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ZMC900E如何实现多主站协同控制?

EtherCAT是高效工业以太网总线,基于以太网技术,以“飞读飞写”实现微秒级同步。连接控制器与终端设备,简化布线,适配多节点,是高端自动化与智能制造的重要通信方案。


前言

EtherCAT基于以太网技术传输、具高实时性的现场通信总线。其中,主站作为网络的核心控制器,承担着发起通信、调度数据以及管理从站的重要任务 —— 主站通过发送以太网帧遍历所有从站,利用过程数据通道传输实时控制指令,并通过邮箱通道完成参数配置与诊断。双主站架构可实现双路控制或线路冗余,让控制更加灵活,以 ZMC900E 运动控制器为例,便能直观了解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多主站的协同控制应用。


多主站控制应用需求

EtherCAT 是基于以太网的高性能工业现场总线,支持线型、星型、环型等拓扑结构,单个网络理论最大节点数可达 65535 个。不过,随着从站设备和通信数据增多,会出现传输延迟变大、刷新周期变长等问题,影响数据实时性,设备过多也增加了维护难度,这与 CPU 主频达到一定程度后采用多核协同设计类似。

广州致远电子推出的 ZMC900E 高性能智能总线控制器,专为工厂智能化打造。它采用嵌入式 ARM 方案,集成实时操作系统与智能算法,以 EtherCAT 协议为核心,可快速构建数控智能化设备。同时,ZMC900E 支持双路主站协同控制,不仅能降低单路负载压力、保证总线实时性能,还能在一路总线异常时,确保另一路正常工作,提升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


多主站软件设计

1. 主站软件框架

ZMC900E 设备采用多核异构架构,配备 5 个 A55 主处理器与 3 个 R5 协处理器,软件设计上运用多核协同处理方案。主处理器负责解析数据包等核心任务,协处理器专注于硬件消抖和数据包收发,核间通过共享内存实现高效数据交互,其架构框架如下图所示。

2. 双主站实现

ZMC900E 搭载 R5 处理器实现以太网数据收发,两路通信任务均采用实时线程与核隔离设计。核隔离技术将通信任务固定在独立 CPU 内核,避免多线程调度及跨核切换产生的微秒级时间开销,确保 EtherCAT 等工业总线数据交互的实时性。两路主站控制可在同一进程或独立进程中运行,用户可按需选择。


多主站控制使用入门

1. 双主站配置

ZMC900E 的 NET3 端口作为第二主站通信口,出厂时默认为普通以太网口,需配置为 EtherCAT 通信口。操作步骤如下:首先通过 SSH 远程连接设备,进入后运行指令dtbupdate 2111,接着重启设备,重启后输入指令ifconfig,此时将无法看到 NET3 的网络配置,如下图所示。

2. 双主站程序

在程序中定义主站的两个句柄 master1 和 master2,分别使用这两个句柄对主站进行配置初始化,配置内容包括网卡、通信网络从站描述文件 (ENI)、通信周期等。接着使用 EcatSimpleStart () 接口进行初始化,若没有错误信息,就表示主站启动成功,例程代码如下图所示。


多主站控制产品选型

ZMC900E集成了商业授权的EtherCAT主站解决方案,总线周期可选为250us,500us,1ms,2ms,通过EtherCAT总线可以扩展多达64个EtherCAT数字驱动轴或多个EtherCAT I/O。同时支持RS485 IO模块和EtherCAT IO模块扩展,为用户提供了多轴数、多IO点数的高性价比自动化解决方案。

ZMC900E EtherCAT主站控制器是为设备制造商提供多轴数、多IO点数控制的新一代可靠智能的运动控制解决方案,可以广泛应用于注塑行业、冲压行业、车床行业、搬运码垛、关节机器人、喷涂、玻璃机、压铸机、包装设备、3C设备、锂电池设备、纺织、流水线工作站、非标自动化装备、特种机床等高端设备应用。

产品参数表


http://www.dtcms.com/a/351756.html

相关文章:

  • 【typenum】 29 类型级别的数字数组标记特质(TypeArray)
  • 基于政策传导因子与就业脆弱性指数的鲍威尔9月降息决策分析
  • Prometheus 告警组件 Alertmanager 的使用并接入 Grafana
  • docker 安装nacos(vL2.5.0)
  • Android之讯飞语音合成和语音识别
  • React 代码规范
  • 算法练习-合并两个有序数组
  • 表格比对的实现
  • 如何确定哪些层应添加适配器(Adapter)?(58)
  • 餐中服务:藏在菜香里的 “情感传递术”
  • Java继承与虚方法详解
  • 掌握常用CSS样式:从基础到实战的全面指南
  • 从0开始学习Java+AI知识点总结-26.web实战(Springboot原理)
  • 产品经理成长手册(2)——产品文档能力
  • 14、RocketMQ生产环境如何优化
  • Linux查看服务器内存、磁盘、cpu、网络占用、端口占用情况
  • THM El Bandito
  • 设计模式学习笔记-----抽象责任链模式
  • 常见的设计模式
  • 深度学习篇---1*1卷积核的升维/降维
  • Unity笔记(七)——四元数、延迟函数、协同程序
  • 【Linux】Keepalived + Nginx高可用方案
  • [pilot智驾系统] 驾驶员监控守护进程(dmonitoringd)
  • 从代码学习深度强化学习 - 多智能体强化学习 IPPO PyTorch版
  • pytorch_grad_cam 库学习笔记——基类ActivationsAndGradient
  • vue2 和 vue3 生命周期的区别
  • 【Android】不同系统API版本_如何进行兼容性配置
  • 2014-2024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赛题汇总预览分析
  • VMDK 文件
  • 软考-系统架构设计师 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详细讲解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