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混沌系统的图像加密学习日志——论文学习3
前言
本篇为今天看的一篇论文中的其中一个算法,从这篇算法,我初步了解了多图像加密的一个加密方法(还不是很理解哈希值的计算),后续还会阅读多图像加密类的论文,目前为止,灰度图像加密、彩色图像加密、多图像加密是目前为止我阅读过的论文内容。如有想知道具体是哪篇论文的,可私信我~
正文
一、基于时滞交叉耦合映像格子的多图像加密算法
二、概念
1.时滞
时滞(Time Delay) 通常指加密或解密过程中因特定机制(如动态调整、反馈循环、随机序列生成等)引入的时间延迟现象,其核心作用是增强加密系统的安全性和抗攻击能力。
2.耦合
耦合(Coupling) 指通过特定机制将两个或多个独立的系统、参数、操作过程或数据模块关联起来,使它们之间产生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动态关系,从而增强加密系统的复杂性、随机性和抗攻击能力
3.映像格子
映像格子(Image Lattice 或 Mapping Lattice) 是一种用于描述图像像素空间分布与加密操作关联的结构化模型,其核心是将图像像素视为网格中的 “格子单元”,通过定义格子间的映射关系(如位置变换、值的关联)实现加密。
映像格子的核心含义:图像本质上是由像素按行列排列形成的二维网格(如M×N
分辨率的图像可看作M
行N
列的格子),每个格子对应一个像素(包含灰度值或 RGB 色彩信息)。“映像” 强调的是对这些格子的映射操作—— 即通过数学变换(如置换、替换、关联计算等)改变格子的位置、值,或格子间的关联关系,从而隐藏原始图像的信息。
4.晶格
晶格在图像加密中的核心内涵:晶格的概念源于数学中的 “格论”(Lattice Theory),在图像加密中被具象化为一种结构化的加密载体:
从几何角度看,晶格可理解为图像像素在多维空间(如二维、三维)中的规则排列框架(例如,将图像的每个像素视为晶格中的一个 “格点”,像素的坐标对应格点在晶格中的位置);
从代数角度看,晶格可通过一组基向量生成,其格点满足特定的线性组合关系,这种代数特性被用于设计密钥生成、像素变换等加密环节。
还会持续更新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