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产品确认测试:系统长期运行稳定性(72 小时)测试
软件产品确认测试系统长期运行稳定性(72 小时)测试,先搭符合要求的测试环境。硬件配置要和生产环境一致,CPU 型号、内存大小、硬盘容量不能差。我们测过一款服务器软件,用普通 PC 机搭环境,72 小时运行中频繁死机,换和生产一致的服务器后,稳定性明显提升,环境不匹配会导致测试结果无效。
设置持续的负载压力 按用户日常使用的平均负载,加上 30% 的峰值负载,持续施加到系统上。比如日常并发 100 用户,测试时设 130 用户持续请求,确保负载接近真实使用场景。我们遇到过只按最低负载测试,72 小时没出问题,上线后峰值负载下崩溃,这种负载设置不合理的测试,不能验证真实稳定性。
监控核心系统资源 CPU 使用率、内存占用率、磁盘 IO、网络带宽,每 5 分钟记录一次数据。72 小时内,CPU 使用率不能持续超过 80%,内存不能有泄漏,比如初始占用 2GB,72 小时后涨到 10GB,就是内存泄漏,得记录并让开发排查。我们会用监控工具实时看数据,发现异常先截图,再分析原因。
应用服务状态 Web 服务、数据库服务、中间件,72 小时内不能自动停止、重启,也不能出现报错日志。我们测过一个电商系统,运行 48 小时后数据库服务突然断开,查日志是连接池配置不足,这种服务中断属于稳定性问题,必须修复后重测。
数据一致性 72 小时持续读写数据,比如每小时批量插入 1000 条数据,同时查询、修改,结束后核对数据总量和内容。有的系统运行中数据丢失,或者查询结果和实际不一致,这种数据问题会直接影响使用,得作为测试失败项记录。
系统恢复能力 72 小时内故意断一次网,断 30 秒后恢复,看系统能不能自动重连,数据会不会丢失。我们遇到过断网后系统无法恢复连接,得手动重启服务,这种恢复能力不足的情况,不符合稳定性要求,得优化网络重连逻辑。
日志记录要完整 72 小时内的系统日志、应用日志、错误日志,都要保存下来,不能遗漏。后续分析问题时,没有日志就没法定位原因。我们见过测试结束后日志被覆盖,无法排查中间出现的一次短暂卡顿,这种日志管理问题,得提前设置日志存储策略。
稳定性指标 72 小时总运行时间减去服务中断、报错的时间,除以 72 小时,得出稳定性达标率,一般要求 99.9% 以上。比如 72 小时内服务中断 10 分钟,达标率约 99.7%,不满足要求,得找出中断原因并修复,重新执行 72 小时测试。
测试过程中不能中断 72 小时要连续运行,即使遇到夜间或节假日,也得远程监控,不能暂停。我们测过一个项目,中途暂停测试去调整环境,导致测试周期延长,且结果不具备连贯,这种中断测试的情况,会让系统长期运行稳定性(72 小时)测试失去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