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docker的镜像与推送

 docker build

# 1. 基本构建命令(使用当前目录的 Dockerfile)
docker build .# 2. 指定 Dockerfile 路径和构建上下文
docker build -f /path/to/Dockerfile /path/to/build/context# 3. 为镜像设置名称和标签
docker build -t my-image:latest .# 4. 设置构建参数(ARG 变量)
docker build --build-arg APP_VERSION=1.0.0 -t my-app .# 5. 使用特定目标阶段(多阶段构建)
docker build --target builder-stage -t my-builder .# 6. 不缓存构建过程(强制重新执行所有步骤)
docker build --no-cache -t fresh-image .# 7. 移除中间容器(构建成功后自动删除)
docker build --rm=true -t clean-image .# 8. 设置内存限制和 CPU 配额
docker build --memory=1g --cpus=2.0 -t resource-limited .# 9. 使用特定平台构建(跨平台构建)
docker build --platform linux/arm64 -t arm-image .# 10. 高级用法:构建时传递 SSH 密钥
docker build --ssh default -t ssh-image .# 11. 压缩构建上下文(减少传输大小)
docker build --compress -t compressed-build .# 12. 设置超时时间(防止卡死)
docker build --timeout=30m -t safe-build .# 13. 组合使用示例:完整构建命令
docker build \-t my-registry/app:v2 \          # 镜像名称和标签-f dockerfiles/prod.Dockerfile \ # 指定 Dockerfile--build-arg NODE_ENV=production \ # 构建参数--target runtime-stage \         # 多阶段目标--no-cache \                     # 禁用缓存--platform linux/amd64 \         # 目标平台--memory=2g \                    # 内存限制.                                # 构建上下文
参数说明
-t / --tag设置镜像名称和标签(格式:name:tag,可多次使用)
-f / --file指定 Dockerfile 路径(默认:PATH/Dockerfile
--build-arg传递构建参数(覆盖 Dockerfile 中的 ARG
--target多阶段构建时指定目标阶段
--no-cache禁用构建缓存(从头开始构建)
--rm构建成功后删除中间容器(默认:true
--platform设置目标平台(如 linux/amd64linux/arm64
--compress使用 gzip 压缩构建上下文
--ssh允许构建时访问 SSH 代理(安全访问私有仓库)
--memory设置构建容器的内存限制
--cpus设置 CPU 配额(如 1.5 表示 1.5 个 CPU 核心)
--timeout设置构建超时时间(单位:s/m/h
.构建上下文路径(决定 COPY/ADD 的文件范围)

docker push

# 1. 基本推送命令(推送到 Docker Hub)
docker push username/image-name:tag# 2. 推送到私有仓库(需先登录)
docker push registry.example.com:5000/my-app:v1.0# 3. 推送多个标签(需分别执行)
docker push username/image-name:latest
docker push username/image-name:v1.2# 4. 使用不同格式的镜像标识
docker push my-image-id  # 使用镜像ID推送(不推荐)
docker push my-image@sha256:abc123...  # 使用摘要推送# 5. 强制推送(覆盖已有镜像)
docker push --force username/image-name:latest# 6. 禁用内容信任(开发环境使用)
docker push --disable-content-trust my-private-reg/image# 7. 组合使用示例
docker tag local-image:dev username/prod-image:v2.1  # 先打标签
docker push username/prod-image:v2.1                # 再推送# 8. 推送多平台镜像(需用 buildx 构建)
docker buildx build --platform linux/amd64,linux/arm64 -t username/multi-arch-image:latest --push .
参数说明
--disable-content-trust跳过镜像签名验证(默认开启)
--quiet / -q静默模式(只输出错误信息)
--force / -f强制覆盖远程同名镜像(谨慎使用)
--all-tags / -a注意:docker push 不支持此参数

 docker login

# 登录默认 Docker Hub 仓库(交互式输入认证信息)
docker login
# 注释:
#   执行后需手动输入用户名、密码
#   登录凭证默认保存在 `~/.docker/config.json`# 指定用户名登录 Docker Hub(密码手动输入)
docker login -u your_username
# 注释:
#   -u 指定用户名
#   执行后会提示输入密码(避免密码出现在命令历史)# 完整认证登录私有仓库
docker login -u user -p passwd registry.example.com:5000
# 注释:
#   -p 直接提供密码(注意安全隐患)
#   registry.example.com:5000 指定私有仓库地址
#   适合自动化脚本(但需确保密码安全)# 从文件读取密码登录(避免密码暴露)
cat ~/password.txt | docker login -u user --password-stdin registry.example.com
# 注释:
#   --password-stdin 从标准输入读取密码
#   cat 命令将密码文件内容通过管道传递
#   避免密码被记录在历史命令或日志中# 登录第三方公共仓库
docker login -u token_username -p access_token ghcr.io
# 注释:
#   ghcr.io GitHub Container Registry
#   access_token 通常为平台生成的访问令牌
#   适用于 GitHub/GitLab 等容器服务# 退出当前仓库登录
docker logout registry.example.com
# 注释:
#   删除本地存储的指定仓库凭证
#   不指定仓库则默认清除 Docker Hub 登录状态

 docker logout

# 登出默认 Docker Hub 仓库
docker logout
# 注释:清除当前用户登录 Docker Hub 的凭证 (~/.docker/config.json)# 登出私有仓库(指定仓库地址)
docker logout registry.example.com:5000
# 注释:
#   清除指定私有仓库的登录凭证
#   格式:仓库域名/IP + 端口号(非默认端口必须指定)# 登出 GitHub Container Registry
docker logout ghcr.io
# 注释:
#   清除 GitHub 容器仓库的凭证
#   适用于第三方容器仓库(GitLab 对应 gitlab.example.com)# 登出所有仓库(需手动实现)
# 注释:Docker 没有直接清除所有凭证的命令,需手动删除配置文件
rm ~/.docker/config.json
# 警告:此操作将删除所有容器仓库的登录凭证!

http://www.dtcms.com/a/294061.html

相关文章:

  • 域名解析(DNS 解析)
  • Typora 2025 最新版 1.10.8 激活版
  • 「源力觉醒 创作者计划」深度讲解大模型之在百花齐放的大模型时代看百度文心大模型4.5的能力与未来
  • 为什么设置 git commit签名是公钥而不是私钥?
  • Flutter学习笔记(四)---基础Widget
  • 大厂总结常用分析问题方法之CMMI-IDEAL模型
  • 【unitrix】 6.13 类型级整数的按位取反(Not)操作实现(not.rs)
  • C++(面向对象封装、继承、多态)
  • 0018-基于单片机颜色识别系统设计
  • 数据结构系列之二叉搜索树
  • 单片机-----基础知识整合
  • 【图论,拓扑排序】P1347 排序
  • Rocky9部署Zabbix7(小白的“升级打怪”成长之路)
  • MySQL用户管理(15)
  • AI安全“面壁计划”:我们如何对抗算法时代的“智子”封锁?
  • 漏洞生命周期管理:从发现到防护的全流程方案
  • Linux权限机制:设计哲学、实现原理与安全实践
  • 如何加固Endpoint Central服务器的安全?(下)
  • adb: CreateProcessW failed: 系统找不到指定的文件
  • RAG项目实战:LangChain 0.3集成 Milvus 2.5向量数据库,构建大模型智能应用
  • uniapp+vue3小程序点击保存图片、保存二维码
  • 盘古信息PCB解决方案:重构PCB制造基因,开启智造新纪元
  • 半导体 CIM(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 三大论坛联动,2025合成生物学盛会助力生物制造高质量发展
  • 设备仿真合集 | 工业制造数字孪生协同管控
  • Docker详解及实战
  • 【轨物洞见】光伏逆变器数据:分布式电站价值回归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
  • mac测试ollama llamaindex
  • Log4j CVE-2021-44228 漏洞复现详细教程
  • fastdds:默认qos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