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云计算-K8s 实战:Pod、安全上下文、HPA 、CRD、网络策略、亲和性等功能配置实操指南

简介

此次围绕Kubernetes 日常管理中的核心场景,提供了从基础到进阶的实操配置指南。内容涵盖 9 大关键知识点:从使用 nginx 镜像创建 QoS 类为 Guaranteed 的 Pod,到为 Pod 配置安全上下文以指定运行用户和组;从自定义 Student 资源类型(CRD),到配置 Sidecar 实现跨命名空间流量控制;还包括给 Pod 添加主机别名、创建自定义伸缩灵敏度的 HPA 规则、通过节点亲和性将 Pod 调度到特定标签节点,以及配置网络策略限制 Pod 访问权限,最后详解了节点压力驱逐机制的设置方法。每个场景均附带完整的 YAML 配置示例、操作命令及验证步骤,助力高效掌握 K8s 资源管理与调度的关键技巧

1.Pod管理--创建Pod

在default命名空间下使用nginx:latest镜像创建一个QoS类为Guaranteed的Pod,名称为qos-demo。

 # QoS类是Kubernetes用来决定Pod的调度和驱逐的策略
 #对于 QoS 类为 Guaranteed 的 Pod:,Pod 中的每个容器都必须指定内存限制和内存请求,对于 Pod 中的每个容器,内存限制必须等于内存请求,Pod 中的每个容器都必须指定 CPU 限制和 CPU 请求,对于 Pod 中的每个容器,CPU 限制必须等于 CPU 请求。 [root@k8s-master-node1 ~]# cat qos-demo.yaml 
 apiVersion: v1
 kind: Pod
 metadata:
   name: qos-demo
 spec:
   containers:
   - name: qos-demo
     image: nginx:latest
     imagePullPolicy: IfNotPresent
     resources:
       limits:
         memory: "200Mi"
         cpu: "700m"
 [root@k8s-master-node1 ~]# kubectl describe pod qos-demo 
  qosClass: Guaranteed
         
 #说明: 如果容器指定了自己的内存限制,但没有指定内存请求,Kubernetes 会自动为它指定与内存限制匹配的内存请求。 同样,如果容器指定了自己的 CPU 限制,但没有指定 CPU 请求,Kubernetes 会自动为它指定与 CPU 限制匹配的 CPU 请求。  

确保容器始终能获得固定的资源配额,避免因资源争抢导致性能波动。

2.安全管理--配置 Pod 安全上下文 

使用busybox镜像启动一个名为context-demo的Pod,为该Pod配置安全上下文,要求 容器内以用户 1000 和用户组 3000 来运行所有进程,并在启动时执行“sleep 1h”命令。

 ​ 安全上下文(Security Context)定义 Pod 或 Container 的特权与访问控制设置。 安全上下文包括但不限于:
 自主访问控制(Discretionary Access Control): 基于用户 ID(UID)和组 ID(GID) 来判定对对象(例如文件)的访问权限。
 安全性增强的 Linux(SELinux):
 •allowPrivilegeEscalation•:控制进程是否可以获得超出其父进程的特权。
 ​
 [root@k8s-master-node1 ~]# cat context-demo.yaml 
 -------------------
 apiVersion: v1
 kind: Pod
 metadata:
   name: context-demo
 spec:
   containers:
   - image: busybox:latest
     name: context-demo
     imagePullPolicy: IfNotPresent
     command: ["sh","-c","sleep 1h"]
     securityContext:
       runAsUser: 1000  #进程都使用用户 ID 1000 来运行 
       run
http://www.dtcms.com/a/335401.html

相关文章:

  • 大模型提示词(Prompt)终极指南:从原理到实战,让AI输出质量提升300%
  • PS复刻八一电影制片厂经典片头
  • Pandas 2.0 + Arrow 加速、Dask vs Ray、Plotly 可视化:数据分析的未来
  • Centos中内存CPU硬盘的查询
  • MySQL库表操作
  • 基于多Agent的AFSIM复杂场景脚本生成技术(使用Claude Code)
  • 【牛客刷题】 计算01串通过相邻交换变成目标串的最大交换次数
  • 【深度学习-基础知识】单机多卡和多机多卡训练
  • 【Linux系统】动静态库的制作
  • 接口参数校验工具类ValidationParamUtils,让参数校验从“繁琐、重复”变得“省事、简单”!
  • Python文本过滤与清理完全指南:从基础到高级工程实践
  • go基础学习笔记
  • RAG 分块中表格填补简明示例:Markdown、HTML、Excel、Doc
  • C++核心语言元素与构建块全解析:从语法规范到高效设计
  • 编译器生成的合成访问方法(Synthetic Accessor Method)
  • TensorRT-LLM.V1.1.0rc0:在无 GitHub 访问权限的服务器上编译 TensorRT-LLM 的完整实践
  • Linux容器基石:LXC核心概念与实践指南
  • Flink Stream API核心概念继承体系
  • 代码随想录算法训练营四十四天|图论part02
  • 像海绵一样吸收技术书籍的高效学习方法
  • [Go]包管理发展之路(Go Modules VS GOPATH)
  • 【Jenkins】02 - 自动化部署配置
  • 简单的 VSCode 设置
  • 利用vscode时进行调试,即使设置justMyCode为False仍然失败,如何解决?
  • 嵌入式练习项目——————抓包获取天气信息
  • 【Linux | 网络】高级IO
  • SQL性能优化全攻略
  • 基于libcurl与epoll的高性能异步FTP客户端
  • 数据准备|生成折线图
  • 如何让AI视频模型(如Veo)开口说中文?一个顶级提示词的深度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