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C语言网络编程基础】DNS 协议与请求详解

在互联网中,我们通常通过域名(如 www.example.com)访问网站,而不是记住复杂的 IP 地址。这种“域名到 IP 地址”的转换过程,正是通过 DNS(Domain Name System,域名系统)来完成的。本文将带你了解 DNS 的工作原理、协议格式与查询流程。

一、什么是 DNS?

DNS 是互联网的电话簿。

  • 用户输入网址(域名)时,DNS 将其转换为 IP 地址,例如:www.baidu.com14.215.177.39

  • 它是一个分布式、层级结构的命名系统,负责解析所有公共域名。

二、DNS 的工作流程(查询过程)

DNS 查询通常经历以下几个步骤:

  1. 浏览器缓存查询:先检查本地是否缓存了该域名的解析结果。

  2. 操作系统缓存查询:如果浏览器没有,再询问操作系统是否缓存。

  3. 本地域名服务器查询(递归):若仍无结果,则将请求发给配置的本地 DNS 服务器(通常是运营商提供)。

  4. 根域名服务器:本地 DNS 若无法直接回答,会向根服务器请求。

  5. 顶级域名服务器(TLD):根服务器指向如 .com、.cn 等 TLD 服务器。

  6. 权威域名服务器:最终由目标网站的权威 DNS 服务器返回 IP。

  7. 返回结果并缓存:查询完成后,结果会在本地缓存一段时间(TTL)。

三、DNS 报文结构(简略)

DNS 协议基于 UDP 协议(端口号 53),报文结构如下:

  • Header(12 字节):请求标识、标志位、问题数、回答数等

  • Question:客户端请求的域名及查询类型(如 A 记录)

  • Answer:应答部分,返回的 IP 地址等信息

  • Authority/Additional:DNS 服务器的附加信息和授权信息

四、常见 DNS 查询类型

查询类型含义
A查询 IPv4 地址
AAAA查询 IPv6 地址
CNAME查询别名记录
MX邮件服务器记录
NS域名服务器记录

五、DNS 的重要特性

  • 缓存机制:减少重复查询,提高性能

  • 容错性强:分布式架构,服务器故障不影响全局

  • 支持负载均衡:多个 IP 对应一个域名(如 CDNs)

  • 安全性问题:需注意 DNS 欺骗、防劫持,可采用 DNSSEC 提升安全性

六、总结

DNS 是互联网的基础设施之一,支撑着网站访问、邮件传输等各类服务。理解 DNS 协议和请求过程,不仅有助于调试网络问题,也是学习网络编程、安全防护等高级技能的第一步。

https://github.com/0voice

http://www.dtcms.com/a/301850.html

相关文章:

  • Context Engineering Notes
  • 持续优化Cypress自动化测试
  • FunctionCall 如何使用以及如何训练
  • 从MySQL的information_schema系统数据库中获取表的元数据信息
  • Dify 1.7.0 新特性解析:工作流革新与多模态能力突破
  • 基于springboot的在线购票系统/在线售票系统
  • WSL切换网络模式
  • 【通识】正则表达式
  • 一些免费的线上学习网站
  • 《前端缓存系统构建:浏览器与Service Worker的自动清理与命中率优化策略》
  • 影刀RPA_初级课程_玩转影刀自动化_网页操作自动化
  • Frontiers in Psychology投稿LaTeX(三)
  • Frontiers in Psychology投稿流程(二)
  • BUG记录——Request接传Json数据中文乱码
  • 2025年7月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最新消息
  • ABP VNext + Mapster:高性能对象映射
  • C语言——关于指针(逐渐清晰版)
  • MyBatis-Plus 多数据源配置指南
  • Android Framework知识点
  • 单链表的冒泡排序实现:从原理到代码详解
  • Linux指令(2):
  • 《频率之光》
  • 【测试报告】​​云枢馈赠系统(Java+Selenium+Jmeter自动化测试)
  • WebStack-Hugo | 一个静态响应式导航主题
  • 回归预测 | MATLAB实现BiTCN双向时间卷积神经网络多输入单输出回归预测
  • 船舶模型预测控制路径跟踪仿真研究
  • JAVA进阶--MySQL
  • 学习游戏制作记录(改进投掷剑的行为)7.27
  • 分类预测 | MATLAB基于四种先进的优化策略改进蜣螂优化算法(IDBO)的SVM多分类预测
  • 内网后渗透攻击过程(实验环境)--4、权限维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