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记一次连接池泄漏导致的线上事故排查与修复

事故背景

周一上午九点多,监控系统开始疯狂报警。我们的核心服务响应时间从平均50ms飙升到2000ms以上,错误率从0.1%上升到15%,数据库CPU使用率接近100%。更糟糕的是,这种情况呈现持续恶化的趋势。

初步排查

第一步:检查基础指标

我立即登录到监控系统查看各项指标:

  • 服务QPS:与平日持平,无明显增长
  • 容器指标:CPU使用率90%,内存使用率70%
  • 数据库:活跃连接数达到最大限制(100),大量连接处于"Sleep"状态
  • 线程池:工作线程全部处于忙碌状态,队列堆积

第二步:分析错误日志

查看错误日志发现大量以下类型的错误:

[ERROR] [2025-03-15 15:23:45] [http-nio-8080-exec-12] c.z.hikari.pool.HikariPool - Timeout after 30000ms waiting for connection.

这表明应用无法从连接池获取到数据库连接,触发了获取连接的超时。

深入分析

连接池行为分析

我们使用的是HikariCP连接池,配置如下:

spring.datasource.hikari.maximum-pool-size=20
spring.datasource.hikari.connection-timeout=30000
spring.datasource.hikari.leak-detection-threshold=60000

正常情况下,连接数应该稳定在5-10个左右,但现在达到了最大值20且持续不下。

连接泄漏检测

幸运的是我们配置了leak-detection-threshold,查看日志发现大量连接泄漏警告:

[WARN] [2025-03-15 15:23:45] [HikariPool-1 housekeeper] c.z.hikari.pool.ProxyLeakTask - Connection leak detection triggered for connection ... 

这表明有数据库连接被获取后没有被正确关闭。

代码审查

根据日志中的堆栈信息,我们定位到几个可疑的业务方法。最终发现一个复杂的业务逻辑中存在连接未关闭的情况:

public void processBatchOrders(List<Order> orders) {Connection conn = dataSource.getConnection(); // 手动获取连接try {for (Order order : orders) {// 复杂业务逻辑if (someCondition) {return; // 这里直接返回,导致连接未关闭!!!}// 更多业务逻辑}} finally {// 缺少conn.close()}
}

问题根源

根本原因是开发人员在手动管理数据库连接时:

  1. 在复杂业务逻辑中多处提前返回,但未确保连接关闭
  2. 没有使用try-with-resources语法
  3. 没有在finally块中正确释放资源

每次调用这个方法都会泄漏一个连接,随着请求量增加,最终耗尽了连接池的所有连接。

解决方案

短期修复

  1. 紧急重启服务,释放所有泄漏的连接
  2. 添加临时监控,跟踪连接获取/释放比例

长期修复

  1. 代码修复:重构代码,使用try-with-resources确保连接关闭
public void processBatchOrders(List<Order> orders) {try (Connection conn = dataSource.getConnection()) {for (Order order : orders) {// 业务逻辑if (someCondition) {return; // 现在可以安全返回}}}
}
  1. 最佳实践

    • 避免手动管理连接,尽量使用Spring的@Transactional
    • 如果必须手动管理,使用模板方法模式封装资源管理
  2. 防御性措施

    • 降低泄漏检测阈值到30秒:leak-detection-threshold=30000
    • 添加连接池监控指标到Prometheus
    • 在CI流程中添加静态分析工具检测资源泄漏
  3. 测试增强

    • 添加集成测试验证连接不泄漏
    • 使用单元测试模拟验证资源清理

经验教训

  1. 连接池使用原则

    • 获取和释放连接必须成对出现
    • 释放操作必须放在finally块中
    • 更推荐使用框架管理连接
  2. 监控的重要性

    • 连接池指标应该纳入核心监控
    • 设置合理的告警阈值(如连接使用率>80%)
  3. 代码审查重点

    • 特别注意手动资源管理的代码
    • 检查所有可能的代码路径是否都正确释放资源
  4. 技术债务的危害

    • 这个隐患其实已经存在数月
    • 只有在高负载时才会显现
    • 技术债务终将偿还,而且总是在最不方便的时候

后续改进

事故后我们实施了以下改进:

  1. 建立了连接池使用规范,禁止随意手动获取连接
  2. 在全系统范围扫描类似问题,修复了3处潜在泄漏点
  3. 增加了连接池指标的仪表盘和告警
  4. 在开发者培训中加入资源管理专题

这次事故让我深刻理解了连接池泄漏的危害性——它像内存泄漏一样具有累积效应,最终导致系统不可用。同时也让我认识到防御性编程和全面监控的重要性。希望这次经验分享能帮助其他开发者避免类似的陷阱。

http://www.dtcms.com/a/318519.html

相关文章:

  • 从基础功能到自主决策, Agent 开发进阶路怎么走
  • 赋能智能制造,向成电子XC3576H/XC3588H工业主板引领AI工控新时代
  • 什么是RabbitMQ?
  • 基于单片机GD32E103的HID按键问题分析
  • 【网络运维】Linux:SELinux简介和配置
  • STM32U5 外部中断不响应问题分析
  • 【android bluetooth 协议分析 03】【蓝牙扫描详解 4】【BR/EDR扫描到设备后如何上报给app侧】
  • PHP 继承与静态机制深度解析
  • 防御保护综合练习
  • 北斗变形监测技术应用解析
  • HTTP Flood攻击:数字时代的“蝗虫灾害“与智能防护之道
  • AI推理新高度:Claude Opus 4.1如何解决复杂逻辑问题
  • SELinux 安全机制详解与管理
  • AI_提示词Prompt
  • 大模型后训练——Online-RL基础
  • Godot ------ 自定义布局以及自定义引擎风格
  • 8.6日作业
  • 五、Envoy集群管理
  • Redis Redis 常见数据类型
  • TFTP: Linux 系统安装 TFTP,文件系统启动后TFTP使用
  • Java 启动命令的完整解析
  • 【渲染流水线】[应用阶段]-[裁剪]以UnityURP为例
  • GeoTools 结合 OpenLayers 实现缓冲区分析
  • LINQ 要点
  • 92、【OS】【Nuttx】【构建】cmake 支持构建的目标
  • SOD-YOLO:增强基于YOLO的无人机影像小目标检测
  • Product Hunt 每日热榜 | 2025-08-06
  • GoogLeNet训练
  • FastDeploy2.0:Error reading file: SafeTensorError::MetadataIncompleteBuffer
  • chdir系统调用及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