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四、计算机组成原理——第6章:总线

目录

6.1总线概述

6.1.1总线基本概念

1.总线的定义

2.总线设备

3.总线特性

6.1.2总线的分类

1.按功能层次分类

2.按时序控制方式分类

3.按数据传输方式分类

6.1.3系统总线的结构

1.单总线结构

2.双总线结构

3.三总线结构

6.1.4常见的总线标准

6.1.5总线的性能指标

6.2总线事务和定时

6.2.1总线事务

6.2.2总线定时

1.同步定时方式

2.异步定时方式

3.半同步定时方式

4.分离式定时方式

6.3本章小结



6.1总线概述

早期计算机的各部件之间是通过单独的连线互连的,这种方式称为分散连接。但是,随着I/O设备的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多,为了更好地解决I/O设备和主机之间连接的灵活性,计算机的结构从分散连接发展为总线连接。为了进一步简化设计,又提出了各类总线标准。

6.1.1总线基本概念

1.总线的定义

总线是一组能为多个部件分时和共享的公共信息传送线路。分时和共享是总线的两个特点。分时是指同一时刻只允许有一个部件向总线发送信息,若系统中有多个部件,则它们只能分时地向总线发送信息。共享是指总线上可以挂接多个部件,各个部件之间互相交换的信息都可通过这组线路分时共享,多个部件可同时从总线上接收相同的信息。

2.总线设备

总线上所连接的设备,按其对总线有无控制功能可分为主设备和从设备两种。

主设备:指发出总线请求且获得总线控制权的设备。

从设备:指被主设备访问的设备,它只能响应从主设备发来的各种总线命令。

3.总线特性

总线特性是指机械特性(尺寸、形状)、电气特性(传输方向和有效的电平范围)、功能特性(每根传输线的功能)和时间特性(信号和时序的关系)。


6.1.2总线的分类

1.按功能层次分类

1)片内总线。芯片内部的总线,用于CPU芯片内部各寄存器之间及寄存器与ALU的连接。

2)系统总线。计算机系统内各功能部件(CPU、主存、I/O接口)之间相互连接的总线。按系统总线传输信息内容的不同,又可分为3类: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

①数据总线用来在各部件之间传输数据、指令和中断类型号等,它是双向传输总线,数据总线的位数反映一次能传送的数据的位数。

②地址总线用来指出数据总线上源数据或目的数据所在的主存单元或I/O端口的地址,它是单向传输总线,地址总线的位数反映最大的寻址空间。

③控制总线用来传输各种命令、反馈和定时信号,典型的控制信号包括时钟、复位、总线请求/允许、中断请求/回答、存储器读/写、I/O读、I/O写、传输确认等。

(注意区分数据通路和数据总线:各个功能部件通过数据总线连接形成的数据传输路径称为数据通路。数据通路表示的是数据流经的路径,而数据总线是数据传输的媒介。)

3)I/O总线。主要用于连接中低速的I/O设备,通过I/O接口与系统总线相连接,目的是将低速设备与高速总线分离,以提升总线的系统性能,常见的有USB、PCI总线。

4)通信总线。计算机系统之间或计算机系统与其他系统(如远程通信设备、测试设备)之间传送信息的总线,通信总线也称外部总线。

2.按时序控制方式分类

1)同步总线。总线上连接的部件或设备通过统一的时钟进行同步,在规定的时钟节拍内进行规定的总线操作,来完成部件或设备之间的信息传输。

2)异步总线。总线上连接的部件或设备没有统一的时钟,而以信号握手的方式来协调各部件或设备之间的信息传输,总线操作时序不是固定的。

3.按数据传输方式分类

1)串行总线。只有一条双向传输或两条单向传输的数据线,数据按比特位串行顺序传输,其效率低于并行总线。串行传输对数据线的要求不太高,因此适合长距离通信。

2)并行总线。有多条双向传输的数据线,可以实现多比特位的同时传输,其效率比串行总线更高。缺点是各条数据线的传输特点可能存在一些差异,比如有的信息位可能延迟,并且数据线之间相互干扰还会造成传输错误,因

http://www.dtcms.com/a/302166.html

相关文章:

  • Polkadot 的 Web3 哲学:从乔布斯到 Gavin Wood 的数字自由传承
  • 记一次IDEA启动微服务卡住导致内存溢出问题
  • 期货Level2五档委托簿0.25秒高频分钟与日级历史行情数据解析
  • 如何让Word支持Markdown?
  • C#/.NET/.NET Core技术前沿周刊 | 第 48 期(2025年7.21-7.27)
  • 【Linux】Ubuntu上安装.NET 9运行时与ASP.NET Core项目部署入门
  • k8s 1.30 通过helm部署ingress-controller-4.12.1
  • Java面试宝典:MySQL8新特性
  • Caddy服务器指南
  • 架构实战——互联网架构模板(“开发层”和“服务层”技术)
  • 【服务器知识】nginx配置ipv6支持
  • 低代码可视化AR远程协助、巡检、装配、质检新平台-元境智搭平台
  • Odoo:免费开源的需求驱动物料需求计划(DDMRP)解决方案
  • 低轨星座通信路径规划仿真:基于Dijkstra算法的星间链路优化实现
  • Day 24:元组与os模块
  • NAS远程访问新解法:OMV与cpolar的技术协同价值
  • Maven中的bom和父依赖
  • 从0到500账号管理:亚矩阵云手机多开组队与虚拟定位实战指南
  • 从0开始学习R语言--Day60--EM插补法
  • C++11(上)(右值引用、移动构造)
  • 低速信号设计之 SMBUS 篇
  • Ubuntu服务器上JSP运行缓慢怎么办?全面排查与优化方案
  • Jenkins + SonarQube 从原理到实战一:基于 K8s 部署与使用(含中文插件与 Python 扫描)
  • 企业级日志分析系统ELK
  • R语言常用扩展包
  • 绳子切割 图论
  • Nestjs框架: 多租户与多数据库的架构设计与实现
  • 【LeetCode】算法详解#10 ---搜索二维矩阵II
  • React 项目中使用 Redux 实现公共状态共享
  • 从 WAIC 2025 的火爆,看 AI 时代视频“入口层”的技术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