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P-J系列【2023】P9750 [CSP-J 2023] 一元二次方程题解
题目背景
众所周知,对一元二次方程 ax2+bx+c=0(a=0),可以用以下方式求实数解:
- 计算 Δ=b2−4ac,则:
- 若 Δ<0,则该一元二次方程无实数解。
- 否则 Δ≥0,此时该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实数解 x1,2=2a−b±Δ。
例如:
- x2+x+1=0 无实数解,因为 Δ=12−4×1×1=−3<0。
- x2−2x+1=0 有两相等实数解 x1,2=1。
- x2−3x+2=0 有两互异实数解 x1=1,x2=2。
在题面描述中 a 和 b 的最大公因数使用 gcd(a,b) 表示。例如 12 和 18 的最大公因数是 6,即 gcd(12,18)=6。
题目描述
现在给定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的系数 a,b,c,其中 a,b,c 均为整数且 a=0。你需要判断一元二次方程 ax2+bx+c=0 是否有实数解,并按要求的格式输出。
在本题中输出有理数 v 时须遵循以下规则:
由有理数的定义,存在唯一的两个整数 p 和 q,满足 q>0,gcd(p,q)=1 且 v=qp。
若 q=1,则输出
{p}
,否则输出{p}/{q}
,其中{n}
代表整数 n 的值;例如:
- 当 v=−0.5 时,p 和 q 的值分别为 −1 和 2,则应输出
-1/2
; - 当 v=0 时,p 和 q 的值分别为 0 和 1,则应输出
0
。
- 当 v=−0.5 时,p 和 q 的值分别为 −1 和 2,则应输出
对于方程的求解,分两种情况讨论:
若 Δ=b2−4ac<0,则表明方程无实数解,此时你应当输出
NO
;否则 Δ≥0,此时方程有两解(可能相等),记其中较大者为 x,则:
若 x 为有理数,则按有理数的格式输出 x。
否则根据上文公式,x 可以被唯一表示为 x=q1+q2r 的形式,其中:
- q1,q2 为有理数,且 q2>0;
- r 为正整数且 r>1,且不存在正整数 d>1 使 d2∣r(即 r 不应是 d2 的倍数);
此时:
- 若 q1=0,则按有理数的格式输出 q1,并再输出一个加号
+
; - 否则跳过这一步输出;
随后:
- 若 q2=1,则输出
sqrt({r})
; - 否则若 q2 为整数,则输出
{q2}*sqrt({r})
; - 否则若 q3=q21 为整数,则输出
sqrt({r})/{q3}
; - 否则可以证明存在唯一整数 c,d 满足 c,d>1,gcd(c,d)=1 且 q2=dc,此时输出
{c}*sqrt({r})/{d}
;
上述表示中
{n}
代表整数{n}
的值,详见样例。如果方程有实数解,则按要求的格式输出两个实数解中的较大者。否则若方程没有实数解,则输出
NO
。
输入格式
输入的第一行包含两个正整数 T,M,分别表示方程数和系数的绝对值上限。
接下来 T 行,每行包含三个整数 a,b,c。
输出格式
输出 T 行,每行包含一个字符串,表示对应询问的答案,格式如题面所述。
每行输出的字符串中间不应包含任何空格。
输入输出样例
输入 #1复制
9 1000 1 -1 0 -1 -1 -1 1 -2 1 1 5 4 4 4 1 1 0 -432 1 -3 1 2 -4 1 1 7 1
输出 #1复制
1 NO 1 -1 -1/2 12*sqrt(3) 3/2+sqrt(5)/2 1+sqrt(2)/2 -7/2+3*sqrt(5)/2
说明/提示
【样例 #2】
见附件中的 uqe/uqe2.in
与 uqe/uqe2.ans
。
【数据范围】
对于所有数据有:1≤T≤5000,1≤M≤103,∣a∣,∣b∣,∣c∣≤M,a=0。
测试点编号 | M≤ | 特殊性质 A | 特殊性质 B | 特殊性质 C |
---|---|---|---|---|
1 | 1 | 是 | 是 | 是 |
2 | 20 | 否 | 否 | 否 |
3 | 103 | 是 | 否 | 是 |
4 | 103 | 是 | 否 | 否 |
5 | 103 | 否 | 是 | 是 |
6 | 103 | 否 | 是 | 否 |
7,8 | 103 | 否 | 否 | 是 |
9,10 | 103 | 否 | 否 | 否 |
其中:
- 特殊性质 A:保证 b=0;
- 特殊性质 B:保证 c=0;
- 特殊性质 C:如果方程有解,那么方程的两个解都是整数。
题目概述
一元二次方程是初中数学的核心内容,也是CSP-J竞赛中的常见题型。题目要求我们编写程序解标准形式的一元二次方程ax²+bx+c=0,并按照特定格式输出结果。本题考察了对数学公式的理解和编程实现能力。
数学原理回顾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由判别式Δ=b²-4ac决定:
- 当Δ>0时,方程有两个不同的实数根
- 当Δ=0时,方程有一个实数重根
- 当Δ<0时,方程无实数解
求根公式为:x = [-b±√(Δ)]/(2a)
解法一:直接计算法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cmath>
#include <iomanip>
using namespace std;void solve(int a, int b, int c) {int delta = b*b - 4*a*c;if(delta < 0) {cout << "NO\n";return;}double sqrt_delta = sqrt(delta);double x1 = (-b + sqrt_delta) / (2.0*a);double x2 = (-b - sqrt_delta) / (2.0*a);if(delta == 0) {cout << fixed << setprecision(2) << x1 << "\n";} else {if(x1 < x2) swap(x1, x2);cout << fixed << setprecision(2) << x2 << " " << x1 << "\n";}
}int main() {int T, a, b, c;cin >> T;while(T--) {cin >> a >> b >> c;solve(a, b, c);}return 0;
}
解法二:优化计算法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cmath>
#include <iomanip>
using namespace std;void solve(int a, int b, int c) {int delta = b*b - 4*a*c;if(delta < 0) {cout << "NO\n";return;}double root = -b/(2.0*a);if(delta == 0) {cout << fixed << setprecision(2) << root << "\n";} else {double offset = sqrt(delta)/(2.0*a);cout << fixed << setprecision(2) << root-offset << " " << root+offset << "\n";}
}int main() {int T, a, b, c;cin >> T;while(T--) {cin >> a >> b >> c;solve(a, b, c);}return 0;
}
优化法先计算中间值减少重复运算,提高精度和效率。
算法分析
- 精度处理:使用double类型和setprecision保证输出精度
- 特殊情况处理:当a=0时题目保证不会出现,否则需要额外判断
- 时间复杂度:两种方法都是O(1)每测试用例,整体O(T)
- 空间复杂度:O(1),仅使用固定数量的变量
边界情况测试
测试时应考虑以下边界情况:
- 判别式刚好为0的情况
- 大系数导致计算溢出的情况(题目保证不会)
- 根为整数和分数混合的情况
- 两个根非常接近的情况
代码优化技巧
- 使用中间变量减少重复计算
- 提前计算公共部分(-b/2a)
- 使用swap保证输出顺序
- 使用fixed和setprecision控制输出格式
数学知识扩展
- 韦达定理:x1+x2=-b/a,x1x2=c/a
- 配方法:ax²+bx+c=a(x+b/2a)²+(4ac-b²)/4a
- 图像性质:抛物线顶点坐标为(-b/2a, (4ac-b²)/4a)
常见错误分析
- 忘记处理负判别式情况
- 输出顺序不符合题目要求
- 整数除法导致精度丢失
- 没有使用足够精度的数据类型
实际应用
一元二次方程在以下领域有广泛应用:
- 物理中的抛体运动计算
- 工程中的最优解问题
- 经济学中的成本收益分析
- 计算机图形学中的曲线交点计算
总结
两种解法各有优势:直接计算法直观易懂,适合初学者理解;优化计算法效率更高,适合对性能有要求的场景。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编程实现不仅能提升算法能力,也能加深对数学原理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