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控制系统仿真之基础知识(一)

一、开环控制

开环控制是最简单的控制方式,在控制器与被控对象之间只有正向控制作用,而没有反馈控制作用,即系统的输出量对控制量没有影响。

在开环控制系统中,对于每个参考输入量,就有一个相对应的工作状态和输出量。

二、闭环控制

闭环控制的特点是在控制器与被控制对象之间,不仅存在正向作用,而且存在反馈作用,即系统的输出量对控制量有直接影响。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之差称为偏差信号。偏差信号作用于控制器上,控制器对偏差信号进行某种运算,产生一个控制作用,使系统的输出量趋向于给定的数值。

三、自动控制系统(以恒压供水为例)

参考输入r:输入到控制系统的指令信号,供水系统需要的压力,例如10kPa。

主反馈b:与输出成正比或某种函数关系,但量纲与参考输入信号相同,供水系统实际测定的压力,例如9kPa。

偏差e:参考输入与主反馈之差的信号,偏差有时也成为误差,偏差为10kPa

控制环节GC:接受偏差信号,通过转换与运算,产生控制量,例如PLC

控制量u:控制环节的输出,作用于被控制对象的信号,例如变频器的频率40Hz

扰动n:噪声信号

控制对象G0:变频器与水泵

输出c:系统被控制量--系统水压

反馈环节H:测量现在系统的水压,例如压力变送器。

四、数学模型

通常所说的建立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首要的是建立被控制对象的数学模型。因为只有在被控制对象的数学模型确定后,才能根据预期的性能要求及限制条件选择某种控制环节和反馈环节,从而构建能够达到目标的控制系统。

五、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

1、分析法

对控制系统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系统中各物理量的物理关系,通过建立方程式,将各变量的关系用数学形式表现出来。

2、实验测定法

对系统施加一定的输入,测量它的输出,根据输入与输出的数据,通过一定的数学处理,获取反映系统输入与输出关系的数学模型。

①时域测定法:施加阶跃信号,绘制输出量的响应曲线。

②频域测定法:施加不同频率的正弦波,测出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的幅值比和相位差。

③统计法:施加随机信号,根据被控对象参数的变化,采用统计相关测定法确定动态特性。

六、常用模型

传递函数、状态空间

http://www.dtcms.com/a/352248.html

相关文章:

  • Nat Commun|“铃铛病”的空间多组学揭示基质细胞在疾病发生中的核心地位
  • 广告推荐模型1:逻辑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LR)
  • WebSocket实时通信系统——js技能提升
  • Linux 详谈软硬链接
  • 如何从零开始学习黑客技术?网络安全入门指南
  • Linux 系统配置 YUM 软件仓库
  • 【大语言模型 22】Tokenization深度技术:BPE、WordPiece、SentencePiece
  • 【Redisson】redis最佳实践-RedissonUtils+Caffeine
  • 【机器人】2025年人形机器人看护革命:AI驱动的医疗变革先锋
  • 小知识-为什么处理异步数据渲染需要async await 搭配Promise.all实现?
  • 昆仑资本完成对国产工业操作系统龙头企业光亚鸿道的投资
  • MYSQL递归
  • mysql优化-mysql索引下推
  • Python 将十进制转换为十六进制
  • Linux命令详解+示例(炫彩超全)
  • 2025秋招季:AI笔试破解大规模招聘难题
  • MySQL 面试题系列(四)
  • Pandas 分组聚合进阶:过滤与 apply
  • 【人工智能】神经网络的优化器optimizer(三):RMSProp动态自适应学习率优化器
  • java自定义注解实现
  • 开发electron时候Chromium 报 Not allowed to load local resource → 空白页。
  • 在使用spring ai进行llm处理的rag的时候,选择milvus还是neo4j呢?
  • gorm 枚举查询遇到的问题
  • 【Python】Python日志模块完全指南:从配置到常见错误排查
  • 深入OpenHarmony后台任务“黑匣子”:BackgroundTaskMgr框架全栈解析与实战避坑指南
  • C#编程:贪吃蛇游戏
  • 使用linux+javascript+html+mysql+nodejs+npm+express等构建信息资料采集系统
  • FreeRTOS 同步互斥与任务协作 学习笔记
  • 【Protues仿真】定时器
  • 对讲联动电梯门禁系统通过深度集成对讲、梯控、身份认证三大模块,在提升便捷性的同时,以“权限后置发放+电梯状态闭环检测“为核心,实现安全性与可靠性的双重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