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自学05-分支结构
Python自学05-分支结构
在编程中,分支结构是实现条件判断的重要工具,允许程序根据不同的条件执行不同的代码。Python作为一种简洁易懂的编程语言,它的分支结构同样简单而强大。掌握分支结构后,能够让我们编写出更具灵活性的程序。本文将带你了解Python中的分支结构,重点讲解if
语句、else
语句和elif
语句。
最简单的分支结构:if
语句
if
语句是最基本的分支结构,它的语法非常简单:
if 条件表达式:代码块
条件表达式的结果必须是布尔值(True
或 False
)。如果条件为True
,if
后面的代码块就会被执行;如果为False
,则整个代码块会被跳过。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Python 是通过缩进来区分代码块的。所有属于 if
语句的代码行都必须保持相同的缩进。
示例:
age = 18if age >= 18:print("你已经成年了,可以参加投票。")print("这条语句总会被执行。")
在这个例子中,age >= 18
的条件为True
,所以 print("你已经成年了...")
这行代码会被执行。
增加一个选项:if-else
语句
很多时候,我们不仅想在条件为True
时执行代码,还想在条件为False
时执行另一段代码。这时,if-else
语句就派上用场了。
它的语法如下:
if 条件表达式:代码块1
else:代码块2
当条件表达式为True
时,执行代码块1;当条件为False
时,执行代码块2。
示例:
score = 75if score >= 60:print("及格了!")
else:print("不及格,下次要加油哦!")
这里 score >= 60
的条件为True
,因此会打印 “及格了!”。如果我们将 score
改为 50,则会打印 “不及格…”。
多个条件的判断:if-elif-else
语句
当我们需要处理多个互斥的条件时,可以使用 if-elif-else
结构。elif
是 else if
的缩写。
它的语法是这样的:
if 条件表达式1:代码块1
elif 条件表达式2:代码块2
elif 条件表达式3:代码块3
...
else:代码块n
Python 会从上到下依次判断条件。一旦某个条件为True
,它对应的代码块就会被执行,并且整个 if-elif-else
结构就会结束。只有当所有的 if
和 elif
条件都为False
时,else
后面的代码块才会被执行。
示例:
grade = 85if grade >= 90:print("优秀")
elif grade >= 80:print("良好")
elif grade >= 60:print("及格")
else:print("不及格")
在这个例子中,grade >= 90
的条件为False
,Python 会继续判断下一个 elif
。grade >= 80
的条件为True
,所以会打印 “良好”,然后程序就跳出了整个分支结构。
总结
if
语句:当条件为True
时执行代码。if-else
语句:当条件为True
时执行A,为False
时执行B。if-elif-else
语句:处理多个互斥的条件,从上到下依次判断,一旦条件满足,就执行对应代码并退出。
分支结构是程序中最基本的控制结构之一,能够让程序根据不同的条件执行不同的操作。在Python中,if
、else
和elif
语句提供了强大的条件判断功能,允许我们灵活地控制程序的执行流程。
通过本篇教程,你已经掌握了如何使用这些分支语句来控制程序的逻辑流程。在实际编程中,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分支结构,可以帮助你写出更加高效、清晰的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