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第一章 随机事件与概率

专题一        事件与概率的概念

1.随机试验的定义

(抛骰子)

随机现象进行观察称为随机试验,简称试验,记作E。它具有以下特点:

(1)可以在相同条件重复进行;

(2)所有可能结果事前可知

(3)试验之前不能确定哪个结果会发生。

2.事件的定义

试验中最小单位的结果称为样本点基本事件,记作\omega

        例如:抛骰子,样本点\left \{ 1 \right \},\cdots\left \{ 6 \right \}

样本点的全体称为样本空间必然事件,记作\Omega

样本空间的子集称为随机事件,简称事件,记作A,B,C

(试验结果,样本点的集合)

空集\varnothing不包含任何样本点,每次试验都不发生,称为不可能事件。

3.事件的关系与运算

 (1)包含:若事件A发生,事件B一定发生,则称B包含AA包含于B,记作A\subset B

特别地,若A\subset BB\subset A,则称AB相等,记作A=B

注:一次试验只有一个样本点发生,若A中的样本点发生则称A发生

(2)和:事件AB至少有一个发生,称为AB的和,记作A\cup B

(3)积:事件AB同时发生,称为AB的积,记作AB

(4)互不相容:若事件A与B不能同时发生,即AB = \varnothing,则称A与B互不相容或互斥;A\overline{B}=A

(5)对立:若事件A与B不能同时发生,但必有一个发生,即A\cup B = \OmegaAB = \varnothing,则称A与B对立,记作B = \overline{A};逆

(6)差:事件A发生但事件B不发生,称为A与B的差,记作A-B。显然A - B = A\overline{B}

4.事件的运算律

(1)交换律A\cup B = B\cup AAB = BA

(2)结合律 A\cup(B\cup C)=(A\cup B)\cup CA(BC)=(AB)C

(3)分配律A\cup(BC)=(A\cup B)(A\cup C)A(B\cup C)=(AB)\cup(AC)

(4)摩根律\overline{A\cup B}=\overline{A}\cdot \overline{B}\overline{AB}=\overline{A}\cup\overline{B}

(5)吸收律 A\cup(AB)=AA(A\cup B)=A。并交B 和 交并B 结果都是A

5.概率的定义

定义和性质3+5条

设试验的样本空间为\Omega,称满足下列条件的事件集上的函数P(\cdot)为概率:

(1)(非负性)对任意事件,有P(A)\geq0

(2)(规范性)P(\Omega)=1

(3)(可列可加性)若A_1,A_2,\cdots,A_n,\cdots为两两互不相容的事件,则P\left(\bigcup_{n = 1}^{\infty}A_n\right)=\sum_{n = 1}^{\infty}P(A_n)。事件相并的概率(总面积)等于事件概率的和

6.概率的性质

(1)P(\varnothing)=0

(2)(有限可加性)若( A_1, A_2, \cdots, A_n )两两互不相容,则P\left(\bigcup_{i = 1}^{n}A_i\right)=\sum_{i = 1}^{n}P(A_i)

(3)(求逆公式)P(\overline{A})=1 - P(A)

(4)(减法公式)P(A - B)=P(A\overline{B})=P(A)-P(AB)

        特别地,若B\subset A,则P(A - B)=P(A)-P(B),得P(B)\leq P(A)

(5)(加法公式)P(A\cup B)=P(A)+P(B)-P(AB)

        求P(AB)用条件概率

P(A\cup B\cup C) =P(A)+P(B)+P(C)-P(AB)-P(BC)-P(AC)+P(ABC)

+单个元素项-双个元素项+单个元素项-双个元素项

专题二        古典概型与几何概型

1.知识回顾

加法原理

设完成一件事有n类方法,第i类方法有m_i(i = 1, 2, \dots, n),则完成这件事共有:
N = m_1 + m_2 + \cdots + m_n种方法。

乘法原理

设完成一件事须有n个步骤,第i步有m_i种方法(i = 1, 2, \dots, n),则完成这件事共有:
N = m_1 \times m_2 \times \cdots \times m_n种方法。

评注:加法原理与乘法原理的区别在于,前者完成任何一类方法即完成一件事,后者须所有步骤均完成才算完成。

简记为“分类加法,分步乘法”。

排列

排列: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m \leq n$)个元素按一定顺序排列,称为一个排列,排列数为:

A_n^m = n(n-1)\cdots(n-m+1) = \frac{n!}{(n-m)!}

全排列($m = n$)的种数为$n!$,规定 $0! = 1$

组合

$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 $m$ 个元素不考虑顺序,称为一个组合,组合数为:

$C_n^m = \frac{A_n^m}{m!} = \frac{n!}{m!(n-m)!}$

组合性质:

对称性:$C_n^m = C_n^{n-m}$
递推关系:$C_n^m = C_{n-1}^m + C_{n-1}^{m-1}$

2.古典概型的定义

设试验的样本空间 $\Omega$仅有有限个 等可能 样本点,事件 $A$ 的概率为:

$P(A) = \frac{|A|}{|\Omega|}$

其中 $|A|$为事件$A$的样本点数,$|\Omega|$ 为样本空间的总样本点数。

骰子小点的概率为:\frac{C_3^1}{C_6^1}=\frac{3}{6}

3.几何概型的定义

设试验的样本空间为某区域,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其对应的几何度量成正比,称此试验为几何概型。事件 $A$的概率为
P(A)=\frac{A}{C}

其中A是A的几何度量,B是B的几何度量

评注:古典概型是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几何概型是均匀分布的试验背景。

    专题三        三大概率公式

    1.条件概率公式

    $A,B$ 为随机事件,且 $P(B)>0$,称
    $P(A|B)=\frac{P(AB)}{P(B)}$
    为在$B$发生条件下$A$发生的条件概率。

    推论(乘法公式)
    $P(AB)=P(B)P(A|B)$
    $P(A_1A_2\cdots A_n)=P(A_1)P(A_2|A_1)P(A_3|A_1A_2)\cdots P(A_n|A_1\cdots A_{n-1})$

    评注

    1. 条件概率可借助缩减样本空间计算
    2. 条件概率满足概率的所有性质

            例$P(\overline{A}|B)=1-P(A|B)$

      2.全概率公式

      $B_1,B_2,\cdots,B_n$为完备事件组(即$B_iB_j=\varnothing$$\bigcup_{i=1}^{n}B_i=\Omega$),则
      $P(A)=\sum_{i=1}^{n}P(AB_i)=\sum_{i=1}^{n}P(B_i)P(A|B_i)$

      分割样本空间

        3.贝叶斯公式

        $P(A)>0$,则
        $P(B_j|A)=\frac{P(A|B_j)P(B_j)}{\sum_{i=1}^{n}P(A|B_i)P(B_i)}$

        证明:$P(B_j|A)=\frac{P(AB_j)}{P(A)}=\frac{P(A|B_j)P(B_j)}{\sum_{i=1}^{n}P(A|B_i)P(B_i)}$

        也就是 条件概率的乘法公式 / 全概率公式

        评注

        • 若试验分两步,第一步对应完备事件组 $B_1,\cdots,B_n$,求第二步事件 $A$ 的概率用全概率公式;
        • 若已知 $A$ 发生,反推第一步某情况 $B_j$ 的概率用贝叶斯公式。

        专题四        事件独立性与伯努利概型

        1.事件相互独立的定义

        设随机事件$A,B$满足$P(AB)=P(A)P(B)$,称$A$$B$相互独立。(互不影响)

        2.事件相互独立的充要条件

        事件$A$$B$相互独立
        $\Leftrightarrow P(AB)=P(A)P(B)=P(A|B)P(B)$
        $\Leftrightarrow P(A|B)=P(A) \Leftrightarrow P(A|\overline{B})=P(A) \Leftrightarrow P(A|B)=P(A|\overline{B}) (0<P(B)<1)$
        $\Leftrightarrow A$$\overline{B}$$\overline{A}$$B$$\overline{A}$$\overline{B}$相互独立
        $\Leftrightarrow P(A|B)+P(\overline{A}|\overline{B})=1 (0<P(B)<1)$

                证明:P(A|B)=1-P(\overline{A}|\overline{B})=P(A|\overline{B})

        评注:
        (1)$0$概率事件或$1$概率事件与任意事件相互独立,从而不可能事件或必然事件与任意事件相互独立;

                由充要条件,设P(A)=0,则P(AB)=0=P(A)P(B)=0
        (2)若事件$A$$B$既相互独立又互不相容,则$A$$B$至少有一个为零概率事件

                证明:由P(AB)=P(\varnothing )=0=P(A)P(B),得P(A)=0P(B)=0

        3.n个事件相互独立的定义

        设随机事件$A_1,A_2,\cdots,A_n$满足:

        对任意$k(2\leq k\leq n)$,任意$1\leq i_1 < i_2 < \cdots < i_k \leq n$

        $P(A_{i_1}A_{i_2}\cdots A_{i_k}) = P(A_{i_1})P(A_{i_2})\cdots P(A_{i_k})$

        则称$A_1,A_2,\cdots,A_n$相互独立

        若仅知“任意两个事件相互独立”,则称$A_1,A_2,\cdots,A_n$两两独立

        【评注】(1)事件$A_1,A_2,\cdots,A_n$相互独立⇒两两独立,但反之不成立
        (2)设事件$A_1,A_2,\cdots,A_n$相互独立,则“由部分事件产生的事件”与“由其余事件产生的事件”相互独立。

                例如:A_1,A_2,A_3,A_4相互独立,则A_1\bigcup A_2\overline{A_3}A_4

        4.伯努利概型的定义

        伯努利概型的定义

        设试验只有两个可能结果$A$$\overline{A}$,称此试验为伯努利试验(或伯努利概型)。

        将伯努利试验独立重复$n$次,称为$n$重伯努利试验

        $P(A) = p(0 < p < 1)$,则$n$重伯努利试验中$A$发生$k$次的概率为:$C_n^k p^k (1 - p)^{n - k} \quad (k = 0,1,\cdots,n)$

        http://www.dtcms.com/a/331716.html

        相关文章:

      • 前端性能优化移动端网页滚动卡顿与掉帧问题实战
      • 前端开发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全解析
      • 解剖HashMap的put流程 <一> (JDK 1.8)
      • 22.Linux samba服务
      • USB 3.0 link command 定义
      • 知识的本质
      • 数域筛法GNFS---C语言实现
      • 20道CSS相关前端面试题及答案
      • Elasticsearch:如何使用 Qwen3 来做向量搜索
      • css中container和media的用法和区别
      • SRWare Iron:隐私保护与高效浏览的完美结合
      • C++ mutex的实现源码分析
      • Xsens动作捕捉与AI驱动人形机器人训练革新
      • WVP和ZLM部署与接入NVR指南环境准备
      • 【React】hooks 中的闭包陷阱
      • 三轴云台之脉宽调制技术篇
      • Qt基本槽
      • 链游(GameFi)开发破局:如何平衡可玩性与经济模型可持续性?
      • GraphRAG:AI理解复杂知识的未知领域,开启探索之旅
      • 《Python函数:从入门到精通,一文掌握函数编程精髓》
      • MySQL主从原理
      • Linux 文件系统简介
      • 解析 TrueType/OpenType 格式的可变字体(Variable Font),提取其所有命名实例(Named Instances) 的名称信息
      • ESP32S3的LVGL配置参数解释、动画播放优化(更新中)
      • 4.1vue3的setup()
      • 《WebGL中FBO的底层运行逻辑》
      • 编程与数学 02-017 Python 面向对象编程 01课题、面向对象
      • 【会员专享数据】2000-2024年我国乡镇的逐日PM₁₀数据(Shp/Excel格式)
      • linux初始化配置
      • 计算机网络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