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时三省】(C语言基础)共用体类型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CSDN 时时三省
什么是共用体类型
有时想用同一段内存单元存放不同类型的变量。例如,把一个短整型变量、一个字符型变量和一个实型变量放在同一个地址开始的内存单元中。以上3个变量在内存中占的字节数不同,但短整型变量都从同一地址开始,也就是使用覆盖技术,后一个数据覆盖了前面的数据。这种使几个不同字符变的变量共享同一段内存的结构,称为“共用体”类型的结构。
定义共用体类型变量的一般形式为
union 共用体名
{ 成员表列
}变量表列;
例如:
union Data
{ int i;
char ch ;
float f ;
}a , b , c ;
也可以将类型声明与变量定义分开:
union Data
{ int i ;
char ch ;
float f ;
};
union Data a , b , c;
即先声明一个union Data类型,再将a,b,c定义为union Data类型的变量。当然也可以直接定义共用体变量,例如:
union //没有定义共用体类型名
{ int i ;
char ch;
float f ;
}a , b ,c ;
可以看到,“共用体”与“结构体”的定义形式相似。但它们的含义是不同的。
结构体变量所占内存长度是各成员占的内存长度之和。每个成员分别占有其自己的内存单元。而共用体变量所占的内存长度等于最长的成员的长度。例如,上面定义的“共用体”变量a,b,c各占4个字节(因为一个float型变量占4个字节),而不是各占4 +1 + 4 =9个字节。
国内有些C语言的书把union直译为“联合”。作者认为,译为“共用体”更能反映这种结构的特点,即几个变量共用一个内存区。而“联合”这一名词,在一般意义上容易被理解为“将两个或若干个变量联结在一起”,难以表达这种结构的特点。但是应当知道“共用体”在一些书中也被称为“联合”。如遇“联合”一词,应理解为“共用体”。
引用共用体变量的方式
只有先定义了共用体变量才能引用它,但应注意,不能引用共用体变量,而只能引用共用体变量中的成员。例如,前面定义了a,b,c为共用体变量,下面的引用方式是正确的:
a.i(引用共用体变量中的整型变量i)
a.ch(引用共用体变量中的字符变量ch)
a.f(引用共用体变量中的实型变量f)
不能只引用共用体变量,例如下面的引用是错误的:
printf ( " % d”, a );
因为a的存储区可以按不同的类型存放数据,有不同的长度,仅写共用体变量名a,系统无法知道究竟应输出哪一个成员的值。应该写成
printf ( " % d”,a.i );
或
printf ( " % c”,a.c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