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Boost.Asio学习(5):c++的协程

协程是什么?

协程就是可以“暂停”和“继续”的函数,像在函数里打个断点,然后以后可以从断点继续运行,而不是重新开始。

线程 vs 协程:类比

想象你在写小说:

  • 线程

    • 你开了 3 个作者(线程),每个人都在写书。

    • 系统(OS)来回切换谁在写。

    • 切换的时候要收拾桌子、换椅子、拿走稿纸(上下文切换),开销大。

  • 协程

    • 你只有 1 个作者,但可以写一会儿暂停,去做别的,再回来接着写。

    • 暂停的时候,只需在稿纸上插个书签(挂起点),下次从书签继续,开销极小。

特性线程协程
切换方式抢占式(OS决定)协作式(程序决定)
切换成本(要保存寄存器、堆栈)(只是保存协程状态)
并发多线程可以真正并行协程必须在同一个线程轮流跑
控制权OS 控制程序员控制(通过 co_await
  • 协程 ≠ 线程,它只是单线程内的“任务切换”机制。

  • 协程可以跑在一个线程上,也可以结合线程池,让多个线程各自跑多个协程 → 混合使用

  • 协程不提供并行(不会用多个 CPU 核心),但可以轻松实现异步(不会阻塞线程)。

协程解决了什么问题?

传统异步写法(回调):

async_read(socket, buf, [](auto ec, auto size) {async_write(socket, buf, [](auto ec, auto size) {// 回调地狱});
});

协程写法:

co_await async_read(socket, buf);
co_await async_write(socket, buf);

为什么开销小?

  • 线程切换:需要保存 CPU 寄存器、切换内核态、切换栈,可能上百纳秒甚至微秒级。

  • 协程切换:只保存协程状态(程序计数器 + 局部变量),在用户态完成,纳秒级。

使用

  • C++20 正式引入协程机制,底层通过 编译器转换 + 栈帧对象(promise) 实现。

  • 三个关键字:

    • co_await —— 挂起并等待某个任务。

    • co_yield —— 挂起并返回一个值(类似生成器)。

    • co_return —— 返回最终值并结束协程。

协程的运行方式

协程不是线程,也不是普通函数,而是 编译器把协程函数转换成状态机,并返回一个“协程句柄”。

流程:

  1. 编译器检测函数是否包含 co_await/co_yield/co_return

  2. 如果包含,编译器会生成:

    • 协程状态对象(包含局部变量、挂起点、promise)。

    • 协程句柄std::coroutine_handle<>)控制 resume/destroy。

  3. 第一次调用协程函数

    • 返回一个 awaitable 对象,不会立刻执行全部逻辑。

  4. 调用 resume()

    • 协程运行到 co_await 挂起。

  5. 再次 resume()

    • 从上次挂起点继续。

关键字作用
co_return返回最终结果并结束协程
co_yield产出一个值并挂起(生成器)
co_await挂起并等待某个操作完成

常见协程返回类型

  • std::generator<T>(C++23 提供)

  • 自定义 task<T>

  • 第三方库:

    • cppcoro(最常用)

    • Boost.Coroutine

 协程常见写法

(1)最简单的生成器(C++23)

#include <coroutine>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generator>std::generator<int> numbers() {for (int i = 0; i < 5; ++i)co_yield i;
}int main() {for (auto v : numbers())std::cout << v << "\n";
}

(2)异步任务(自定义 Task)

#include <coroutine>
#include <iostream>// 1. 定义返回类型 Task
struct Task {// 2. promise_type:编译器需要它来生成协程对象struct promise_type {// 编译器调用:创建协程返回值Task get_return_object() {return Task{std::coroutine_handle<promise_type>::from_promise(*this)};}// 协程开始前是否挂起?std::suspend_never initial_suspend() noexcept { return {}; }// 协程结束后是否挂起?std::suspend_never final_suspend() noexcept { return {}; }// 处理 co_returnvoid return_void() {}void unhandled_exception() {} // 异常处理};std::coroutine_handle<promise_type> handle;Task(std::coroutine_handle<promise_type> h): handle(h) {}~Task() { if(handle) handle.destroy(); }
};// 3. 协程函数:编译器自动用 Task::promise_type 来管理
Task myCoroutine() {std::cout << "Hello\n";co_await std::suspend_always{}; // 挂起协程std::cout << "World\n";
}int main() {auto t = myCoroutine(); // 创建协程,执行到 co_await 挂起std::cout << "Resume...\n";t.handle.resume(); // 恢复协程,继续执行
}

自定义 Task详细解析

为什么要定义 promise_type

  • C++20 协程和普通函数完全不同,编译器在看到协程时不会直接返回值,而是生成一个状态机对象(Frame)

  • 协程的返回类型必须定义一个 嵌套类型 promise_type

  • 编译器规则

    • 当你写:

Task myCoroutine() {co_await something;co_return;
}

编译器会查找 Task::promise_type,并生成代码去:

  1. 创建一个 promise_type 对象。

  2. 调用它的 get_return_object(),把结果作为协程的返回值。

  3. 调用 initial_suspend() / final_suspend() 控制是否立即挂起。

  4. 调用 return_void()return_value() 处理 co_return

所以:

  • promise_type 就是协程的“大脑”,控制协程生命周期。

  • 它必须提供一组固定接口(编译器调用)。

initial_suspend和final_suspend       

  • initial_suspend():协程刚创建时是否挂起?
    • 返回 std::suspend_always挂起,调用者必须手动 resume()

    • 返回 std::suspend_never不挂起,协程立即执行。

  • final_suspend():协程结束后是否挂起?
    • 一般返回 std::suspend_always,让调用者决定何时销毁协程。

  • 为什么要控制挂起?

    • 这关系到执行模型(立即运行 or 手动恢复)。

std::coroutine_handle是干啥的

  • 它是一个 轻量级句柄,指向协程帧(frame)。

  • 协程帧包含:

    • 状态机(状态编号)

    • 局部变量

    • 一个 promise_type 对象(由返回类型的 promise_type 定义)

  • std::coroutine_handle 提供操作协程生命周期的方法

    • 恢复协程(resume()

    • 销毁协程(destroy()

    • 判断是否执行完(done()

本质:它类似一个 void*,但知道协程帧布局,可以安全操作 promise 对象。

重点:协程不是线程,编译器不会自动跑完,你必须显式调用 resume(),所以要有句柄。

为什么模板参数是 promise_type

  • 协程帧里有一个 promise_type 成员。

  • coroutine_handle<promise_type> 是一个类型安全的 handle,可以直接访问 promise 对象:

handle.promise()  // 返回对 promise 对象的引用

 这就是为什么你的 Task 返回类型必须定义 promise_type,编译器才能生成 coroutine_handle<promise_type>

如果不关心 promise,可以用 无模板版本

std::coroutine_handle<> // 泛型 handle,不提供 promise()。

类成员函数 

1. resume()

  • 恢复协程执行。

  • 如果协程在挂起状态,继续执行,直到下一个挂起点或结束。

2. done()

  • 判断协程是否执行完毕(到达 final_suspend() 之后)。done() == true 表示协程执行到 final_suspend()

3. destroy()

  • 销毁协程帧(释放内存),必须在协程完全结束后调用,否则 UB。

4. promise()

  • 返回 promise_type&,可以访问自定义逻辑,比如取值、状态。

举例按流程详细解释

代码流程:

#include <coroutine>
#include <iostream>// 1. 协程返回类型 Task
struct Task {struct promise_type {// 编译器会调用此函数获取协程返回对象Task get_return_object() {std::cout << "[promise_type] get_return_object()\n";return Task{ std::coroutine_handle<promise_type>::from_promise(*this) };}std::suspend_always initial_suspend() noexcept {std::cout << "[promise_type] initial_suspend()\n";return {}; // 创建后立即挂起}std::suspend_always final_suspend() noexcept {std::cout << "[promise_type] final_suspend()\n";return {}; // 协程结束后挂起,等外部销毁}void return_void() { std::cout << "[promise_type] return_void()\n"; }void unhandled_exception() { std::terminate(); }};std::coroutine_handle<promise_type> handle;explicit Task(std::coroutine_handle<promise_type> h): handle(h) {}~Task() {if (handle) {std::cout << "[Task] destroy coroutine\n";handle.destroy(); // 销毁协程 frame}}void resume() {std::cout << "[Task] resume()\n";handle.resume(); // 恢复协程}
};// 2. 协程函数:执行顺序受 suspend 控制
Task myCoroutine() {std::cout << "[Coroutine] Start\n";co_await std::suspend_always{}; // 挂起std::cout << "[Coroutine] After co_await\n";co_return;
}int main() {auto t = myCoroutine();  // 创建协程(不会立刻跑完整个函数)std::cout << "[main] first resume\n";t.resume();              // 执行到 co_await 挂起std::cout << "[main] second resume\n";t.resume();              // 执行到 co_return,final_suspend 挂起
}

输出:

[promise_type] get_return_object()
[promise_type] initial_suspend()
[main] first resume
[Task] resume()
[Coroutine] Start
[Coroutine] After co_await
[promise_type] return_void()
[promise_type] final_suspend()
[main] second resume
[Task] destroy coroutine

执行过程详细解读:

Step 1: 调用 myCoroutine()
  • 编译器看到 co_awaitmyCoroutine 改造成协程,不直接返回 Task,而是:

    1. 编译器硬编码规则

      1. 如果协程返回类型是 R,就去找 R::promise_type

      2. 通过 R::promise_type 生成一个 promise_type 类的对象promise。

    2. 调用 get_return_object() → 返回 Task,并绑定 coroutine_handle

      • std::coroutine_handle<promise_type>::from_promise(*this):把 promise 和 handle 关联。

    3. 调用 initial_suspend() → 返回 suspend_always,协程挂起,不执行函数体。

  • 此时:协程 frame(状态机)在堆上创建,但没开始执行

对象状态

  • Task:持有 coroutine_handle

  • promise_type:存储协程状态。

  • handle:指向协程 frame,能控制 resume()

Step 2: t.resume()
  • 调用 handle.resume()

  • 协程开始执行,打印 [Coroutine] Start

  • 遇到 co_await std::suspend_always{} → 立即挂起。

    • 编译器调用 await_suspend()(内部由 suspend_always 实现)。

  • 控制权返回 main,协程停在 co_await 这一行。

Step 3: 第二次 t.resume()
  • 协程从 co_await 后恢复。

  • 打印 [Coroutine] After co_await

  • 执行 co_return → 编译器调用 promise_type.return_void()

  • 协程执行到尾,进入 final_suspend() → 返回 suspend_always,协程再次挂起,等待销毁。

Step 4: 退出 main()Task 析构
  • 调用 handle.destroy() → 销毁协程 frame 和 promise_type

  • 协程彻底结束

关键点汇总

  • promise_type 是协程的“控制器”,编译器强制要求它有:

    • get_return_object()(返回 Task)

    • initial_suspend() / final_suspend()

    • return_void() / return_value()

  • coroutine_handle 是“遥控器”,用来 resume()destroy()

  • co_await 触发挂起点

  • co_return 结束协程

  • 状态机 + Frame 在堆上管理生命周期

co_yield使用详细解释

编译器在看到 co_yield expr; 时,会将它转换成 promise_type.yield_value(expr) 的调用,并把返回值当作 co_await 的对象。

也就是说:

co_yield value;

等价于:

co_await promise.yield_value(value);

所以:

  • co_yield 会调用 promise_type::yield_value(T value)

  • 这个函数必须返回一个 Awaitable 对象(通常是 std::suspend_alwaysstd::suspend_never)。

  • 编译器会像 co_await 一样调用:

    • await_ready() → 决定是否挂起。

    • await_suspend() → 挂起时的动作。

    • await_resume() → 恢复后取值。

举个完整例子:生成器

#include <coroutine>
#include <iostream>struct Generator {struct promise_type {int current_value;Generator get_return_object() {return Generator{std::coroutine_handle<promise_type>::from_promise(*this)};}std::suspend_always initial_suspend() noexcept { return {}; }std::suspend_always final_suspend() noexcept { return {}; }void return_void() {}void unhandled_exception() { std::terminate(); }// **核心:co_yield 调用这个**std::suspend_always yield_value(int value) noexcept {std::cout << "[promise_type] yield_value(" << value << ")\n";current_value = value;return {}; // 挂起}};std::coroutine_handle<promise_type> handle;explicit Generator(std::coroutine_handle<promise_type> h) : handle(h) {}~Generator() { if (handle) handle.destroy(); }bool move_next() {if (!handle.done()) {handle.resume();}return !handle.done();}int current_value() { return handle.promise().current_value; }
};// 协程函数
Generator numbers() {for (int i = 1; i <= 3; ++i) {co_yield i; // 调用 yield_value(i)}
}int main() {auto gen = numbers();while (gen.move_next()) {std::cout << "[main] got: " << gen.current_value() << "\n";}
}

执行流程

[promise_type] yield_value(1)
[main] got: 1
[promise_type] yield_value(2)
[main] got: 2
[promise_type] yield_value(3)
[main] got: 3

执行到 co_yield 时发生了什么?

  • 编译器调用 promise_type.yield_value(i)

  • 这个函数保存值(current_value = i),返回 std::suspend_always

  • 协程挂起(await_suspend())。

  • 控制权返回 main(),用户取值。

  • 下一次 resume(),协程从 co_yield 之后继续。

http://www.dtcms.com/a/309543.html

相关文章:

  • Python Flask框架Web应用开发完全教程
  • 后台管理系统权限管理:前端实现详解
  • 关于WIKI的一些使用技巧
  • windows系统安装文生图大模型Stable diffusion V3.5 large(完整详细可用教程)
  • 20250801在Ubuntu24.04.2LTS下编译firefly_itx_3588j的Android12时解决boot.img过大的问题
  • 李宏毅深度学习教程 第4-5章 CNN卷积神经网络+RNN循环神经网络
  • 基于SpringBoot+MyBatis+MySQL+VUE实现的经方药食两用服务平台管理系统(附源码+数据库+毕业论文+部署教程+配套软件)
  • 【科普】进程与线程的区别
  • 电商前端Nginx访问日志收集分析实战
  • 机器学习【三】SVM
  • 无人机避让路径规划模块运行方式
  • uniapp无线(WIFI)运行调试APP(真机)
  • C++继承中虚函数调用时机问题及解决方案
  • 无人机模式的切换
  • 服务端之nestJS常用异常类及封装自定义响应模块
  • 无人机上的 “气象侦察兵”:无人机用气象仪
  • 在线教程丨全球首个 MoE 视频生成模型!阿里 Wan2.2 开源,消费级显卡也能跑出电影级 AI 视频
  • linux中HADOOP_HOME和JAVA_HOME删除后依然指向旧目录
  • 从 0 到 1 认识 Spring MVC:核心思想与基本用法(下)
  • Android使用MediaProjectionManager获取游戏画面和投屏
  • Apache RocketMQ 中 Consumer(消费者)的详细说明
  • Git基础命令大全
  • python-异常(笔记)
  • 力扣热题100---------206.反转链表
  • Java 学习笔记:常用类、String 与日期时间处理
  • 对于前端闭包的详细理解
  • 【数据结构与算法】21.合并两个有序链表(LeetCode)
  • Redis内存淘汰机制
  • 32. flex 的子元素可以浮动吗
  • RLHF-V原论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