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Nacos-5--Nacos2.x版本的通信原理

Nacos 2.x引入了gRPC作为其主要的通信协议取代1.x版本中的HTTP长轮询和UDP通信方式,显著提升了性能、实时性和稳定性。gRPC是一个高性能、开源的远程过程调用(RPC)框架,它基于HTTP/2标准设计,并使用Protocol Buffers作为接口定义语言(IDL)和消息交换格式。

1、gRPC的核心作用

gRPC是一个高性能的远程过程调用(RPC)框架,基于HTTP/2协议,支持双向流通信

Nacos 2.x使用gRPC的特性:

  • 长连接:客户端与服务端保持持久连接,无需频繁建立和销毁连接。
  • 双向流通信:支持服务端主动推送数据(如配置变更、服务注册/注销事件)
  • 高效的序列化:使用Protocol Buffers(Protobuf)作为默认数据序列化格式,减少传输数据量。

2、gRPC在Nacos 2.x中的应用

1、服务注册与发现

  • 服务发现:在Nacos 2.x中,客户端和服务端之间的服务注册、服务发现等操作都通过gRPC进行通信。这不仅提高了通信效率,还增强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 客户端通过gRPC长连接向服务端注册实例信息。
  • 服务端实时推送服务实例的变更(新增、下线)。

2、配置管理

  • 客户端通过gRPC长连接监听配置变更,服务端主动推送新配置。

3、健康检查

  • 客户端定期发送心跳包,服务端实时监控实例健康状态。

3、gRPC的特点和优势

1、Protocol Buffers

  • Nacos使用Protocol Buffers(简称Protobuf)来定义服务接口和消息格式。Protobuf提供了一种语言中立、平台无关的方式来序列化结构化数据,使得不同编程语言编写的客户端和服务端能够高效地进行数据交换。
  • 定义的服务接口文件通常以.proto结尾,这些文件会被编译成多种编程语言的代码,以便在不同的环境中使用。

2、双向流式通信

  • gRPC支持四种类型的RPC方法:简单RPC、服务器流式RPC、客户端流式RPC和双向流式RPC。Nacos主要利用了双向流式RPC,允许客户端和服务端同时发送消息给对方。
  • 在服务发现场景下,客户端可以通过双向流式RPC向服务端发送心跳包以及订阅请求,而服务端则可以实时推送服务实例的变化给客户端。

3、安全性和可靠性

  • TLS/SSL支持:gRPC原生支持通过TLS/SSL加密通信,确保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 负载均衡和故障转移:gRPC的设计考虑了分布式系统的需求,提供了良好的负载均衡机制和故障转移策略,增强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4、性能优化

  • HTTP/2:gRPC基于HTTP/2协议构建,利用了HTTP/2的多路复用、头部压缩等功能,减少了网络延迟,提升了通信效率。
  • 高效的序列化/反序列化:相比于JSON或XML,Protobuf提供了更紧凑的数据表示形式,减少了数据传输量,加快了序列化和反序列化的速度。

4、gRPC的核心实现细节

1、服务端gRPC的启动与监听

Nacos 2.x的gRPC服务端基于Netty实现,核心流程如下。
1、初始化gRPC服务

  • 服务端启动时,通过GrpcServer初始化gRPC服务,绑定端口(默认9848)。
  • 注册服务处理逻辑(如ServiceRequestHandler、ConfigRequestHandler)。
    2、双向流通信
  • 服务端通过BidiStreamingCall(双向流)接收客户端请求,并处理服务注册、配置监听等操作。
  • 服务端维护客户端连接状态,支持主动推送数据(如配置变更事件)。

2、客户端gRPC连接的建立

1、初始化gRPC客户端

  • 客户端通过NamingGrpcClientProxy初始化gRPC连接。
  • 解析Nacos服务端地址(支持DNS解析和负载均衡),选择一个IP建立连接。
    2、建立长连接
  • 客户端通过ManagedChannel建立与服务端的持久连接。
  • 使用keepAlive机制维持连接(默认心跳间隔5秒)。

3、服务注册的流程

1、客户端发起注册

  • 客户端调用registerService方法,将实例信息(IP、端口、元数据等)封装为gRPC请求。
  • 请求通过双向流发送到服务端。
    2、服务端处理注册
  • 服务端接收到注册请求后,将实例信息存储到注册表(单层Map结构)。
  • 触发ServiceChangeEvent事件,通知其他模块(如订阅者、健康检查模块)。
    3、注册补偿机制
  • 客户端本地缓存注册状态,若注册失败,定时重试(通过redoService机制)。

4、心跳与连接管理

1、客户端心跳发送

  • 客户端通过后台线程定期发送心跳包(ClientBeatRequest)到服务端。
  • 心跳间隔默认5秒,超时时间默认15秒。
    2、服务端心跳处理
  • 服务端接收到心跳后,更新实例的最后心跳时间。
  • 若实例未在超时时间内发送心跳,标记为不健康并触发下线逻辑。
    3、断线重连
  • 客户端检测到连接断开时,触发重连逻辑:
    • 从服务端地址列表中选择下一个IP重新建立连接。
    • 重连成功后重新注册实例并重新订阅配置。

5、服务端推送机制

1、事件驱动模型

  • Nacos 2.x大量使用事件驱动机制,例如:
    • ServiceChangeEvent:服务实例变更时触发。
    • ConfigChangeEvent:配置变更时触发。
  • 事件发布后,通过监听器(Listener)处理后续逻辑(如推送数据到客户端)。
    2、数据推送
  • 服务端通过gRPC双向流主动推送数据到客户端:
    • 服务实例变更时,发送ServicePushResponse。
    • 配置变更时,发送ConfigPushResponse。

5、数据模型与注册表优化

1、轻量化的注册表

  • Nacos 2.x的注册表从1.x的双重Map结构(Map<Service, Map<Instance, Metadata>>)简化为单层Map(Map<InstanceId, Instance>)。
  • 服务端仅记录客户端连接ID与实例的映射关系,减少内存开销。
    2、Client数据结构
  • 每个客户端连接对应一个Client对象,存储该客户端发布的服务和订阅的服务。
  • 通过Client对象实现服务订阅的精准推送。

6、性能与稳定性提升

1、性能对比

  • gRPC长连接替代了HTTP长轮询,减少频繁的连接建立和销毁。
  • 实测性能提升9倍以上(Nacos官方数据)。
    2、稳定性增强
  • 服务端快速感知客户端断开(通过心跳机制)。
  • 客户端自动重连和注册补偿机制,确保服务一致性。

7、典型源码解析

1、服务端处理注册的逻辑

// 服务端处理注册请求的核心代码
public class InstanceRequestHandler implements RequestHandler<InstanceRequest, Response> {@Overridepublic Response handle(InstanceRequest request, RequestMeta meta) {String serviceName = request.getServiceName();String groupName = request.getGroupName();Instance instance = request.getInstance();// 将实例信息存储到注册表registerInstance(serviceName, groupName, instance);// 触发服务变更事件NotifyCenter.publishEvent(new ServiceChangeEvent(serviceName, groupName));return Response.newBuilder().setSuccess(true).build();}
}

2、客户端心跳发送逻辑

// 客户端心跳发送的线程
public class ClientBeatTask implements Runnable {private final GrpcClient client;public void run() {while (!stopped) {try {// 构造心跳请求ClientBeatRequest request = ClientBeatRequest.newBuilder().setClientId(client.getId()).build();// 发送心跳client.send(request);// 等待下一次心跳间隔Thread.sleep(5000);} catch (Exception e) {// 触发断线重连client.reconnect();}}}
}

8、与Nacos 1.x的对比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9、总结

Nacos 2.x的gRPC实现通过长连接、双向流通信、事件驱动模型和轻量化的注册表,解决了1.x版本中HTTP长轮询的性能瓶颈和实时性问题。
其核心优势包括:

  • 高性能:减少连接开销,支持大规模客户端连接。
  • 实时性:服务端主动推送变更,降低延迟。
  • 稳定性:心跳机制和断线重连保障连接可靠性。

通过gRPC的升级,Nacos 2.x成为了更适合云原生和微服务架构的注册中心和配置中心。

向阳前行,Dare To Be!!!

http://www.dtcms.com/a/333144.html

相关文章:

  • 什么是KVM切换器?详解KVM切换器
  • 电子电气架构 --- 线束设计一些事宜
  • 电子电气架构 --- 探索软件定义汽车(SDV)的技术革新
  • 硬件实现webrtc的编解码
  • 【DDIA】第三部分:衍生数据
  • 《Effective Java》第1条:用静态工厂方法代替构造器
  • 扩展卡尔曼滤波EKF、自适应扩展卡尔曼滤波AEKF、HIF/H∞、粒子滤波PF、卡尔曼粒子滤波EKPF在BJDST动态工况下的SOC估计效果
  • TDengine IDMP 高级功能(2. 事件模板)
  • Stability AI技术浅析(二):LDM
  • 【国内电子数据取证厂商龙信科技】如何识别与查杀木马程序
  • 音视频面试题集锦第 23 期
  • 应急救援智能接处警系统——科技赋能应急,筑牢安全防线
  • Day60--图论--94. 城市间货物运输 I(卡码网),95. 城市间货物运输 II(卡码网),96. 城市间货物运输 III(卡码网)
  • PaddleNLP进行Bart文本摘要训练
  • Linux系统——进程与线程
  • PyTorch 进行人脸训练和 Java 实现人脸识别的解决方案
  • 权重迁移笔记
  • Android RxJava 过滤与条件操作详解
  • CPU性能篇-系统的软中断CPU使用率升高如何处理-Day 06
  • Pytest项目_day16(yaml和parametrize结合)
  • 【R语言】更换电脑后,如何在新设备上快速下载原来设备的 R 包?
  • 神经网络、深度学习与自然语言处理
  • Linux程序内存布局分析
  • ROS2 setup.bash和setup.sh区别差异
  • 【JAVA】实现word添加标签实现系统自动填入字段
  • Python匿名函数的具体用法
  • 堕落之主 单机+联机 全DLC 送修改器(Lords of the Fallen)免安装中文版
  • 【机器人-基础知识】ROS常见功能架构
  • 【JAVA高级】实现word转pdf 实现,源码概述。深坑总结
  • JavaScript(JS)DOM(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