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JVM中年轻代、老年代、永久代(或元空间)、Eden区和Survivor区概念介绍

在Java虚拟机(JVM)中,内存管理是自动化的,这主要通过垃圾回收机制实现。JVM将堆内存划分为不同的区域,以便更高效地管理和回收对象。以下是关于年轻代、老年代、永久代(或元空间)、Eden区和Survivor区等概念的详细介绍。

年轻代(Young Generation)

  • 描述:年轻代是堆的一部分,主要用于存放新创建的对象。它被设计为尽可能快地分配和回收短期对象。
  • 结构:年轻代通常进一步分为一个较大的Eden区和两个较小的Survivor区(From Survivor 和 To Survivor)。
  • 特点
    • 大多数新创建的对象首先分配在这里。
    • 当进行Minor GC时,存活的对象会被移动到其中一个Survivor区;如果对象足够“老”,则直接晋升到老年代。

老年代(Old Generation / Tenured Generation)

  • 描述:用于存放经过多次垃圾收集后仍然存活的对象,这些对象被认为是长期存在的。
  • 特点
    • 对象从年轻代晋升到老年代的标准包括年龄阈值(默认15次Minor GC后晋升)或Survivor区不足以容纳所有存活对象时直接晋升。
    • 老年代的空间通常比年轻代大得多,因为这里存放的对象生命周期较长,需要较少但更大规模的GC操作(如Major GC或Full GC)。

永久代(Permanent Generation)与元空间(Metaspace)

  • 永久代:在JDK 7及之前版本中使用,用于存储类的元数据、方法、构造函数、常量池等信息。
  • 元空间:自JDK 8起,永久代被移除,取而代之的是元空间。元空间位于本地内存中,而不是堆内存中,其大小由系统可用内存决定,默认情况下可以动态扩展。
  • 区别:元空间解决了永久代的一些限制问题,比如固定大小限制以及可能导致OutOfMemoryError的情况。

Eden区

  • 描述:年轻代的一部分,几乎所有的新对象最初都分配在这里。
  • 特点
    • Eden区相对较大,因为它假设大多数对象很快变得不可达。
    • 当Eden区满时,会触发一次Minor GC,清理掉不再使用的对象,并将剩余存活的对象移到Survivor区。

Survivor区

  • 描述:年轻代中的另外两部分,标记为From和To。它们的作用是在Minor GC期间保存从Eden区转移过来的存活对象。
  • 工作原理
    • 在每次Minor GC之后,存活的对象会从Eden区和当前的From Survivor区复制到To Survivor区。
    • 然后,这两个Survivor区的角色互换(即之前的To变为新的From),准备下一次GC周期。

在JVM的年轻代(Young Generation)中,除了Eden区外,还有两个Survivor区(通常称为S0和S1,或From和To)。它们的主要作用如下:


1. Survivor区的作用
  • 存放幸存对象:在Eden区经历Minor GC后,存活的对象会被移动到其中一个Survivor区(而不是直接进入老年代),从而减少老年代的压力。
  • 年龄计数:对象每在Survivor区之间“交换存活”一次,年龄(Age)会+1。默认达到阈值(如15次)后,对象会晋升到老年代。
  • 避免内存碎片:通过“复制算法”(Copying)在S0和S1之间转移存活对象,保持内存连续,避免碎片化。

2. 年轻代的结构

典型的年轻代划分比例(如-XX:SurvivorRatio=8):

  • Eden区:80%空间(新对象优先分配到这里)。
  • Survivor区(S0+S1):各占10%空间(总20%)。

3. 对象流转流程
  1. 新对象 → 分配在Eden区。
  2. Eden满时 → 触发Minor GC,存活对象移到一个Survivor区(如S0)。
  3. 下次Minor GC → Eden和S0的存活对象一起移到另一个Survivor区(如S1),并清空Eden和S0。
  4. 重复交换:S0和S1角色交替(From/To),对象年龄递增。
  5. 年龄达标 → 晋升到老年代。

4. 为什么需要两个Survivor区?
  • 单Survivor的问题:如果只有一个Survivor区,复制存活对象时无法保证空间连续性,可能导致碎片。
  • 双Survivor的优化:通过“半区复制”(S0↔S1)确保始终有一个空的Survivor用于接收存活对象,效率更高。

总结
  • 名称:Survivor区(S0和S1)。
  • 核心作用:暂存年轻代存活对象,通过年龄计数和复制算法优化GC效率,延迟对象晋升到老年代的时间。

示例说明

假设我们有一个简单的Java程序:

public class Example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for (int i = 0; i < 10000; i++) {new Object(); // 创建大量临时对象}try {Thread.sleep(10000); // 让程序暂停一段时间以便观察GC行为}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
}

在这个例子中:

  • 每个new Object()都会在Eden区创建一个新的实例。
  • 随着循环的执行,Eden区很快就会填满,触发Minor GC。
  • Minor GC发生时,所有未被引用的对象将被清除,而那些仍然活着的对象(尽管在这个例子中几乎没有)会被转移到Survivor区之一。
  • 如果某个对象经历了多次Minor GC后仍然存活,它最终会被晋升到老年代。
  • 对于这个特定的例子,由于没有长时间存活的对象,几乎所有对象都会在第一次Minor GC时被回收。

通过了解这些概念,你可以更好地理解如何优化应用程序的性能,特别是针对内存使用和垃圾回收的行为做出调整。例如,适当配置年轻代和老年代的比例,或者调整元空间的大小,都可以帮助提高应用的整体效率。

以上部分内容由AI大模型生成,注意识别!

http://www.dtcms.com/a/311799.html

相关文章:

  • Mysql insert 语句
  • 入门MicroPython+ESP32:开启科技新旅程
  • 机试备考笔记 2/31
  • FastAPI--一个快速的 Python Web
  • C++ 自定义简单的异步日志类
  • oect刷入arm系统安装docker
  • Python深度学习:从入门到精通
  • retro-go 1.45 编译及显示中文
  • 联合索引全解析:一棵树,撑起查询的半边天
  • 【01】OpenCV C#——C#开发环境OpenCvSharp 环境配置 工程搭建 及代码测试
  • 【QT】Qt信号与槽机制详解信号和槽的本质自定义信号和槽带参数的信号和槽
  • 计算机网络:为什么IPv6没有选择使用点分十进制
  • 数据结构初学习、单向链表
  • Python 字典为什么查询高效
  • 数据结构---概念、数据与数据之间的关系(逻辑结构、物理结构)、基本功能、数据结构内容、单向链表(该奶奶、对象、应用)
  • SpringBoot3.x入门到精通系列:2.2 依赖注入与IoC容器
  • Spring AI MCP 服务端
  • 边缘智能网关在水务行业中的应用—龙兴物联
  • 沿街晾晒识别准确率↑32%:陌讯多模态融合算法实战解析
  • P2415 集合求和
  • Docker 镜像打包为 ZIP 文件便于分享和转发
  • linux ext4缩容home,扩容根目录
  • 【Kubernetes】Secret配置管理,安全管理敏感配置
  • Effective C++ 条款17:以独立语句将newed对象置入智能指针
  • Python 程序设计讲义(50):Python 的可迭代对象与迭代器
  • Flutter基础知识
  • SpringBoot与TurboGears2跨栈、整合AI服务、智能客服路由系统整合实战
  • SpringCloud学习第一季-4
  • 第15届蓝桥杯Python青少组中/高级组选拔赛(STEMA)2024年3月10日真题
  • 17、原坐标变换和逆变换在实战中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