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微软押注“代理式AI网络”:一场重塑软件开发与工作方式的技术革命

在 2025 年 Build 开发者大会上,微软正式发布了其面向“开放代理式网络(Open Agentic Web)”的宏大战略,推出超过 50 项 AI 相关技术更新,涵盖 GitHub、Azure、Windows 和 Microsoft 365 全线产品。这一系列更新的核心目标,是推动 AI 从工具转变为“代理”——即可以自主决策、执行任务、并彼此协作的智能系统。

那么,这场变革到底意味着什么?我们将从几个关键维度,带你通俗易懂地理解微软正在构建的“AI 代理世界”。


一、“代理”是什么?不是助手,是“智能同事”

我们熟悉的 ChatGPT、Copilot 等目前的 AI 工具,主要是“助手”——你问,它答;你命令,它执行。但微软口中的“AI 代理”远不止于此。

AI 代理是主动的,它们可以:

  • 自主发起任务,而不是被动等待输入;

  • 根据情境和记忆做出决策;

  • 与其他 AI 协作完成复杂工作流;

  • 像一个“智能同事”一样参与项目和业务流程。

举个例子
你是一个产品经理。过去你得手动写文档、安排会议、请工程师写代码。现在,有了代理,你只需说:“我要开发一个天气提醒App”,AI 代理就能自动拆解需求、安排开发顺序、分配任务给其他专门的代理(如编程代理、测试代理),最终交付可运行的原型。你真正只需要监督、确认方向。


二、GitHub Copilot 升级:从“自动补全”到“自动开发者”

GitHub Copilot 正在从一个“代码提示工具”,升级为真正意义上的“AI 编程代理”。

✅ 新版本能力包括:

  • 自动重构代码,提升可读性与性能;

  • 自动补测,增强测试覆盖率;

  • 主动发现和修复代码缺陷;

  • 能协作完成特定功能模块的开发。

简单说:Copilot 不再只是提示几行代码,它可以根据需求文档帮你写一个完整的登录模块,并修复潜在的安全漏洞——你几乎不用自己写任何代码。

而且,微软还宣布将 Copilot Chat 的代码开源,鼓励社区一起打造下一代 AI 开发体验。


三、多代理系统:让AI像团队一样分工协作

在企业级场景中,一个代理难以胜任所有任务,因此微软推出了支持“多代理协作”的平台——Azure AI Foundry。

想象一下
一个电商企业想处理退款流程:

  • 代理 A 识别客户投诉;

  • 代理 B 查找订单与物流信息;

  • 代理 C 分析是否符合退款政策;

  • 代理 D 处理退款并通知财务和客户。

这些代理分工明确,各自负责一段流程,就像一支小型的自动化团队一样工作。

Azure 还支持新的开放协议(如 Agent2Agent 和 MCP),让这些代理可以跨系统协作,像标准化的 API 那样连接不同平台。


四、本地AI与隐私保护:不仅跑在云端,也能离线运行

虽然云 AI 强大,但微软也在大力推动“本地 AI”能力,尤其是在 Windows 设备上运行 AI 模型。

通过 Windows AI FoundryFoundry Local,开发者可以:

  • 将模型优化后部署到用户本地设备;

  • 利用 ONNX Runtime 实现高效运行;

  • 避免频繁联网,保护隐私、减少带宽消耗。

例如,你的笔记本可以离线运行一个个人助手代理,帮你整理文件、分类照片,甚至根据你的一天安排自动生成待办清单——无需连接互联网。


五、安全与身份治理:防止“代理泛滥”

随着 AI 代理数量激增,企业面临“代理泛滥”(Agent Sprawl)风险:太多未登记、不受控的代理可能造成信息泄露与安全隐患。

微软提出了新方案:

  • Microsoft Entra Agent ID:每个代理都会被分配一个身份,统一注册管理;

  • Purview 安全集成:检测 AI 处理的敏感数据,确保合规;

  • 生命周期管理与可观测性:让 IT 能轻松追踪每个代理的创建、更新和操作记录。

这相当于给每个 AI 代理配上“身份证”和“监管摄像头”。


六、AI 赋能科研:200小时完成10年科研任务

在最惊艳的演示中,微软展示了其 Discovery 平台 如何在短短 200 小时内完成本需十年研发的任务:筛选出适合数据中心使用的环保冷却液。

这一过程涉及:

  • 分析 36 万种化学候选物;

  • 生成、比较实验数据;

  • 与科研机构联动验证成果。

这标志着 AI 正从“提效工具”走向“科研助手”乃至“创新引擎”。


七、开放标准:打通不同平台的代理生态

微软强调“开放互联”的理念,推动 Model Context Protocol(MCP)标准,确保不同公司、平台的 AI 代理能互相通信。

类似于当年的 HTML 标准,让网页能跨浏览器运行,现在的 MCP 能让 AI 代理跨平台协作。

他们还提出了一个新的构想:NLWeb,就像 HTML 是网页的骨架,NLWeb 将是面向 AI 的“自然语言接口标准”,未来网页不仅是给人看,更是给 AI 理解和对话用的。


总结:从云到端,从助手到智能体,微软要重新定义“软件”的含义

这次 Build 大会,微软释放出一个清晰的信号:

未来的“软件”不再是死板的程序,而是灵活的智能体,是能听懂你、理解你并主动行动的数字搭档。

就像云计算改变了服务器的定义,AI 代理将改变软件、平台和“工作”本身的定义。企业能否抓住这波浪潮,不再取决于是否“用AI”,而是能否构建“自己的代理生态”。


如果你觉得这个趋势值得关注,欢迎分享、收藏或留言讨论:你希望第一个为你工作的 AI 代理是什么?

相关文章:

  • 仓颉开发语言入门教程:常见UI组件介绍和一些问题踩坑
  • Vue 3.0 中 Teleport 详解
  • 基于 ESP32 与 AWS 全托管服务的 IoT 架构:MQTT + WebSocket 实现设备-云-APP 高效互联
  • 打破建筑与制造数据壁垒:Revit 到 STP 格式转换全攻略(含插件应用 + 迪威模型实战)
  • AI 商业化部署中,ollama 和 vllm 的选型对比
  • 用浏览器的--kiosk模式实现网页打开后自动全屏
  • 基于pycharm,python,flask,tensorflow,keras,orm,mysql,在线深度学习sql语句检测系统
  • 通过COM获取正在运行的Excel实例并关闭 c#实现
  • C# Task 与 SynchronizationContext
  • 房贷利率计算前端小程序
  • 剧本杀小程序:指尖上的沉浸式推理宇宙
  • FreeRTOS全攻略:从入门到精通
  • Python异步编程详解
  • ElasticSearch性能优化
  • 自回归图像编辑 EditAR: Unified Conditional Generation with Autoregressive Models
  • 深度学习框架显存泄漏诊断手册(基于PyTorch的Memory Snapshot对比分析方法)
  • 告别延迟!Ethernetip转modbustcp网关在熔炼车间监控的极速时代
  • 【Tools】neovim操作指南
  • [ARM][汇编] 02.ARM 汇编常用简单指令
  • es疑惑解读
  • 这个东西每道菜里都有,却可能让你得一身病,做好这些能避免
  • 电子凭证会计数据标准推广至全国
  • 墨西哥海军帆船纽约撞桥事故已致2人死亡19人受伤
  • 国内规模最大女子赛艇官方赛事在沪启航,中外41支队伍逐浪
  • 全国游泳冠军赛:孙杨、潘展乐同进400自决赛,今晚将正面对决
  • 首次公布!我国空间站内发现微生物新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