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计算机网络:CIDR地址块划分子网可以使用VLSM吗?

CIDR地址块划分子网时可以使用VLSM(可变长子网掩码),且两者在现代网络设计中经常结合使用,以实现更灵活的IP地址分配。

1. 概念回顾

  • CIDR(无类域间路由):打破传统A、B、C类IP地址的界限,通过“网络前缀+主机位”的形式(如192.168.0.0/24)表示地址块,前缀长度可变(范围0-32),用于聚合路由和高效分配地址空间。
  • VLSM(可变长子网掩码):允许对同一主网络使用不同长度的子网掩码,从而划分出不同大小的子网(如一个/24地址块可划分为/25/26等不同前缀的子网),实现地址空间的精细化利用。

2. CIDR与VLSM的兼容性

CIDR本身是“无类”的(不依赖传统IP类别),而VLSM的核心是“子网掩码可变”,两者在技术上完全兼容,原因如下:

  • CIDR地址块本质上是一个连续的IP地址范围(如10.0.0.0/16包含65536个地址),其划分过程与VLSM的逻辑一致——通过延长前缀长度(即增加子网掩码位数),将大地址块拆分为多个小地址块。
  • 例如,对192.168.1.0/24(CIDR地址块)使用VLSM:
    • 可划分为2个/25子网(192.168.1.0/25192.168.1.128/25),每个子网含126个可用地址;
    • 也可进一步将其中一个/25划分为2个/26子网(192.168.1.0/26192.168.1.64/26),每个含62个可用地址。

3. 结合使用的优势

  • 提高地址利用率:根据不同网络的设备数量需求,灵活分配子网大小(如给100台设备的网络用/25,给30台设备的网络用/27),避免地址浪费。
  • 支持层次化网络设计:在大型网络中,可通过VLSM从CIDR地址块中逐层划分子网,匹配网络的层级结构(如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同时简化路由聚合(通过CIDR汇总子网路由)。

总结

CIDR提供了灵活的地址块表示方式,而VLSM是在该地址块内进行子网划分的技术手段,两者结合是现代IP地址规划的标准做法,核心目标是实现地址空间的高效利用和网络的灵活扩展。

http://www.dtcms.com/a/323005.html

相关文章:

  • 使用 Vuepress + GitHub Pages 搭建项目文档(2)- 使用 GitHub Actions 工作流自动部署
  • [激光原理与应用-206]:光学器件 - SESAM - 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 “高大上“的SpringCloud?(微服务体系入门)
  • 关于灰度图像相似度的损失函数(笔记)
  • 【Datawhale AI夏令营】基于多模态RAG的企业财报问答系统
  • MySQL弹幕内容字段设计总结
  • Linux Makefile解析
  • 元宇宙技术如何改变社交方式?
  • MyBatis联合查询 - 注解篇
  • QT系统相关
  • gpt-oss 全量技术解读
  • Alibaba Cloud Linux 3 安装 git
  • 【Spring Boot启动流程底层源码详解】
  • kubectl get node k8s-node01 -o yaml | grep taint -B 5 -A 5
  • 如何理解SA_RESTART”被信号中断的系统调用自动重启“?
  • 腾讯COS云存储入门
  • 笔试——Day33
  • 基于遗传优化的稀疏线阵最优排布算法matlab仿真
  • Java面向对象编程(OOP)全面解析:从基础到实践
  • 关于城市农村创业的一点构想
  • 自动生成视频的AI大模型高效创作指南
  • mac安装node.js
  • 【GPT入门】第41课 Model Scope在线平台部署Llama3
  • Serper注册无反应
  • Numpy基础(通用函数)
  • 游游的数组染色
  • 洛谷 滑动窗口 /【模板】单调队列
  • 揭秘MyBatis核心类MappedStatement
  • Java异常:认识异常、异常的作用、自定义异常
  • ChatGPT 5的编程能力宣传言过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