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P-v2.1-mem-clean学习(3.6.9-3.6.12)
3.6.9 LTTPR透明模式转换的技术规范
透明模式触发条件
电源事件
设备电源循环(Power cycling)将强制LTTPR复位至透明模式
需检测上游设备供电状态变化(Powered upstream connection)
连接状态变更
上游设备断开连接时自动切换模式
需实现物理层连接与供电状态双重检测机制
寄存器控制切换
PHY_REPEATER_MODE(DPCD F0003h)从AAh(非透明模式)改为55h(透明模式)
源设备主动配置55h后需重新进行链路训练
当通过寄存器控制切换至透明模式时:
源设备必须重新执行完整链路训练序列(CR+EQ+Channel Alignment)
需验证LANEx_CHANNEL_EQ_DONE和INTERLANE_ALIGN_DONE状态标志
透明模式下LTTPR不再参与链路参数调整
该机制确保DisplayPort链路在拓扑变化时能快速重建稳定连接。
3.6.10 双模适配器(Dual-Mode)与LTTPR协同工作的技术规范
一、CONFIG1信号处理机制
硬件连接要求
每个LTTPR必须通过CONFIG1引脚连接双模适配器与DPTX之间的链路
该信号用于识别下游传输模式(标准DP或DP++/TMDS)
模式检测逻辑
LTTPR需实时监测CONFIG1电平状态以切换内部信号处理路径
检测到DP++模式时需启用TMDS信号转换电路
二、DDC通信保障
协议兼容性
支持I2C-over-AUX和3.3V I²C两种通信协议
LTTPR不得对DDC通道添加额外延迟(≤100ns抖动容限)
三、输出电平合规要求
LTTPR输出端必须满足DP++标准定义的电压摆幅和共模电压范围
四、TMDS时钟处理机制
支持25-300MHz宽范围TMDS时钟输入
五、适配器ID实现条件
仅当输出端口配置AC耦合到DC耦合的电平转换电路时,方可实现双模适配器ID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