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获取」《中国环境统计年鉴》(1998-2024)(获取方式看绑定的资源)
01、数据简介
一、年鉴编制背景与主旨
《中国环境统计年鉴 2024》 是国家统计局携手生态环境部,联合其他相关部委,经严谨编辑打造的年度综合统计资料。其核心使命在于全面、精准反映我国环境各领域在特定阶段的基本状况,为环境研究、政策制定等提供坚实数据支撑。本书聚焦 2023 年数据,收录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各领域基础数据,同时梳理主要年份全国关键环境统计数据,搭建起纵向时间维度与横向区域维度交织的环境数据网络 。
二、内容架构与板块详解
(一)主体内容板块
本书内容精心规划为十个部分,构建起覆盖环境多维度的知识体系:
- 自然状况
:对我国地理、气候等基础自然本底数据进行呈现,是理解环境演变基础条件的关键入口,展现国土自然风貌的宏观数据 。
- 水环境
:深入剖析江河、湖泊、地下水等水资源的质量、利用、污染及治理相关数据,涵盖水质监测、用水结构、污水排放与处理等内容,关乎水资源可持续发展 。
- 海洋环境
:聚焦海洋生态,包含海水质量、海洋保护区、海洋污染防控等数据,助力了解海洋生态健康与开发保护平衡情况 。
- 大气环境
:围绕空气质量、大气污染物排放与治理,呈现 PM2.5、PM10 等污染物浓度,以及工业废气、机动车尾气等治理数据,反映大气环境治理成效与挑战 。
- 固体废物
:涉及一般工业固废、危险废物、生活垃圾等的产生、处置、利用数据,体现固体废物全生命周期管理情况,关乎 “无废城市” 建设进程 。
- 自然生态
:展现森林、草原、湿地等生态系统的面积、质量、生态服务功能数据,呈现自然生态本底与保护修复成果,是生态安全屏障构建的数据体现 。
- 自然灾害及突发事件
:记录地震、洪涝、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以及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频次、影响范围、损失程度和应急处置数据,为防灾减灾与环境风险防控提供依据 。
- 环境投资
:统计环保产业投资规模、结构,包括水污染治理、大气污染治理、生态保护等领域投资数据,彰显对环境治理的资金投入力度与方向 。
- 城市环境
:聚焦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空气质量改善、垃圾处理、噪声管控等数据,反映城市人居环境质量与精细化管理水平 。
- 农村环境
:涵盖农村污水处理、垃圾治理、饮用水安全、土壤环境质量等数据,助力关注乡村生态振兴与环境整治成效 。
(二)附录内容补充
同时设置四个附录部分,从更广泛视角拓展数据价值:
- 资源环境主要统计指标
:对资源与环境关联核心指标进行梳理,建立资源利用(如能源、矿产)与环境影响(如污染排放)的关联数据参照 。
- 东中西部地区主要环境指标
:按区域划分呈现环境数据,便于对比分析区域间环境差异、发展模式对环境影响,为区域协调发展与环境政策差异化制定提供数据支撑 。
-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环境统计指标
:纳入国际环境数据,搭建国际环境数据对比平台,助力全球环境治理研究、国际经验借鉴,洞察我国在全球环境格局中的位置 。
-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对书中关键指标的定义、统计口径、计算方法等进行权威阐释,确保读者准确理解数据内涵,避免因指标歧义造成解读偏差 。
三、数据统计范围说明
(一)特殊区域数据处理
书中全国性统计指标,基于数据统计管理实际情况,除国土面积和森林资源数据外,暂未涵盖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数据。此因港澳台地区有独立统计体系,后续若条件成熟,有望逐步完善跨区域数据整合 。
(二)大兴安岭数据说明
取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的数据里,大兴安岭因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直属管理,在数据呈现上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并列。这种特殊统计口径,保证大兴安岭生态数据独立、完整展现,且与其他省份数据无重复,精准反映其生态管理特殊性与数据独特性 。
四、符号释义与数据解读
(一)“空格” 符号
“空格” 在数据呈现中,明确表示该项统计指标数据因客观情况(如数据暂无法统计、该统计对象无此项数据产生等),不存在或未获取到有效数据,是数据缺省的规范标识 。
(二)“#” 符号
“#” 作为标识,用于突出标注统计指标里的主要项,帮助读者快速识别核心数据、关键信息,在繁杂数据中抓取重点内容,提升数据阅读与分析效率 。
02、数据详情
数据名称:《中国环境统计年鉴》(1998-2024年)
数据年份:1998-2024年
03、数据截图
04、获取方式
(获取方式看绑定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