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ZE官方文档基础知识解读第五期 —— 插件
插件 —— 当然就是我们懒人用来偷懒的即插即用的工具啦~
一,插件使用
COZE上插件的使用很简单,看起来很多,但实际上也不少~
主要是有两种方式:
1,是带着明确诉求,我们直接关键词搜索,搜到就是赚到!
2,查看各个分类,慢慢浏览寻找我们需要的插件
以树图插件为例:可以直接看到插件基本信息以及相关的工具
直达地址:插件
3,我们可以在自己Agent编排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业务逻辑,直接选择所需要的插件。(在此也可以直接添加我们自己创建的和一些预置的工作流)
同时在现有插件无法满足,想要去开发自己的插件的情况下,可以直接点击‘+’里面的创建插件,跳转插件开发。(在资源库工具里面,可以直接使用自己已经完成开发的各类插件)
二,插件介绍
插件实际是一个工具的集合,或者说API接口调用工具的集合,里面包含有一个或多个工具的API。
说白了,“扣子” 这东西能让你自己攒个 “工具箱”(就是插件)。
这个工具箱里可以放好几个 “小工具”,但有个小规矩:这些小工具得是 “一家子”—— 来自同一个网址(域名),就像你买一套厨具,锅碗瓢盆都印着同一个牌子似的。
而每个小工具呢,其实就是一个单独的 “功能接口”(API)。比如你让 AI 查天气,它点一下 “查现在天气” 的工具,就是在调用这个接口;点一下 “查未来 7 天天气” 的工具,就是调用另一个接口。
举个例子更直观:
有个查天气的 “服务站”【插件】(API Service),里面有两个接口:
👉 查现在天气:http://api.weather.com/current
👉 查未来天气:http://api.weather.com/forecast
那你建插件时,就可以把这俩接口当成两个小工具,塞进同一个 “天气工具箱”(插件)里。
是不是突然就懂了?其实 AI 里的这些词,拆开了都跟咱们生活里的事儿差不多~ 零基础也能轻松 get,对不对?😉
这里附上流程图,直接看插件的结构:
有兴趣想要进行自定义插件制作的,可以参考文档:插件制作
如果有想要【如何自定义创建插件】的实际教程,流程分享的,欢迎点个关注,收藏一下,在评论区留言想了解的部分,后续可能会出相关的实操分享哦~
三,题外分享
xAI 发布了Grok 4 模型的两个版本,分别是 Grok 4 和 Grok 4 Heavy。
你光看名字可能会以为 Grok 4 Heavy 是加了参数的 plus 版,no,Grok 4 是单体模型, Heavy 是多智能体协作版。
大模型的魔鬼榜单—— Humanity’s Last Exam(HLE),也被称为大模型的终极闭卷,包含 2500 道高难度题目,覆盖超过 100 个学科,从数学、化学、语言学到人文社科,能把任何一个博士搞破防的那种。
Grop 4 和 Grok 4 Heavy 拿下了这个榜单的第一和第二,Grok 4 Heavy 得分 44.4%,几乎是第二名 Gemini 2.5 Pro 的 2 倍。2024 年底,多数模型在 HLE 还不到 10 %,OpenAI o3 做到 20 % 已被称为“巨跃”,Grok 4 这相当于直接跳过一整代。
嘿嘿嘿,这真是令人激动的一项突破,后续多Agent协同推理的场景,必然能进一步提升基模的整体性能表现,从而通过function工具调用的方式,适配解决我们生活中更多、更难的任务!~
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原内容源:https://mp.weixin.qq.com/s/a4LuyibL8gVCYVzJF9vh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