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洛谷 P11230:[CSP-J 2024 T4] 接龙 ← 图论+动态规划

【题目来源】
https://www.luogu.com.cn/problem/P11230
https://www.acwing.com/problem/content/6044/

【题目描述】
在玩惯了成语接龙之后,小 J 和他的朋友们发明了一个新的接龙规则。
总共有 n 个人参与这个接龙游戏,第 i 个人会获得一个
整数序列 S_i 作为他的词库
一次游戏分为若干轮,每一轮规则如下:
(1)n 个人中的某个人 p 带着他的词库 S_p 进行接龙。若这不是游戏的第一轮,那么这一轮进行
接龙的人不能与上一轮相同,但可以与上上轮或更往前的轮相同。
(2)接龙的人选择一个
长度在 [2,k] 的 S_p 的连续子序列 A 作为这一轮的接龙序列,其中 k 是给定的常数。若这是游戏的第一轮,那么 A 需要以元素 1 开头否则 A 需要以上一轮的接龙序列的最后一个元素开头。– 序列 A 是序列 S 的连续子序列当且仅当可以通过删除 S 的开头和结尾的若干元素(可以不删除)得到 A。
为了强调合作,小 J 给了 n 个参与游戏的人 q 个任务,第 j 个任务需要这 n 个人进行一次游戏,在这次游戏里进行恰好 r_j 轮接龙,且最后一轮的接龙序列的最后一个元素恰好为 c_j
为了保证任务的可行性,小 J 请来你判断这 q 个任务是否可以完成的,即是否存在一个可能的游戏过程满足任务条件。

【输入格式】
本题有多组测试数据。
输入的第一行包含一个正整数 T,表示数据组数。
接下来包含 T 组数据,每组数据的格式如下:
第一行包含三个整数 n,k,q,分别表示参与游戏的人数、接龙序列长度上限以及任务个数。
接下来 n 行:
第 i 行包含 (l_i+1) 个整数 l_i,S_{i,1},S_{i,2},\cdots,S_{i,li},其中第一个整数 l_i 表示序列 S_i 的长度,接下来 l_i 个整数描述序列 S_i
接下来 q 行:
第 j 行包含两个整数 r_j,c_j,描述一个任务。

【输出格式】
对于每个任务:输出一行包含一个整数,若任务可以完成输出 1,否则输出 0。

【输入样例】
1
3 3 7
5 1 2 3 4 1
3 1 2 5
3 5 1 6
1 2
1 4
2 4
3 4
6 6
1 1
7 7

【输出样例】
1
0
1
0
1
0
0

【数据范围】
对于所有测试数据,保证:
1≤T≤5;
1≤n≤10^5,2≤k≤2×10^5,1≤q≤10^5;
1≤l_i≤2×10^5,1≤S_{i,j}≤2×10^5;
1≤r_j≤10^2,1≤c_j≤2×10^5;
\sum l 为单组测试数据内所有 l_i 的和,则 \sum l≤2×10^5。

【算法分析】
本题是一个典型的
图论可达性问题,结合动态规划思想解决特定条件下的路径查询。
如下代码实现了一个基于状态转移的路径查询系统,主要功能是判断特定条件下节点间的可达性。以下是核心解析:
一、数据结构与初始化
‌1.全局变量定义‌
v[N]:存储每个节点的邻接表,v[i] 表示节点 i 的连接序列‌。
st[M][N]:状态矩阵,st[i][j] 记录在第 i 步能否到达节点 j,初始值为 -1‌。
常量 N=2e5+5 和 M=1e2+5 分别限制节点数和最大步数。
‌2.输入处理‌
读取测试用例数 T 后,循环处理每组数据‌。
对每个节点 i,先清空邻接表,再读入其连接序列(如输入 5 1 2 3 4 1 表示节点 i 有 5 个连接点)‌。
二、状态转移逻辑
‌1.初始化状态‌
设置 st[0][1]=0,表示第 0 步时节点 1 可达‌。
‌2.动态填充状态矩阵‌
双重循环遍历步数 i(1 到 100)和节点 j(1 到 n)。
变量 len 控制有效步数衰减:每次迭代 len=max(len-1,0),若 len>0 则标记当前节点可达性‌。
关键条件:若前一步 st[i-1][t] 有效且非当前节点 j,则重置 len=k,实现步数续传‌。
三、查询处理
对每个查询 (x,y),检查 st[x][y] 是否为非 -1 值,若不等于 -1,输出 1(表示任务可以完成)。否则,输出  0(表示任务不能完成)。

【算法代码】

#include <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const int N=2e5+5;
const int M=1e2+5;
vector<int> v[N];
int st[M][N];
int T,n,k,q;int main() {cin>>T;while(T--) {memset(st,-1,sizeof st);scanf("%d%d%d",&n,&k,&q);for(int i=1; i<=n; i++) {v[i].clear();int len;scanf("%d",&len);for(int j=1; j<=len; j++) {int t;scanf("%d",&t);v[i].push_back(t);}}st[0][1]=0;for(int i=1; i<=100; i++) {for(int j=1; j<=n; j++) {int len=0;for(auto t:v[j]) {len=max(len-1,0);if(len) {if(st[i][t]==-1) st[i][t]=j;else if(st[i][t] && st[i][t]!=j) st[i][t]=0;}if(st[i-1][t]!=-1 && st[i-1][t]!=j) len=k;}}}while(q--) {int x,y;scanf("%d%d",&x,&y);if(st[x][y]!=-1) cout<<1<<endl;else cout<<0<<endl;}}return 0;
}/*
in:
1
3 3 7
5 1 2 3 4 1
3 1 2 5
3 5 1 6
1 2
1 4
2 4
3 4
6 6
1 1
7 7out:
1
0
1
0
1
0
0
*/





【参考文献】
https://www.luogu.com.cn/problem/solution/P11230




 

http://www.dtcms.com/a/305991.html

相关文章:

  • mac升级安装python3
  • MongoDB系列教程-第三章:PyMongo操作MongoDB数据库(1)—— 连接、基本CRUD操作
  • 代码随想录day50图论1
  • 代码随想录算法训练营第五十五天|图论part5
  • 【CF】Day115——杂题 (构造 | 区间DP | 思维 + 贪心 | 图论 + 博弈论 | 构造 + 位运算 | 贪心 + 构造 | 计数DP)
  • Python 程序设计讲义(43):组合数据类型——元组类型:元组的常用操作
  • KONG API Gateway中的核心概念
  • List 接口
  • 逻辑回归:从线性回归到分类决策的演化
  • Spark大数据分与实践笔记(第五章 HBase分布式数据库-04)
  • Java学习------Object类
  • Qt 与物联网(IoT)开发
  • (补题)小塔的饭
  • 算法-CodeTop(三)
  • PyTorch生成式人工智能(21)——归一化流模型(Normalizing Flow Model)
  • 【机器学习11】“分类算法“评估矩阵:从对数损失、AUC和ROC、混淆矩阵与分类报告等角度来评估算法
  • 第十九周-文档数据库MongoDB、消息队列和微服务
  • C++代码题部分(1)
  • 双功能预测模型开发:基于预训练模块与迁移学习的天然肽序列与SAFP修饰信息融合
  • 基于uni-app的血糖血压刻度滑动控件
  • uniApp实战六:Echart图表集成
  • uniapp-vue3来实现一个金额千分位展示效果
  • 《CLIP改进工作串讲》论文精读笔记
  • uniapp使用谷歌地图获取位置
  • uniapp实现微信小程序导航功能
  • 从单机到分布式:Redis如何成为架构升级的胜负手
  • 问题1:uniapp在pages样式穿刺没有问题,在components组件中样式穿刺小程序不起效果
  • Oracle迁移PostgreSQL隐式类型转换配置指南
  • FPGA实现CameraLink视频解码转SRIO与DSP交互,FPGA+DSP多核异构图像处理架构,提供2套工程源码和技术支持
  • Windows Server 2019 查询最近7天远程登录源 IP 地址(含 RDP 和网络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