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论文略读: Howto Merge Your Multimodal Models Over Time?

CVPR 2024

  • 论文关注时间维度上的模型融合(Temporal Model Merging)
    • 也即模型不是一次性进行融合的,而是一个一个融合进来的

  • 论文提出了一个统一框架 TIME(Temporal Integration of Model Expertise),从三个关键维度系统刻画时间维度模型融合的设计空间

TIME 框架三大设计维度:

  1. 初始化阶段(Initialization Phase)
    随着专家模型持续诞生,选择每轮训练的初始化权重成为关键问题。

  2. 部署阶段(Deployment Phase)
    在每个任务完成后,必须部署一个最终模型。在时间维度的融合设置中,部署过程需兼顾

    1. 历史专家模型的融合;

    2. 任务特定新知识的引入;

    3. 过去知识的保留与新知识的集成之间的平衡。

  3. 融合技术(Model Merging Techniques)
    以往研究已提出多种同时融合方法,包括:

    1. 简单的权重平均与插值【24, 63, 68, 76】;

    2. 更复杂的候选选择与重加权策略【11, 42, 43, 89, 95】。

    3. 若要在时间维度上应用这些方法,需深入理解它们在候选模型数量变化(kt)数据分布漂移条件下的表现。

  • 论文利用多模态连续预训练基准 FoMo-in-Flux开展实验,该基准包含 63 个任务数据集,具备良好的时间顺序属性,适合在现实计算约束下研究时间模型融合
    • 得出如下关键见解:
      • [A] 时间因素至关重要
        标准的“离线”模型融合技术无法很好地适应时间融合设定
      • [B] 融合技术复杂度影响有限
        在时间融合中,使用复杂融合策略相比简单加权平均,提升有限,尤其在任务序列较长时
      • [C] 初始化与部署策略是核心关键
        如何在每个任务前后选择与组合已有模型权重,比具体使用何种融合算法更关键
      • [D] 时间融合具备良好可扩展性
        更大的模型或更充足的计算资源将更充分释放时间融合的优势。在一定条件下,时间融合甚至优于一次性多任务联合训练模型
http://www.dtcms.com/a/294950.html

相关文章:

  • IGM弧焊机器人气体节约
  • SwiftUI 实战:构建一个复杂的图书首页长页面
  • 本地部署 Stable Diffusion:零基础搭建 AI文生图模型
  • Linux中scp命令传输文件到服务器报错
  • 直播软件搭建与原生直播系统开发全解析
  • 【2025目标检测】最新论文
  • VulhubDVWA靶场环境搭建及使用
  • 【Mysql】 Mysql zip解压版 Win11 安装备忘
  • Neo4j 框架 初步简单使用(基础增删改查)
  • OMS监考系统V2版本无法启动问题解决办法
  • [每日随题15] 前缀和 - 拓扑排序 - 树状数组
  • 海信IP501H-IP502h_GK6323处理器-原机安卓9专用-TTL线刷烧录可救砖
  • 【Java学习|黑马笔记|Day21】IO流|缓冲流,转换流,序列化流,反序列化流,打印流,解压缩流,常用工具包相关用法及练习
  • C++面试7——继承与多态
  • Xorg占用显卡内存问题和编译opencv GPU版本
  • InnoDB的redo log和 undo log
  • 智能小e-集成配置
  • Nestjs框架: 基于Prisma的多租户功能集成和优化
  • 使用抓取 API 可靠高效地提取亚马逊 (Amazon)数据
  • CCD工业相机系统设计——基于FPGA设计
  • SQL执行顺序
  • LLM 隐藏层特征增强技术
  • 同步型降压转换器的“同步”是什么意思?
  • Vite 7.0 引入的几个重要新 API 详解
  • 三极管与场效应管的对比
  • Python脚本服务器迁移至K8S集群部署
  • k8s中的configmap存储
  • JavaWeb-Servlet
  • 内外网互传文件 安全、可控、便捷的跨网数据交换
  • 服务器版本信息泄露-iis返回包暴露服务器版本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