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基地授牌:重庆五一职院与成都影像产业园强实训
秋阳正好,成都国际影像产业园的会议厅内气氛热烈。重庆五一职业技术学院与产业园的代表共同揭开红绸,一块写有 “校企合作实践基地” 的铜牌正式亮相,标志着双方在技能人才培养领域的深度合作迈出关键一步。
授牌仪式上,重庆五一职院院长张伟的发言掷地有声:“我们培养的不是‘纸上谈兵’的毕业生,而是能立刻上手的技术能手。” 他介绍,学院影像专业已开设无人机航拍、VR 影像制作等前沿课程,但缺乏大规模的实战场地。
成都国际影像产业园则带来了一组数据:产业园去年承接各类影像项目 230 余个,急需既懂技术又懂创意的复合型人才,双方的合作恰是 “一拍即合”。根据合作协议,产业园将每年接收重庆五一职院 200 名学生开展为期 3 个月的轮岗实训,覆盖前期拍摄、后期制作、市场运营等全产业链环节。
最引人注目的是 “双导师制”—— 每位学生将同时配备学院专业教师和产业园技术骨干,前者负责理论巩固,后者指导实战操作。20 级影视编导专业的李佳琪已经通过选拔成为首批实训生,她的企业导师是曾参与《流浪地球》特效制作的行业大咖,“能跟着一线高手学习,想想都激动。
”仪式后的签约环节,双方还敲定了 “订单式培养” 计划:针对产业园合作的 20 余家影像企业需求,学院将调整课程设置,增设商业摄影营销、短视频运营等实用模块。产业园则承诺为表现优异的实训生提供优先就业通道,去年该园区合作企业的影像岗位平均起薪达到 6500 元,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教育专家王教授现场点评:“这种合作打破了校企之间的‘玻璃门’,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学生毕业后无缝对接岗位需求,值得职业教育领域推广。” 正如铜牌上镌刻的 “协同育人” 四个字,这场跨越两地的合作,正为影像行业的人才培养开辟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