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关于“双指针法“的总结

笔者这些天终于达成了只狼的全成就,甚是欢喜。然而乐极生悲,最近做了些算法题,竟没有一道靠自己做出来。

感觉算法题常常用到“双指针法”呢……为什么到现在我还是做不出来这些算法题……

今天就来试着总结一下它的使用场景吧。


快慢指针法

又名为“同向指针”,常见于“原地修改数组”的情况。LeetCode.283的移动零就需要通过快慢指针来实现。

题目要求将数组中所有的0移动到末尾。但是我们习惯于数组中数据前移的操作,所以我们将问题转换为“将非零数据前移并在末尾填充0”。

而快慢指针天然适用于这种场景:快指针跳过无用数据快速遍历,慢指针从头到尾依次递增方便数据覆盖。简单来说就是快指针的元素覆盖慢指针的元素。

这样一来,前移时,一个指针存放需要前移的元素(快指针),一个指针存放需要被覆盖的位置(慢指针)。最后快指针到达终点时,慢指针未遍历的元素数量就是快指针跳过的元素数量。

这里以LeetCode.80删除有序数组中的重复项为例。

不同于LeetCode.26的元素只出现一次,这里需要能够存放两个元素。那么对于这种原地修改数组的问题,我们依旧采用前指针覆盖后指针的策略。对于第26题,后指针作为被覆盖的元素,其移动受制于前指针是否发现新的不重复元素。而80题的后指针移动,不光受制于元素的不重复,也受制于后指针的前面是否够两个重复元素,如果有,就覆盖(始终从后指针的角度考虑,那些元素该保留,那些元素该被覆盖)。

class Solution {
public:int removeDuplicates(vector<int>& nums) {int x = 0;int y = 0;while(y < nums.size()){if(y <= 1){++x;}//因为元素有序,通过x-2判断同时保证了元素成功前移else if(y > 1 && nums[x-2] != nums[y]){nums[x] = nums[y];++x;}++y;}return x;}
};

相向指针法

两指针对向行驶,常见于“反转元素”的情况。LeetCode.345的反转元音字母。如果用while迭代的话,在处理完后记得让指针继续行驶。

相向指针法也常常会与“贪心算法”的思想结合。常常作为条件来判断指针移动的时机。经典的是“盛水体积”问题,每次选择最短的木板移动。因为我们确定,局部的选择短板移动最终促成整体能够找到体积最大的状态(移动长板必定变小)。

这里以LeetCode.680验证回文串为例,题目要求最多删除一个字符,其能够成为回文串。这种对称的结构天然适合对向指针,只要两边一样就让两个指针行驶。

但如果两边字符不一样呢?最多删除一次的限制,我们应该考虑怎样的局部最优解能最终得出回文串。此时,若删除字符后剩余的字符串是回文串即可,那最终就是回文串。

class Solution {
public:bool validPalindrome(string s) {int left = 0;int right = s.size() - 1;bool canChange = true;while(left < right){if(s[left] == s[right]){++left;--right;}else{//两端不一样时,需要查看两种删除的情况return check(s, left + 1, right) || check(s, left, right - 1);}}//到最后就是普通回文串的情况return true;}//新建函数判断普通的回文串bool check(string s, int left, int right){for(int i = left, j = right; i < j; ++i, --j){if(s[i] != s[j]){return false;}}return true;}
};

​​​​​​​但还有一种情况是需要我们先转化之后再使用对向指针的类型。比如经典的三数之和。

如果是两数之和的话,可以直接使用双指针解开。按照这个思路,三数之和的话,固定一个数,那么剩余就是两数之和等于这个数的负数的问题。就这样继续用双指针。

class Solution {
public:vector<vector<int>> threeSum(vector<int>& nums) {vector<vector<int>> vec;sort(nums.begin(), nums.end());for(int i = 0; i < nums.size() - 2 && nums[i] <= 0; i++){if(i > 0 && nums[i] == nums[i - 1]){continue;}int left = i + 1;int right = nums.size() - 1;int target = -nums[i];while(left < right){//去重if(left > i + 1 && nums[left] == nums[left - 1]){++left;continue;}int sum = nums[left] + nums[right];if(sum == target){vec.push_back({nums[i], nums[left], nums[right]});++left;--right;}else if(sum < target){++left;}else{--right;}}}return vec;}
};

​​​​​​​还有LeetCode.42的接雨水问题,这类问题的输出总是与两端元素的变化有关系,就需要考虑使用相向指针法解决。

滑动窗口

滑动窗口是一种较为特殊的同向指针,它通过两个指针来维护一个窗口,这个“窗口”通常是具有某种性质的连续元素或子串。

比较经典的就是无重复字符串的最长子串。前后指针从起点出发,前指针用于扩展窗口,并每次检测窗口“无重复字符”的性质是否改变。后指针用于收缩窗口,当字符开始出现重复,则进行收缩,当性质满足时,继续前指针扩展。这样一来,便可以遍历所有无重复字符的子串。

class Solution {
public:int lengthOfLongestSubstring(string s) {int left = 0;int right = 0;int length = 0;int maxLength = 0;vector<char> chars;bool skip = false;while(right < s.size()){char cur = s[right];for(auto c : chars){if(c == cur){//删除第一个元素chars.erase(chars.begin());++left;length = right - left;skip = true;//这里的continue对for起作用,不对while起作用break;}}if(skip){skip = false;continue;}chars.push_back(cur);++right;length = right - left;if(length > maxLength){maxLength = length;}}return maxLength;}};

​​​​​​​需要注意的是,for中的continue不对外部的while起作用。

现在以这道简单题为例,写一下滑动窗口的解法。

class Solution {
public:double findMaxAverage(vector<int>& nums, int k) {int left = 0;int right = k - 1;int sum = 0;for(int i = 0; i < k; i++){sum += nums[i];}int maxSum = sum;while(right + 1 < nums.size()){int newSum = sum - nums[left] + nums[right + 1];if(newSum > maxSum){maxSum = newSum;}            sum = newSum;++left;++right;}return (double)maxSum/k;}
};

小结

这便是双指针的3种常见使用方式。

如有补充交流欢迎留言,我们下次再见~

http://www.dtcms.com/a/335267.html

相关文章:

  • 【Python】Python爬虫学习路线
  • “openfeign“调用接口上传文件报错:Failed to deleted temporary file used for part [file]
  • c++11扩展(c++11并发库)
  • 在职老D渗透日记day18:sqli-labs靶场通关(第26关)get报错注入 过滤or和and基础上又过滤了空格和注释符 ‘闭合 手动注入
  • echarts 画一个饼图,并且外围有一个旋转动画
  • linux下程序运行一段时间无端崩溃/被杀死,或者内存占用一直增大。linux的坑
  • 11.web api 2
  • 模式匹配自动机全面理论分析
  • AI短视频爆火?记录AIGC在影视制作场景的实践教程
  • 大模拟 Major
  • 随机整数列表处理:偶数索引降序排序
  • jd-hotkey探测热点key
  • 流量分析服务一审构成非法经营罪二审改判:数据服务的法律边界
  • 电路方案分析(二十二)适用于音频应用的25-50W反激电源方案
  • ethernet_input到应用层处理简单分析
  • 5 索引的操作
  • K8s核心组件全解析
  • 如何使用嵌入模型创建本地知识库Demo
  • 三、memblock 内存分配器
  • 深入理解文件硬链接、软链接与引用计数的那些事
  • 机器学习相关算法:回溯算法 贪心算法 回归算法(线性回归) 算法超参数 多项式时间 朴素贝叶斯分类算法
  • 超详细yolo8/11-pose人体姿态全流程概述:配置环境、数据标注、训练、验证/预测、onnx部署(c++/python)详解
  • 8.16、8.17 JavaWeb(MyBatis P116-P134)
  • 【网络与爬虫 00】试读
  • lcx、netcat、powercat--安装、使用
  • 【RH134知识点问答题】第 10 章:控制启动过程
  • 深入浅出OpenGL的glDrawArray函数
  • 设计索引的原则有哪些?
  • 数据结构初阶(16)排序算法——归并排序
  • w嵌入式分享合集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