(紧耦合)**:派生类的实现与基类的函数签名 tightly coupled。一旦基类虚函数签名改变,所有派生类都必须修改。

  2. 缺乏灵活性:虚函数的行为在编译时(通过继承)就基本固定了,难以在运行时动态改变。

  3. 难以添加公共逻辑:如果想在所有虚函数调用前后都添加一些通用逻辑(如日志、锁、验证),需要在每个重写函数里重复编写。

条款35给出了三种主要的替代方案,其核心思想都是从“继承”转向“组合”,提升灵活性和可维护性。


2. NVI (Non-Virtual Interface) - 首推方案

NVI手法就是Template Method模式的一种特定应用。它主张:

  • 使用非虚公有函数作为接口

  • 调用私有的虚函数来实现具体行为

健康计算的NVI实现

cpp

复制

下载

class GameCharacter {
public:// 1. 这就是“非虚接口”(Non-Virtual Interface)// 它是公有的、非虚的int healthValue() const {// ... 可以在调用前后添加“公共代码” <- 这是关键优势!std::cout << "开始计算健康值..." << std::endl; // 例如:日志std::lock_guard<std::mutex> lock(healthMutex); // 例如:加锁int retVal = doHealthValue(); // 2. 转而调用一个虚函数// ... 也可以在调用后添加代码std::cout << "健康值计算完成: " << retVal << std::endl;return retVal;}// ... 其他成员函数virtual ~GameCharacter() = default; // 虚析构函数必不可少private:// 3. 私有虚函数,真正完成工作的函数virtual int doHealthValue() const {// 提供一个默认实现return 100;}mutable std::mutex healthMutex; // 示例用的互斥量
};// 派生类
class EvilBadGuy : public GameCharacter {
private:// 4. 重新定义私有虚函数int doHealthValue() const override {// 实现特定于派生类的行为return 50; // 坏蛋健康值更低}
};
🔑 NVI/模板方法模式的优点:
  1. 强大的控制力:基类牢牢控制了接口的调用时机、上下文(如加锁、日志、验证),这些都是不可被派生类改变的。

  2. “好莱坞原则”:派生类(子类)只负责提供实现细节,但什么时候调用、怎么调用,由基类(父类)决定。

  3. 代码复用和增强:所有“增强性”的代码(日志、锁)只在基类写一次。

所以,NVI就是Template Method模式在C++中实现多态的一种经典用法。


3. 第二种方案:函数指针 -> Strategy模式

这就是我们之前详细讨论的策略模式。通过组合一个函数指针(或任何可调用对象)来实现多态。

cpp

复制

下载

class GameCharacter {int healthValue() const {return healthCalcFunc(*this); // 策略模式:调用外部策略}// ... 其他成员HealthCalcFunc healthCalcFunc; // 组合了一个策略对象
};
🔑 策略模式的优点:
  1. 极高的灵活性同一个类的不同对象可以有不同的计算策略,并且可以在运行时动态切换

  2. 解耦GameCharacter类和健康计算算法完全分离。算法可以独立变化和复用。

  3. 突破继承体系:计算策略可以来自任何地方(普通函数、另一个完全不相关的类的成员函数等)。


4. 第三种方案:std::function -> 更强大的Strategy模式

这是第二种方案的现代化升级。std::function是一个通用的函数包装器,可以包装任何可调用对象(函数指针、函数对象、lambda表达式、std::bind表达式等),比普通函数指针强大得多。

cpp

复制

下载

#include <functional>class GameCharacter {
public:// 使用std::function作为策略类型using HealthCalcFunc = std::function<int(const GameCharacter&)>;explicit GameCharacter(HealthCalcFunc hcf = defaultHealthCalc): healthFunc(hcf) {}int healthValue() const {return healthFunc(*this);}// ... 
private:HealthCalcFunc healthFunc;
};// 使用示例:
int defaultHealthCalc(const GameCharacter&); // 普通函数struct HealthCalculator { // 函数对象int operator()(const GameCharacter&) const { /* ... */ }
};GameCharacter::HealthCalcFunc funcObj = HealthCalculator(); // 函数对象
GameCharacter char1(funcObj);// 使用lambda表达式!极其灵活
GameCharacter char2([](const GameCharacter& gc) { return 75; });// 使用std::bind绑定类的成员函数
class GameLevel {
public:float health(const GameCharacter&) const; // 成员函数
};
GameLevel currentLevel;
// 将health成员函数和currentLevel对象绑定,创建一个符合策略接口的可调用对象
GameCharacter char3(std::bind(&GameLevel::health, currentLevel, std::placeholders::_1));
🔑 std::function的优点:

它拥有策略模式的所有优点,并且灵活性达到了极致。你可以将任何东西作为策略塞给它,只要签名匹配。


总结:条款35的精髓与选择

条款35给了你一个“武器库”,让你在实现多态时不再只有“虚函数”这一把锤子。

方案核心思想优点缺点
传统虚函数继承 + 重写简单直观紧耦合,缺乏灵活性,难以添加公共代码
NVITemplate Method模式基类拥有绝对控制权,便于添加公共逻辑行为仍在编译时通过继承固定
函数指针Strategy模式(组合)运行时动态改变行为,解耦函数指针功能有限
std::function超级Strategy模式极致灵活,可接纳任何可调用对象语法稍复杂,可能带来运行时开销

如何选择?

  • 如果你想严格控制接口的调用上下文(必须加锁、必须打日志),用NVI

  • 如果你需要在运行时动态改变对象的行为,或者算法来自外部(如配置文件),用Strategy模式(std::function)。

  • 如果行为非常简单且稳定,用传统虚函数也无妨。

希望这次讲解能帮你彻底攻克这个重要的条款!它的价值在于开阔你的设计思路,让你看到面向对象设计的更多可能性。

问题二:std::bind —— “绑定类对象和成员函数”

您的理解完全正确std::bind 的核心作用就是将一个对象实例和它的一个成员函数“粘合”在一起,创建一个新的可调用对象

1. 为什么需要这样做?

普通函数指针无法直接指向一个非静态的成员函数,因为非静态成员函数必须通过一个特定的对象实例来调用(它需要 this 指针)。

std::bind 解决了这个问题。

2. std::bind 如何工作?—— “部分应用”

std::bind 是一个函数模板,它接受一个可调用对象及其部分参数,然后返回一个新的可调用对象。你可以把它想象成“预先填好一部分参数的函数”。

它的基本格式是:

cpp

复制

下载

auto newCallable = std::bind(existingCallable, arg1, arg2, ..., argN);
  • existingCallable:想要绑定的原始可调用对象(函数、函数对象、成员函数指针等)。

  • arg1, arg2, ..., argN:传递给 existingCallable 的参数。可以是具体值,也可以是占位符。

3. 关键:占位符 std::placeholders::_1

占位符 _1 表示:“等将来调用 newCallable 时,你把第一个参数放在这个位置”。

让我们看一个具体的例子来理解这个过程:

cpp

复制

下载

#include <functional>
#include <iostream>// 一个外部服务类
class DamageService {
public:int calculateDamage(int baseDamage, int enemyLevel) const {return baseDamage + enemyLevel * 5;}
};int main() {DamageService service; // 1. 创建一个服务对象实例// 2. 神奇的绑定!// 我们要把 service.calculateDamage 变成一个只需要一个参数的新函数using namespace std::placeholders; // 引入 _1, _2 等占位符auto boundFunction = std::bind(&DamageService::calculateDamage, // 要绑定的成员函数&service,                        // 绑定到哪个对象实例(this指针)_1,                              // 占位符:新函数的第一个参数将放在这里10                               // 固定值:将 enemyLevel 固定为 10);// 3. 使用新创建的函数// boundFunction 现在只需要一个参数!它的签名相当于 int(int)int result = boundFunction(50); // 相当于调用 service.calculateDamage(50, 10)std::cout << result; // 输出: 50 + 10*5 = 100return 0;
}
4. 在策略模式中的应用

在条款35的上下文中,std::bind 的魔力在于:它能将一个不符合策略接口(比如需要多个参数的成员函数)的调用,适配成完全符合策略接口(int(const GameCharacter&))的调用。

cpp

复制

下载

class ExternalService {
public:int complexCalc(const GameCharacter&, int difficulty, const std::string& region) const;
};ExternalService service;
int currentDifficulty = 5;
std::string currentRegion = "forest";// 使用 bind 进行“适配”:
// 1. 固定了 service, currentDifficulty, currentRegion 这三个参数
// 2. 只留出一个“空位” _1 给 GameCharacter 对象
auto adaptedStrategy = std::bind(&ExternalService::complexCalc,&service,_1,                 // 为 GameCharacter 占位currentDifficulty,   // 固定参数currentRegion);      // 固定参数// 现在 adaptedStrategy 的签名完美匹配 HealthCalcFunc (int(const GameCharacter&))
GameCharacter hero(adaptedStrategy);

总结:std::bind 是一个强大的“函数适配器”,它通过“部分应用”参数(固定一些参数,预留一些占位符),能够将任何可调用对象(尤其是成员函数)转换成我们需要的格式,从而极大地增强了策略模式的灵活性。

http://www.dtcms.com/a/353163.html

相关文章:

  • docker run 后报错/bin/bash: /bin/bash: cannot execute binary file总结
  • Python计算点云的欧式、马氏、最近邻、平均、倒角距离(Chamfer Distance)
  • iOS技术之通过Charles抓包http、https数据
  • 【开题答辩全过程】以Trlig(服装网站)为例,包含答辩的问题和答案
  • ETH PPS 配置链路
  • 车载诊断架构 --- 基于整车功能的正向诊断需求开发
  • Ruoyi-cloud 微服务部署双方案:本地与 K8S 实践手册
  • FastAPI + SQLModel 从 0 搭到完整 CRUD
  • 腾讯云人脸库技术架构深度解析
  • Github 3k+ star,中后台管理系统框架,支持多款 UI 组件库,兼容PC、移动端!比商业系统还专业!!
  • IntelliJ IDEA Debug 模式功能指南
  • 微算法科技(NASDAQ:MLGO)突破性FPGA仿真算法技术助力Grover搜索,显著提升量子计算仿真效率
  • 【数据结构】树和二叉树——树和森林
  • Python音频分析与线性回归:探索声音中的数学之美
  • 基于 Qt 实现的动态流程图画板框架设计与实现
  • 储能变流器学习之MPPT
  • 教程:按年份导出中国县级 NDVI(月均值 CSV)
  • 【87页PPT】新能源汽车解决方案(附下载方式)
  • 把 AI 塞进「盲文点显器」——基于触觉反馈的离线双向翻译笔
  • 【RAG】使用llamaindex进行RAG开发
  • 【前端】Devtools使用
  • 日志输出触发的死锁问题排查记录
  • Android 中 spinner / AppCompatSpinner 文字颜色 和 显示样式 源码分析
  • 如何轻松地将数据从安卓设备传输到安卓设备
  • 构建AI智能体:十五、超越关键词搜索:向量数据库如何解锁语义理解新纪元
  • 使用 html2canvas + jspdf 实现页面元素下载为pdf文件
  • Transformer 模型在自动语音识别(ASR)中的应用
  • 华为L420国产笔记本(统信UOS桌面专业版1070)安装openEuler2403虚拟机
  • 基于Spring Boot的民宿服务管理系统-项目分享
  • Python 并行计算进阶:ProcessPoolExecutor 处理 CPU 密集型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