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技术栈全景
文章目录
-
- 前言
-
- **大模型技术全景图(LLM Technology Landscape)**
- **一、底层硬件基础**
- **二、分布式训练系统**
- **三、模型算法与核心技术**
-
- 1. **模型架构**
- 2. **预训练技术**
- 3. **微调与对齐**
- 4. **推理与优化技术**(**关键增强**)
- **四、模型部署与运维体系**(**独立章节**)
- **五、模型层**
- **六、应用层**
-
- 1. **核心应用场景**
- 2. **应用形态**
- **七、支撑体系**
- **全维度校验表**
- **重点关注链**
前言
本文介绍大模型技术全景图,覆盖从底层硬件到上层应用的技术体系。按照技术栈的层级进行组织,为大模型学习提供参考。
大模型技术全景图(LLM Technology Landscape)
层级逻辑:硬件 → 系统 → 训练 → 模型算法 → 推理优化 → 部署运维 → 应用 → 支撑体系
一、底层硬件基础
类别 | 关键技术 |
---|---|
计算硬件 | GPU(H100/A100/MI300X/昇腾)、TPU(v4/v5/Trainium)、CPU辅助计算 |
高速互联 | InfiniBand/RoCEv2(网络)、NVLink/NVSwitch(GPU直连) |
存储硬件 | NVMe SSD(高速缓存)、分布式存储(S3/Ceph/Lustre)、大容量RAM |
新型硬件 | 光子计算、存算一体、量子计算(探索阶段) |
二、分布式训练系统
类别 | 关键技术 |
---|---|
并行策略 | 数据并行(AllReduce)、模型并行(张量/流水线)、3D并行、专家并行(MoE) |
训练框架 | PyTorch/TensorFlow/JAX + DeepSpeed(ZeRO优化器)/ Megatron-LM(张量并行) |
计算优化 | XLA/TorchInductor(编译)、混合精度(FP16/BF16)、梯度裁剪 |
资源管理 | Kubernetes+Ray、Slurm、弹性训练、检查点容错 |
三、模型算法与核心技术
1. 模型架构
- 基础架构:Transformer(Decoder-Only/Encoder-Decoder)
- 核心创新:
- 注意力机制:FlashAttention(IO优化)、MQA/GQA(显存优化)、RoPE/ALiBi(位置编码)
- 激活函数:SwiGLU、GeGLU
- 高效结构:MoE(Switch Transformer/DeepSeek-MoE)、低秩适配
2. 预训练技术
- 目标函数:自回归/掩码语言建模、多模态对比学习
- 数据工程:海量数据清洗/去毒/合成生成、领域平衡
- 训练技巧:AdamW/Sophia优化器、余弦学习率调度、z-loss稳定训练
3. 微调与对齐
- PEFT技术:LoRA/QLoRA(4bit量化微调)、Adapter/Prompt Tuning
- 对齐技术:
- SFT(监督微调)
- RLHF(人类反馈强化学习)
- 新一代对齐:DPO(直接偏好优化)、KTO(行为经济学优化)
4. 推理与优化技术(关键增强)
方向 | 技术细节 |
---|---|
模型压缩 | • 量化:GPTQ/AWQ(4bit)、FP8(硬件友好)、SmoothQuant(激活量化) • 剪枝:结构化/非结构化剪枝 • 蒸馏:任务蒸馏 → 小模型部署 |
推理加速 | • KV Cache优化:PagedAttention(vLLM)、Continuous Batching(连续批处理) • 解码策略:Speculative Decoding(推测解码) • 算子优化:FlashAttention-2/CUDNN定制内核 |
推理引擎 | • 专用引擎:vLLM(高吞吐)、TensorRT-LLM(NVIDIA优化)、TGI(Hugging Face) • 通用引擎:ONNX Runtime、OpenVINO(边缘场景) |
四、模型部署与运维体系(独立章节)
层级 | 关键技术 |
---|---|
部署架构 | • 云原生:K8s + Istio + Knative(自动扩缩容) • 边缘计算:TensorRT + OpenVINO • Serverless:AWS Lambda/Cloud Run |
服务化组件 | • API网关(REST/gRPC) • 流式响应(SSE/WebSocket) • 动态批处理(Dynamic Batching) |
监控治理 | • 指标:QPS/延迟/错误率/GPU利用率(Prometheus+Grafana) • 安全:输入过滤/对抗防御 • 成本优化:Spot实例调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