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在Excel和WPS表格中合并多个单元格这样最快

如果要把WPS表格和Excel中多个单元格的数据合成到一个单元格中,不用函数,只需要先写=输入公式,然后在各个单元格之间输入&符号即可。(当然,&符号不只是连接单元格的数据,也可以直接输入内容连接)。

Excel也有相关函数可以实现连接,但是连接少数几个数据用&最简单、快速。这篇文章,我们来认识一下&

一、Excel和WPS表格公式中的&符号

在 公式中,&(通常位于键盘上数字7的上方,按住Shift+数字7键输入)是文本连接运算符,用于将多个文本字符串、数值、单元格引用或其他数据类型合并成一个连续的文本。它的使用灵活且实用,尤其在需要组合信息时非常方便。

二、&符号的基本语法

&符号的语法:

=元素1 & 元素2 [& 元素3 ...],可连接的元素包括:文本字符串(需用英文双引号,如 "总计:")、数值(如 2023)、单元格引用(如 A1)、函数结果(如 SUM(B1:B5))等。

例如:

  • 若 A1 为 “苹果”,公式 ="水果:"&A1 会返回 “水果:苹果”;
  • 若 A2 为 “订单”、B2 为 100,公式 =A2&"编号:"&B2 会返回 “订单编号:100”;
  • 结合日期函数时,=YEAR(TODAY())&"年"&MONTH(TODAY())&"月" 可生成当前年月文本(如 “2025 年 8 月”)。

注意:连接时数值会自动转为文本格式;若连接空单元格,会忽略其内容不影响结果。这一运算符在生成标签、合并多列信息、创建自定义文本等场景中非常实用。

三、Excel和WPS表格中的“连接”函数

除了直接使用&连接,Excel和WPS表格还有三个连接相关的公式:

  • CONCATENATE 函数
  • CONCAT 函数(功能同CONCATENATE ,适用于Excel 2019 及以上版本)
  • TEXTJOIN函数

这三个函数和&相比,各有特点,后续再详细简介,本文先不展开了。

用好函数和公式,数据处理快人一步。关于完整的Excel和WPS表格函数、公式的详解和案例分析,我已经开发了超棒的独家视频课程。


本文的详细操作视频请到各平台:揭老师高效办公

有问题欢迎浏览器打开:jiezhongying点top 点击右/下角图标和我聊

http://www.dtcms.com/a/342995.html

相关文章:

  • 第14章 结构和其他数据形式
  • 数据分类分级的关键难点以及应对之道
  • Go1.25的源码分析-src/runtime/runtime1.go(GMP)g
  • U盘安装 CentOS Stream 10 实战复盘:三大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
  • 通义千问VL-Plus:当AI“看懂”屏幕,软件测试的OCR时代正式终结!
  • Java 项目中 MySQL 数据向 Redis 迁移的技术实践与深度剖析
  • JVM 性能监控工具全解析:从命令行到可视化全方位指南
  • 图像形态学:膨胀、腐蚀和边缘检测与绘制
  • Java后端面试场景题大全:2025年高频考点深度解析
  • 大模型部署
  • 造成云手机闪退的原因有哪些?
  • 使用VBA宏批量修改Word中表格题注格式
  • HYPE分布式水文模型建模方法与案例分析实践技术应用
  • AI 时代的数字伦理选择题
  • Mac 电脑 IDEA 执行 Maven 出现 No route to host 问题
  • Django REST框架核心:GenericAPIView详解
  • 【力扣 买股票的最佳时机II Java/Python】
  • rt-thread使用sfud挂载spi flash, 并使用spi驱动st7789 lcd的trace分析(使用spi dma)
  • 生信分析自学攻略 | R语言函数与参数介绍
  • kylin v10只允许kylin用户登录解决办法
  • 雅菲奥朗SRE知识墙分享(四):『AI已开始重塑劳动力市场,美国年轻科技从业者首当其冲』
  • 数据结构-HashSet
  • 黑马程序员jbdc笔记
  • 迅为R3568开发板OpeHarmony学习开发手册-配置远程访问环境
  • mac m1上使用Kerberos访问远程linux hadoop集群的正确姿势
  • Android 定位技术全解析:从基础实现到精准优化
  • redis在Spring中应用相关
  • LeetCode算法日记 - Day 17: 算法中的位运算技巧总结
  • 【黑客技术零基础入门】硬核科普什么是HTMLHTML基本结构以及HTML基本使用(非常详细)零基础入门到精通,收藏这一篇就够了!
  • 轻量级加密的下一站:后量子、AI 与自动化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