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主要管理哪些主数据范围
制造业作为实体经济的核心支柱,其业务特点显著区别于其他行业,主要体现在在几个方面。首先第一个,制造业以物质产品的标准化生产为核心,一般都是通过自动化设备和流水线实现大规模、高效率制造(如汽车零部件批量生产)。这一特点要求企业前期投入大量资本购置设备、建设厂房,形成典型的资本密集型模式。相比之下,服务业(如教育、旅游)更依赖个性化服务和非标准化流程,无需重资产投入。
一、设备主数据
所以自动化设备可以作为主数据项,包含的信息有基本信息、位置信息、组织机构信息、结构信息、技术参数信息等相关信息。一般会记录该设备的现场数据校对、用户在日常使用中对数据问题的发现及警示,来保障设备管理系统所用的功能位置、设备、备品备件清单、维修任务清单、测量点各类文档资料等数据收集的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并通过将各类设备管理系统进行集成,在建立和修改各类设备主数据的同时,触发这些系统中各类设备主数据的同步更新,确保各系统中各类设备主数据的一致性,从而保证业务处理和分析结果的正确性。
二、物料主数据
其次制造业相较于其他行业,供应链管理相对复杂,涉及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物流配送等多个环节。并且要零部件或者产成品要求较高的质量标准。所以物料主数据也是制造业主数据管理的关键。
物料按用途分成物资类物料、产品类物料(成品、中间产品和废次品)和服务类物料。当然物料的使用场景是非常多的,涉及到的相关信息也比较多,所以我们会将同一类物料业务的相关参数划分到不同的视图(界面)中,如物料基本视图、采购视图、销售视图、生产视图和财务视图,物料基本视图中的信息包括物料编码、物料名称及规格型号、基本计量单位。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物料都要进行严格标准化主数据管理,像我们的办公用品、其他零星物料可以简化其流程,降低管理成本。
针对于产品类的物料,我们的建议一般把PLM作为主数据的源头进行管理,其他物资类的物料,可以在ERP系统进行管理。
最后我们针对物料的计量单位,是要重点关注,且要保持统一口径的。因为一旦物料单位发生变更,那么历史数据实际上是非常难调整的。
三、BOM主数据
有了物料主数据,我们还需要进一步衍生,管理对应的物料清单,也就是我们所说的BOM主数据。BOM主数据涉及到的部门同样非常广泛,包括设计部门、生产部门、营销部门、质检部门等等。所以我们可以概况一下主要分为两种BOM类型,一种是物料类BOM,其中,设计部门可以对BOM精确描述产品零件与零件之间的设计关系。制造部门将BOM用于生产,与设计BOM一脉相承,结合工艺过程对设计BOM进行调适。
四、工艺路线主数据
工艺路线之所以非常重要,是因为工艺路线涉及到数据非常广,需要整合产品设计(如BOM变更)、物料规格(如替代材料属性)、工艺路线(如工序顺序调整)、设备参数(如加工精度更新)等多维度数据。
五、基本主数据
之所以其他主数据我都纳入到基本主数据,是因为这些主数据项,并没有太多行业的特点,无论是哪个行业,对于这些主数据项,都是要纳入管理的。其中就包括了供应商/客户主数据,财务主数据(包括法人信息,会计科目、利润中心等等),人员主数据(包括组织架构,人员信息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