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技术经典场景之协议转换

一、背景

        在传统单体架构中,系统内部组件通常采用统一协议通信(如 Java 服务用 RMI,C++ 服务用 CORBA),协议差异问题被隐藏在架构深处。但随着微服务、云原生、跨端交互的普及,“协议壁垒” 逐渐成为系统集成的最大障碍,若缺乏统一转换层,系统间通信将变成 “鸡同鸭讲”。

        举造成这种协议复杂性的其中一个例子:不同协议有其专属优势 ——HTTP/1.1 简单易实现但连接开销大,HTTP/2 支持多路复用却兼容性有限,gRPC 基于 HTTP/2 且序列化效率高但前端集成复杂,MQTT 轻量可靠却不适合高频同步调用。系统需根据场景灵活切换协议,而网关作为流量入口,自然成为协议转换的 “最佳执行者”。​

二、技术实现(网关侧)

        网关侧协议转换的核心目标是:接收一种协议的请求,通过规则转换为另一种协议的请求并转发,再将响应按原路转换返回。其技术实现可拆解为 “解析 - 映射 - 转换 - 封装” 四大环节,辅以动态配置和性能优化机制。​

2.1 核心流程:从 “接收” 到 “响应” 的全链路转换​

以 “HTTP 转 gRPC” 为例,看看网关如何完成一次协议转换:​

  1. 请求解析:网关接收客户端的 HTTP POST 请求,解析 URL 路径(如/api/order/create)、请求头(Headers)、JSON 格式的请求体(如{"userId":123,"goodsId":456}),并提取关键元数据(如超时时间、认证信息)。​
  2. 协议映射:通过预设规则将 HTTP 参数映射到 gRPC 接口定义(protobuf)。例如将 HTTP 的userId字段映射到 gRPC 的user_id字段,将 JSON 对象转换为 protobuf 的OrderRequest消息结构,同时根据 URL 匹配对应的 gRPC 服务名
http://www.dtcms.com/a/337254.html

相关文章:

  • IR-CUT与CCD CMOS的关系
  • 国标:开展环境卫生满意度调查
  • 【P18 3-10】OpenCV Python—— 鼠标控制,鼠标回调函数(鼠标移动、按下、。。。),鼠标绘制基本图形(直线、圆、矩形)
  • 【笔记】和各大AI大语言模型合作写项目—slirp.go
  • 之前说的要写的TCP高性能服务器,今天来了
  • 算法题打卡力扣第26. 删除有序数组中的重复项(easy))
  • 日语学习-日语知识点小记-进阶-JLPT-N1阶段蓝宝书,共120语法(4):31-40语法
  • 在react props中在参数中定义参数类型
  • Leetcode 16 java
  • 发布npmjs组件库
  • 政策技术双轮驱动智慧灯杆市场扩容,塔能科技破解行业痛点
  • 使用AWS S3 + Lambda + MediaConvert 实现上传视频文件并自动转码
  • 像素风球球大作战 HTML 游戏
  • 隐秘参数APP:全面了解手机硬件信息与优化性能
  • 从零开始搭建React+TypeScript+webpack开发环境——多环境配置管理方案
  • WMS仓库管理系统如何远程访问?
  • RAID服务器
  • qsort函数使用及其模拟实现
  • 视觉语言导航(2)——VLN RNN TRANSFORMER 与ATTENTION 2.2+LSTM(单独一节)
  • 分治-归并-493.翻转对-力扣(LeetCode)
  • 艺术品与收藏直播驱动数字化鉴赏与交易
  • 设计模式笔记_行为型_访问者模式
  • 双通道审核智能合约更新路径:基于区块链与AI融合的编程范式分析
  • MATLAB建模与可视化技术文档:从二维到三维
  • snprintf
  • 《Python学习之使用标准库:从入门到实战》
  • 104、【OS】【Nuttx】【周边】文档构建渲染:安装 Sphinx 扩展(上)
  • 从零到一构建企业级GraphRAG系统:GraphRag.Net深度技术解析
  • Python Ovito统计多晶晶粒数量
  • 领域驱动设计(DDD)中的“核心领域逻辑与基础设施分离”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