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磁盘管理
Linux分区
1.1.2硬盘说明,
目前常见的为SCSI硬盘
对于SCSI硬盘则识别为“sdx”,sd表示所在设备的类型,x的含义:a为基本盘,b为基本所属盘,c为辅助主盘,d为辅助从属盘,数字代表分区,而从5开始代表逻辑分区
1.1.3查看所有设备挂载情况:
命令:lsblk或者lsblk -f(更加详细的信息)
UUID:分区的唯一标识符
MOUNT:挂载位置
1.2挂载硬件设备
如何增加一块硬盘:
1虚拟机增加硬盘
点击设置,点击硬盘,添加新硬盘,选择常见的SCSI硬盘
2分区
fdisk命令:用于新建,修改,删除磁盘的分区表信息,语法格式为“fdisk 磁盘名称”
参数 | 作用 |
m | 查看全部可用的参数 |
n | 添加新的分区 |
p | 查看分区表信息 |
w | 保存退出 |
q | 不保存直接退出 |
我们新建的硬盘需要重启才能查看,当我们使用命令fdisk切换到新建的硬盘下方:
当然这个时候我们会发现新建的sdb没有UUID,也没有指定文件类型,所以说我们下一步就是格式化,创建文件类型。
3格式化
mkfs命令:用于格式化文件类型,当然我们使用mkfs先不回车点击,tab键我们会发现已经把常见的文件后缀显示出来,供我们选择。
当然我们也可以用参数-t 来指定文件类型,但是却没有上面的方法便捷。
4挂载
我们先要创建一个目录用来挂载sdb1,当然这个目录可以在/boot,也可以在/home。
使用命令mount 硬盘名称 指定目录,最后我们使用df -h 来查看挂载状态和硬盘使用量
就相当于我们把数据展示到目录文件下面,实际上还是存放在分区下面。当然卸载这种关系也是可以的我们使用umount。
*
但是我们会发现一个问题使用命令行创建挂载,当重启系统后这分区会失效,所以说下面我们要设置自动挂载。
5设置可以自动挂载
永久挂载:通过修改vim /etc/fstab实现修改,使用mount -a可以立刻生效
1.3磁盘情况查询:
1.3.1df命令:用于查看已经挂载的磁盘空间情况,语法格式为“df-h”
Df -h:
1.3.2du命令:
du命令:用于查询指定目录的磁盘占用情况,语法格式为“du -sh 目录名称”
现在我们查询所有的内存使用情况du -sh /*:
1.4磁盘常用各种指令:
1的命令是显示opt目录下的详细情况,使用管道符| ,使用grep命令查询0位为-的普通文件,wc来统计个数。因为在文件权限中,-表示普通文件,d表示目录,
1.5交换分区:
Swap是通过在硬盘中预先划分一定的时间,然后把内存中暂时不常用到的数据暂时存放在硬盘中,以便腾出物理内存空间让更活跃的程序来使用的技术。简单来说就是为了让硬盘分担压力。创建的过程也是差不多的只不过格式化使用的是mkswap命令
1.6磁盘容量配额
因为Linux系统想要成为多用户,多任务的操作系统。但是,硬件资源是有限的,所以说,对磁盘容量进行限额。可以使用quota技术进行磁盘的容量配额管理,quota技术还有软限制和硬限制的功能:
软限制:当到达软限制时会提示用户,但是会允许用户在限定的额度继续使用。
硬限制:当达到硬限制会提示用户,且强制终止用户的操作。
就是在/etc/fstab,添加quota的程序包,从而使用quota技术,重启系统即可到达效果
创建一个用于检查quota磁盘容量配置的用户tom,并且针对/boot目录增加其他人的写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