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Python 程序设计讲义(43):组合数据类型——元组类型:元组的常用操作

Python 程序设计讲义(43):组合数据类型——元组类型:元组的常用操作

目录

  • Python 程序设计讲义(43):组合数据类型——元组类型:元组的常用操作
    • 一、统计元组中元素的个数:使用count()函数
    • 二、访问元组的元素:使用索引
    • 三、获取多个元素:使用切片
    • 四、遍历元组:使用for循环
    • 五、求元组中元素的最大值:使用max()函数
    • 六、求元组中元素的最小值:使用min()函数
    • 七、求元组中元素的和:使用sum()函数
    • 八、判断某个元素是否在元组中:使用 in
    • 九、删除元组:使用 del

一、统计元组中元素的个数:使用count()函数

如果需要统计元组中元素的个数,只需要计算出元组的长度即可。可以使用len()函数计算元组的长度。

语法格式如下:

len(t_name)

例如:

l1=["zhang","wang","li","zhao"]
t1=tuple()
t2=tuple(l1)
print(len(t1))
print(len(t2))程序的运行结果为:
0
4

二、访问元组的元素:使用索引

元组中的元素是有序的。因此,访问元组中元素的方法与访问字符串元素、列表元素的方法一样。可以使用索引访问。

语法格式如下:

t_name[index]

例如:

t1=("zhang","wang","li","zhao")
print(t1[1])
print(t1[-2])程序的运行结果为:
wang
li

三、获取多个元素:使用切片

如果需要获取多个元素,可以使用切片。实现方法与列表的切片使用方法相同。

语法格式如下:

t_name[m:n:k]

例如:

t1=("zhang","wang","li","zhao","qian","sun","tang","huang")
print(t1[:])
print(t1[::])
print(t1[::2])
print(t1[1:4])
print(t1[1:6:3])
print(t1[-5:5])程序的运行结果为:
('zhang', 'wang', 'li', 'zhao', 'qian', 'sun', 'tang', 'huang')
('zhang', 'wang', 'li', 'zhao', 'qian', 'sun', 'tang', 'huang')
('zhang', 'li', 'qian', 'tang')
('wang', 'li', 'zhao')
('wang', 'qian')
('zhao', 'qian')

四、遍历元组:使用for循环

使用 for...in语句可以遍历列表,同样也可以遍历元组。

格式如下:

for item in t_name:....

例如:

t1=("zhang","wang","li","zhao","qian","sun","tang","huang")
for item in t1:print(item)程序的运行结果为:
zhang
wang
li
zhao
qian
sun
tang
huang

五、求元组中元素的最大值:使用max()函数

对于元组,用户也可以使用max()函数求元组中元素的最大值。

语法格式如下:

max(t_name)

例如:

t1=("zhang","wang","li","zhao","qian","sun","tang","huang")
print(max(t1))程序的运行结果为:
zhao

六、求元组中元素的最小值:使用min()函数

对于元组,用户也可以使用min()函数求元组中元素的最小值。

语法格式如下:

min(t_name)

例如:

t1=("zhang","wang","li","zhao","qian","sun","tang","huang")
print(min(t1))程序的运行结果为:
huang

七、求元组中元素的和:使用sum()函数

如果一个元组中的所有元素的类型都是数值,可以使用sum()函数求元组中所有元素的和。

语法格式如下:

sum(t_name)

例如:

t1=tuple(range(101))
print(sum(t1))程序的运行结果为:
5050

八、判断某个元素是否在元组中:使用 in

如果需要判断元组中是否包含指定的元素,可以使用 in。如果包含,返回True,如果不包含,返回False

也可以使用not in判断元组中是否没有包含指定的元素。如果不包含,返回True,如果包含,则返回False

语法格式如下:

item in t_name

例如:

t1=("zhang","wang","li","zhao","qian","sun","tang","huang")
print("wei" in t1)
print("zhang" in t1)
print("wei" not in t1)
print("zhang" not in t1)程序的运行结果为:
False
True
True
False

九、删除元组:使用 del

如果不再使用某个元组,可以使用 del 删除该元组。

语法格式如下:

del t_name

例如:

t1=("zhang","wang","li","zhao","qian","sun","tang","huang")
del t1
print(t1)#报错:因为t1被删除程序的运行结果为: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File "C:\Users\wgx58\PycharmProjects\PythonProject\hello.py", line 3, in <module>print(t1)#报错:因为t1被删除^^
NameError: name 't1' is not defined
http://www.dtcms.com/a/305985.html

相关文章:

  • KONG API Gateway中的核心概念
  • List 接口
  • 逻辑回归:从线性回归到分类决策的演化
  • Spark大数据分与实践笔记(第五章 HBase分布式数据库-04)
  • Java学习------Object类
  • Qt 与物联网(IoT)开发
  • (补题)小塔的饭
  • 算法-CodeTop(三)
  • PyTorch生成式人工智能(21)——归一化流模型(Normalizing Flow Model)
  • 【机器学习11】“分类算法“评估矩阵:从对数损失、AUC和ROC、混淆矩阵与分类报告等角度来评估算法
  • 第十九周-文档数据库MongoDB、消息队列和微服务
  • C++代码题部分(1)
  • 双功能预测模型开发:基于预训练模块与迁移学习的天然肽序列与SAFP修饰信息融合
  • 基于uni-app的血糖血压刻度滑动控件
  • uniApp实战六:Echart图表集成
  • uniapp-vue3来实现一个金额千分位展示效果
  • 《CLIP改进工作串讲》论文精读笔记
  • uniapp使用谷歌地图获取位置
  • uniapp实现微信小程序导航功能
  • 从单机到分布式:Redis如何成为架构升级的胜负手
  • 问题1:uniapp在pages样式穿刺没有问题,在components组件中样式穿刺小程序不起效果
  • Oracle迁移PostgreSQL隐式类型转换配置指南
  • FPGA实现CameraLink视频解码转SRIO与DSP交互,FPGA+DSP多核异构图像处理架构,提供2套工程源码和技术支持
  • Windows Server 2019 查询最近7天远程登录源 IP 地址(含 RDP 和网络登录)
  • 【OD机试题解法笔记】符号运算
  • AWS Blockchain Templates:快速部署企业级区块链网络的终极解决方案
  • Keil-C51 与 Keil -ARM 项目工程兼容的方法
  • leetcode热题——搜索二维矩阵Ⅱ
  • Syzkaller实战教程2:运行环境配置+实例运行
  • 多模通信·数据采集:AORO P9000U三防平板带来定制化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