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Redis Windows迁移方案与测试

我想将开源软件Redis的主程序和附属程序迁移到Windows平台,目前它只能在Linux上运行,让它可以在Windows 11和Windows Server 2025上运行,这需要考虑Linux操作系统和Windows操作系统的差异,请列举出将Redis在Linux系统上运行的GCC的C++代码修改为在Windows系统上运行的GCC的C++代码需要修改的功能点和所在的模块以及具体函数的实现,并列举出这些修改代码对应的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和验收测试的测试用例以及测试步骤和测试策略。

将 Redis 从 Linux 迁移到 Windows 平台需要处理操作系统差异,以下是关键修改点、测试策略和测试用例的详细方案:
通过以下修改和分层测试策略,可确保 Redis 在 Windows 11/Server 2025 达到生产级稳定性。

一、核心功能修改点及实现

1. 文件系统模块
  • 修改点:路径分隔符转换(/\),大小写不敏感处理
  • 文件src/sds.c, src/config.c
  • 实现
    // 路径规范化函数
    char *normalizePath(char *path) {#ifdef _WIN32for (char *p = path; *p; p++) {if (*p == '/') *p = '\\';}return _strlwr(path); // 转为小写#elsereturn path;#endif
    }
    
2. 网络模块
  • 修改点:Winsock 初始化 & 非阻塞套接字
  • 文件src/ae.c, src/anet.c
  • 实现
    // Windows 网络初始化
    #ifdef _WIN32
    WSADATA wsaData;
    WSAStartup(MAKEWORD(2,2), &wsaData);
    #endif// 非阻塞套接字设置
    int anetNonBlock(char *err, int fd) {#ifdef _WIN32u_long mode = 1;if (ioctlsocket(fd, FIONBIO, &mode) == SOCKET_ERROR) {return ANET_ERR;}#else// Linux 原有实现#endif
    }
    
3. 进程控制模块
  • 修改点:替换 fork() 为 Windows 进程 API
  • 文件src/rdb.c (RDB 持久化), src/aof.c (AOF 重写)
  • 实现
    #ifdef _WIN32
    BOOL createChildProcess(/* 参数 */) {STARTUPINFO si = { sizeof(si) };PROCESS_INFORMATION pi;CreateProcessA("redis-child.exe", /* 命令行 */, NULL, NULL, FALSE, 0, NULL, NULL, &si, &pi);// 共享内存区域传递数据
    }
    #endif
    
4. 内存映射模块
  • 修改点mmap()CreateFileMapping()
  • 文件src/zmalloc.c
  • 实现
    void *zmalloc(size_t size) {#ifdef _WIN32HANDLE hMap = CreateFileMapping(INVALID_HANDLE_VALUE, NULL, PAGE_READWRITE, 0, size, NULL);return MapViewOfFile(hMap, FILE_MAP_ALL_ACCESS, 0, 0, size);#else// Linux 原有实现#endif
    }
    
5. 信号处理模块
  • 修改点:替换 Unix 信号为 Windows 事件
  • 文件src/server.c
  • 实现
    #ifdef _WIN32
    BOOL WINAPI ConsoleHandler(DWORD event) {if (event == CTRL_C_EVENT) {serverShutdown(); // 自定义关闭逻辑return TRUE;}return FALSE;
    }
    SetConsoleCtrlHandler(ConsoleHandler, TRUE);
    #endif
    
6. 线程同步模块
  • 修改点pthread → Windows 线程 API
  • 文件src/bio.c (后台 I/O 线程)
  • 实现
    #ifdef _WIN32
    HANDLE threads[BIO_NUM_OPS];
    for (int j = 0; j < BIO_NUM_OPS; j++) {threads[j] = CreateThread(NULL, 0, bioProcessBackgroundJobs, NULL, 0, NULL);
    }
    #endif
    

二、测试策略与用例

1. 单元测试
  • 目标:验证修改后的独立模块功能
  • 用例示例
    • 路径规范化测试
      • 输入:"C:/Redis/DATA"
      • 预期输出:"c:\\redis\\data"
    • 非阻塞套接字测试
      • 步骤:创建套接字 → 设置非阻塞 → 接收空数据
      • 预期:立即返回错误码 WSAEWOULDBLOCK
2. 集成测试
  • 目标:验证模块间协作
  • 用例示例
    • RDB 持久化流程
      • 步骤:
        1. 执行 SAVE 命令触发持久化
        2. 检查子进程创建是否成功
        3. 验证生成的 dump.rdb 文件数据一致性
      • 预期:数据完整写入,主进程不阻塞
    • 网络事件循环
      • 步骤:
        1. 启动 10 个客户端并发连接
        2. 发送 PING/PONG 命令
        3. 随机断开部分连接
      • 预期:无连接泄漏,响应正确
3. 系统测试
  • 目标:验证整体系统行为
  • 用例示例
    • Windows 服务化运行
      • 步骤:
        1. 注册为 Windows 服务
        2. 通过 SCM 启动/停止服务
        3. 检查事件日志输出
      • 预期:服务状态转换正常,无资源泄漏
    • 高负载压力测试
      • 工具:redis-benchmark -n 1000000 -c 100
      • 监控:内存/CPU 使用率、网络吞吐量
      • 预期:性能指标在 Linux 版本的 80% 以上
4. 验收测试
  • 目标:验证生产环境可用性
  • 用例示例
    • 跨平台数据兼容性
      • 步骤:
        1. 在 Linux 生成 RDB/AOF 文件
        2. 复制到 Windows 加载
        3. 执行 KEYS * 验证数据完整性
      • 预期:数据 100% 一致
    • 故障恢复测试
      • 步骤:
        1. 强制杀死 Redis 进程
        2. 重启后检查 AOF 日志重放
        3. 验证最后 10 条写入数据是否存在
      • 预期:数据恢复无丢失

三、关键测试工具

  1. Windows 原生测试框架
    • CTest + CMake 驱动单元测试
    • PowerShell 脚本自动化服务控制测试
  2. 网络模拟工具
    • clumsy (模拟网络延迟/丢包)
    • Wireshark 抓包分析
  3. 性能分析工具
    • Windows Performance Analyzer (WPA)
    • RedisInsight 监控实时指标

四、风险缓解策略

  1. fork() 替代方案验证
    • 方案 A:使用 CreateProcess + 共享内存
    • 方案 B:改用线程池 + 写时复制(COW)模拟
    • 测试:对比 10GB 数据集 RDB 生成时间
  2. 异步 I/O 性能优化
    • select() 替换为 IOCP (Completion Ports)
    • 测试工具:redis-benchmark --threads 8
  3. 内存分配器切换
    • 测试 jemalloc vs Windows CRT allocator 碎片率

最终交付物

  • Windows 平台专用分支代码库
  • 自动化测试套件(GitHub Actions + Azure VM)
  • 《Windows 部署手册》含性能调优指南
http://www.dtcms.com/a/316940.html

相关文章:

  • 嵌入式学习 双向链表 循坏链表 内核链表
  • Reading Books(Sorting and Searching)
  • Redis备份方案:持久化与外部工具全解析
  • G1系统概括
  • 电脑搜索不到公司无线网络
  • 【C# Winform】 Action事件驱动的多层数据传递
  • 【运维部署篇】OpenShift:企业级容器应用平台全面解析
  • 跑yolov5的train.py时,ImportError: Failed to initialize: Bad git executable.
  • Android 之 Kotlin中的kapt
  • io_uring系统调用及示例
  • Houdini Pyro学习笔记
  • [数组]977.有序数组的平方;209.长度最小的子数组
  • VUE+SPRINGBOOT从0-1打造前后端-前后台系统-邮箱重置密码
  • 数据结构——双向链表
  • 【学习嵌入式day-17-数据结构-单向链表/双向链表】
  • C语言:预处理、 库文件、 文件IO
  • Python深度学习:从入门到进阶
  • GPT-1、GPT-2、GPT-3 的区别和联系
  • C语言基础_IDE、进制转换、基本数据类型、输入输出函数、运算符
  • 一文搞定JavaServerPages基础,从0开始写一个登录与人数统计页面
  • 模拟面试总结
  • JSP相关Bug解决
  • Vue.js 教程
  • 市场与销售协同:CRM如何打破部门数据孤岛?
  • 思途Mybatis学习 0805
  • 一个小巧神奇的 USB数据线检测仪
  • LabVIEW 2025 安装攻略(附图文教程)适用于测试与自动控制领域
  • 亚马逊广告进阶指南:大词 VS 长尾词
  • 数据结构2.(双向链表,循环链表及内核链表)
  • 怎么在公司存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