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车辆监控调度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一、建设背景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景区内的交通管理日益成为提升游客体验和保障安全的重要环节。传统的车辆管理方式存在信息不对称、调度效率低、车辆安全隐患等问题。因此,建设一个高效、智能的景区车辆调度管理平台显得尤为重要。该平台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对景区营运车辆的全面管理,提高车辆调度效率,保障游客安全,提升景区服务质量。
1.行业痛点
- 调度效率低:传统人工调度依赖经验,易出现车辆闲置或拥堵,游客等待时间长。
- 维保管理缺失:车辆维护依赖纸质记录,易遗漏保养周期,故障率高。
- 安全风险:缺乏实时监控,车辆超速、驾驶员疲劳驾驶等问题难以及时预警。
- 数据分散:车辆定位、视频、里程等数据分散在不同系统,无法统一分析。
2.政策与需求驱动
- 国家对景区安全管理要求趋严,需实现车辆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
- 游客对景区服务体验要求提升,需通过智能化调度减少等待时间。
- 降本增效需求迫切,需通过数据驱动优化车辆使用效率。
二、建设目标
- 提高调度效率:实现景区车辆的智能化调度,根据游客流量、车辆位置等实时信息,自动生成最优调度方案,减少车辆的空驶率和等待时间,提高车辆的运营效率。
- 优化维保管理:建立车辆维保档案,对车辆的保养、维修等情况进行实时跟踪和管理,提前预警车辆故障,确保车辆的安全运行。
- 加强车辆监控:实时掌握车辆的位置、行驶速度、行驶轨迹等信息,实现对车辆的全方位监控,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 提升游客体验:通过提供实时的车辆信息和准确的乘车引导,减少游客的等待时间,提高游客的满意度。
- 实现数据可视化:通过数据大屏展示车辆的运营数据、游客流量等信息,为景区的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三、总体设计
1.系统架构
- 数据采集层:通过车载终端设备(GPS定位模块、摄像头、传感器等)采集车辆位置、视频、里程等数据。
- 数据传输层:采用4G/5G网络传输数据,支持TCP/IP、MQTT等协议,确保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和安全性。
- 数据处理层:使用分布式数据库(如MySQL、MongoDB)存储数据,通过大数据平台(如Hadoop、Spark)进行数据分析与挖掘。
- 应用层:提供Web端和APP、小程序等移动端应用。
2.技术选型
- 前端:Vue.js、React等框架,支持Web和移动端。
- 后端:Spring Boot、Node.js等,提供RESTful API。
- 数据库:MySQL、MongoDB、Redis等。
- 地图服务:高德地图、百度地图API。
- 视频流:1078协议,支持H.264/H.265编码。
3.安全措施
- 数据加密:采用SSL/TLS加密传输数据。
- 权限控制: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BAC),确保数据安全。
- 日志记录:记录用户操作日志,便于审计与追踪。
四、平台功能设计
1.车辆基础管理
- 车辆档案:支持录入车辆信息、建立车辆的基本信息档案(车牌、类型、型号、购置时间、行驶里程、维保周期、驾驶员信息等)。
- 维保管理:根据车辆的使用情况和厂家建议,制定车辆的保养、维修计划。
- 自动提醒:根据行驶里程或时间触发保养/维修提醒。
- 维保记录:记录车辆的保养、维修情况,包括维保时间、维保内容、维修费用等。
2.车辆排班与调度
- 车辆排班:
支持根据景区的运营时间、游客流量等因素,设置车辆的排班规则。
支持基于历史客流数据、车辆状态、驾驶员排班,生成最优排班计划。
支持支持手动调整排班,如临时增加班次或替换故障车辆。
- 实时调度:
根据实时定位、游客需求(如扫码预约)、拥堵情况动态调整路线与发车时间。
支持一键发送调度指令(如“绕行某景点”“立即返程”)。
记录车辆的调度信息,包括调度时间、调度地点、调度任务等,方便管理人员进行查询和统计。
3.实时监控与轨迹分析
- 实时定位:支持在地图上显示车辆的实时位置、状态(在线/离线)、速度、停留时间等信息,支持点击查看车辆的基本信息。
- 历史轨迹:支持按时间、车牌号筛选车辆的行驶轨迹,支持查看车辆在某个时间点的车辆状态。
- 电子围栏:支持自定义电子围栏,设置边界或行驶路线,车辆越界或者偏离路线时自动报警。
4.视频监控与回放
- 实时视频:支持实时查看车辆内部和外部的视频图像,了解车辆的运行情况和游客的乘车情况;支持多画面同时显示,可同时监控多辆车辆的视频图像;支持对视频图像进行抓拍,保存重要的画面信息。
- 视频回放:支持按时间、车牌号、摄像头快速检索录像,支持对历史视频进行回放、暂停、快进、快退等操作。
- AI分析:支持对驾驶员疲劳驾驶、分心驾驶、抽烟等行为进行检测,并报警提醒(需硬件设备支持)。
5.数据统计与报表
- 里程报表:按日/月统计车辆行驶里程。
- 主动安全报警:统计驾驶员疲劳驾驶、分心驾驶、抽烟等行为次数。生成主动安全报警报表。
- 超速报警:根据制定的超速报警规则,生成车辆超速报警报表;
- 运营效率分析:对比调度前后的车辆利用率、游客等待时间等指标。
6.数据大屏
- 实时监控大屏:展示车辆状态、客流热力图、报警信息、关键指标(如当日发车次数)。
- 运营分析大屏:按日/周/月展示里程统计、调度效率趋势。
- 预警中心:高亮显示超速、越界、疲劳驾驶等异常事件。
7.特殊车辆管理
营运大巴车
- 并入“两客一危”平台:营运大巴车并入“两客一危”平台,符合相关法规要求。确保数据格式和传输协议符合平台要求。
- 安全监控:实时监控车辆的行驶状态和安全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观光车
- 运行趟次统计:自动统计观光车的运行趟次,生成趟次统计表,方便管理和查询。
- 管理权限设置:观光车系统与大客车系统分开,设置不同的管理权限,确保数据安全。
五、硬件设备
1.车载定位设备
GPS/北斗定位设备:支持4G网络的车载定位设备,安装在每辆车上,实时传输车辆的地理位置信息。
2.通信流量卡
通信流量卡:配备支持4G/5G网络的流量卡,安装在车载定位设备中,确保定位数据的实时传输。
3.车载摄像头
高清摄像头:安装在车辆内部和外部,实时监控车内情况和周边环境,可根据实际需求灵活配置多路摄像头。
4.SD存储卡
大容量SD卡:配备大容量(128G)存储卡,用于存储摄像头拍摄的视频数据。
六、预期效益
1.经济效益
- 降低运营成本:通过优化车辆调度,减少车辆的空驶率和等待时间,降低车辆的燃油消耗和维修成本。
- 提高运营效率:提高车辆的运营效率,增加车辆的载客量,从而提高景区的收入。
- 减少人工成本:实现车辆调度和维保管理的自动化,减少人工干预,降低人工成本。
2.社会效益
- 提升游客体验:通过提供实时的车辆信息和准确的乘车引导,减少游客的等待时间,提高游客的满意度。
- 保障游客安全:通过实时监控车辆的位置和行驶状态,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保障游客的出行安全。
- 提升景区形象:建设智能化的车辆调度管理平台,展示景区的科技实力和管理水平,提升景区的形象和知名度。
3.管理效益
- 提高管理效率:实现车辆信息的集中管理和共享,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 优化决策支持:通过对车辆运营数据的分析和挖掘,为景区的决策提供数据支持,优化景区的运营管理。
- 加强监管力度:通过实时监控车辆的行驶轨迹和视频图像,加强对车辆运营的监管力度,规范车辆的运营行为。
-------------------------------------------------------------------------------------------------------------------------
北斗安心联——车辆定位管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