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产品经理面试宝典第74天:技术边界与商业闭环的面试问题与答法
1. 技术认知:大模型能力边界判断
1.1 问:如何判断某个业务场景是否适合用大模型解决?
答:需从三个维度评估:1)任务复杂度:如医疗影像诊断需处理CT/X光差异,需模型具备跨模态理解能力;2)数据匹配度:电商客服场景中,若训练数据90%为文本而实际场景70%为图像,则模型效果会大打折扣;3)成本可控性:某银行案例显示,GPT-4调用成本是Qwen-Turbo的5倍,但若业务仅需文本分类能力则属资源浪费。
指导意见:回答时需强调"技术-业务"匹配分析框架。建议采用STAR法则:先陈述技术特性(Situation),再分析业务场景(Task),接着说明适配方案(Action),最后量化效果(Result)。例如:"在医疗影像项目中(S),面对CT图像占比70%的现实(T),我们通过增加CT数据标注比例至60%(A),使准确率从65%提升至82%(R)"
1.2 问:遇到模型幻觉问题该如何处理?
答:某医疗AI项目中,模型在图像模糊时会"编造"病灶。解决方案包括:1)引入RAG增强,对接医学知识库进行事实校验;2)建立分级策略,对不确定结果自动转人工;3)数据治理,增加模糊图像标注样本占比至30%。
指导意见:需展现系统性解决思路。建议分三步走:问题定位(如通过混淆矩阵分析误判类型)、技术方案(如RAG/微调/数据增强)、效果验证(AB测试指标对比)。注意强调"技术手段+业务规则"的组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