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多态的三个必要条件?
实现多态需要三个必要条件,缺一不可,分别是:继承、方法重写和父类指针/引用指向子类对象。
- 继承:这是多态的基础。子类必须通过继承父类建立与父类的关系,使得父类的引用可以合法地指向子类对象,为后续的多态调用提供了语法基础
- 方法重写:这是多态的核心。子类需对父类中定义的方法进行重写,根据自身需求重新实现该方法的具体逻辑,保证了不同子类对同一行为(方法)有不同的实现。
- 父类指针/引用指向子类对象:这是多态的触发方式。在调用方法时,需通过父类类型的指针/引用来指向子类的实例。这样,程序在运行时才能根据对象的实际类型,动态绑定到子类重写后的方法,最终体现多态的效果(即 “编译时类型为父类,运行时类型为子类”)。
这三个条件的关系是:继承提供了类的层级基础,方法重写定义了行为差异,父类引用指向子类对象则触发了动态绑定,三者共同实现了多态 “一个接口,多种实现” 的核心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