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始人IP的重塑与破局|创客匠人热点评述
一、通用人工智能(AGI)竞赛中的创始人 IP 重塑
1. Sam Altman 的战略转向与国会博弈
在 2025 年 5 月 8 日的美国国会听证会上,OpenAI 创始人 Sam Altman 提出 “AI 工厂” 概念,强调需在美国本土构建 “芯片 - 数据中心 - 模型训练” 的全链条基础设施。这一战略调整不仅是对中美技术竞争的直接回应(他明确提到中国团队 DeepSeek 的开源模型已威胁到 ChatGPT 的市场地位),更是创始人 IP 从 “技术极客” 向 “国家战略操盘手” 的进化。
Altman 的国会证词呈现出三重 IP 维度:
- 技术预言家:他宣称 “未来十年属于智能与能源”,将 AI 发展上升到国家竞争力层面;
- 制度游说者:呼吁简化 AI 工厂审批流程,要求监管 “给行业生长空间”;
- 伦理守护者:提出 “赢下扩散而非阻止扩散” 的治理哲学,试图将 OpenAI 塑造为全球 AI 伦理的制定者。
这种多重身份的叠加,使 Altman 的个人 IP 成为连接技术创新、资本扩张与政策制定的关键节点。正如他在听证会上强调的:“AI 不是产品,而是系统重构”,其个人影响力已超越企业边界,成为全球 AI 治理规则的隐形设计师。
2. Demis Hassabis 的 AGI 倒计时与风险预警
Google DeepMind 创始人 Demis Hassabis 在 2025 年 4 月的公开演讲中,将 AGI 的预期实现时间锁定在 “5-10 年”,并警告 “社会尚未准备好”。这种紧迫感与其 2024 年因 AI 驱动蛋白质发现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光环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出技术突破与伦理焦虑的双重 IP 形象。
Hassabis 的战略布局更具系统性:
- 技术锚定:推动 Gemini 2 模型突破物理竞赛级推理能力,同时开发 “类脑智能” 算法解决能耗瓶颈;
- 治理倡议:主张建立 “AGI 版 CERN” 和国际监督机构,试图将 DeepMind 的技术优势转化为规则制定权;
- 风险对冲:通过《AGI 安全白皮书》提出 “红队测试 + 访问控制” 的双层防护体系,塑造负责任的技术领袖形象。
这种 “激进创新 + 审慎治理” 的组合,使 Hassabis 的 IP 成为平衡技术野心与社会信任的标杆。正如他在达沃斯论坛上所言:“我们需要的不是更聪明的模型,而是更聪明的监管框架”,其个人影响力正在重塑全球 AI 治理的话语体系。
二、生物医药领域的创始人 IP 进化
1. 诺和诺德 CEO 周赋德的战略定力
在 2025 年 5 月 6 日的挪威央行年会上,诺和诺德 CEO 周赋德(Lars Fruergaard Jørgensen)系统阐述了 “使命驱动型创新” 的底层逻辑。面对 GLP-1 类药物市场竞争加剧、股价腰斩的困境,他通过三大 IP 策略稳固企业护城河:
- 技术叙事重构:将司美格鲁肽的新适应症(慢性肾病)与 “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 战略绑定,强调 “从治疗到预防” 的范式转变;
- 组织文化输出:公开内部决策过程(如肥胖症适应症申报的反复论证),塑造 “科学严谨” 的企业形象;
- 政策协同布局:与欧盟、日本监管机构合作推动 Omvoh(米吉珠单抗)的全球审批,将个人 IP 转化为跨国政策影响力。
这种战略定力的背后,是周赋德将个人价值观(“专注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深度嵌入企业 DNA 的结果。正如他在演讲中强调的:“成功来自于有选择地建立核心能力”,其 IP 已成为医药行业 “长期主义” 的代名词。
2. 神州细胞谢良志的国产替代路径
作为国产生物药领军者,神州细胞创始人谢良志在 2025 年北京经开区 “新药智造” 大会上,提出 “差异化创新 + 全链条技术自主” 的双轮驱动战略。其 IP 塑造呈现出鲜明的技术民族主义特征:
- 技术突破叙事:聚焦 14 价宫颈癌疫苗、四价新冠疫苗等 “全球首个” 产品,强调 “国产技术从跟跑到领跑”;
- 政策响应能力:将企业研发方向与国家 “生物医药强国” 战略精准对接,获取政策红利与舆论支持;
- 社会责任绑定:通过 “低价惠民 + 产能全球领先” 的组合策略,塑造 “技术报国” 的企业家形象。
这种将个人理想与国家战略深度绑定的 IP 策略,使谢良志成为国产替代运动的精神图腾。正如他在访谈中所言:“复制别人的技术只能永远跟在后面”,其 IP 价值已超越商业范畴,成为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崛起的象征符号。
三、数据安全与社会责任的 IP 博弈
1. 刘强东的骑手权益革命
京东创始人刘强东在 2025 年 4 月发起的 “外卖骑手权益保障计划”,本质上是一场通过 IP 重塑平台经济伦理的实验。其策略包含三重 IP 维度:
- 底层叙事重构:将 “算法优化” 与 “劳动者尊严” 绑定,提出 “技术不应成为压榨工具” 的价值观;
- 制度创新示范:为全职骑手全额承担五险一金,直接挑战行业 “轻资产 + 低社保” 的潜规则;
- 政治经济学博弈:通过 “超时免单 + 配偶就业支持” 等政策,将企业战略与国家新就业形态保障政策形成共振。
这种将商业利益与社会价值统一的 IP 策略,使刘强东从 “零售巨头” 转型为 “劳动者权益倡导者”。正如他在骑手聚餐中强调的:“我们赚钱的时间可以更长,但要让商业拥有温度”,其 IP 价值正在重新定义平台经济的伦理边界。
2. 阿里云的合规转型与 IP 升级
面对 2025 年《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的实施,阿里云通过技术合规化与 IP 形象升级应对监管挑战。其策略包含两大核心:
- 技术合规产品化:推出 “边缘安全加速(ESA)” 系统,将数据加密、访问控制等合规要求融入产品设计,塑造 “安全可信” 的技术服务商形象;
- 政策响应机制:与各地政府合作建立 “数据安全联合实验室”,将企业技术能力转化为行业标准制定权。
这种将合规压力转化为商业机会的 IP 策略,使阿里云从 “技术供应商” 转型为 “数据安全解决方案提供者”。正如其在 ESA 发布会上强调的:“安全不是成本,而是竞争力”,其 IP 价值正在重塑云计算行业的竞争维度。
四、金融科技领域的创始人 IP 突围
1. Airwallex 创始人 Jack Zhang 的全球化野心
作为全球金融科技独角兽 Airwallex 的创始人,Jack Zhang 在 2025 年 4 月提出 “打造金融界的 AWS” 的战略目标。其 IP 塑造呈现出鲜明的全球化特征:
- 技术范式创新:通过云端原生的全球支付网络,打破传统银行 SWIFT 系统的垄断,强调 “实时到账 + 透明费率” 的用户价值;
- 资本叙事重构:以 “跨境支付基础设施” 为核心,吸引红杉、腾讯等顶级资本连续加注,塑造 “金融革命者” 形象;
- 政策协同布局:在 60 多个国家获取金融牌照,将企业扩张与 “一带一路” 等国家战略形成共振。
这种将技术创新与资本扩张深度绑定的 IP 策略,使 Jack Zhang 成为全球金融科技领域的 “规则破坏者”。正如其在接受 36 氪采访时所言:“传统银行用 20 世纪的方法解决 21 世纪的问题”,其 IP 价值正在重新定义全球金融基础设施的未来。
2. 1confirmation 创始人的空投预言与 IP 造势
美国金融科技机构 1confirmation 创始人在 2025 年 1 月宣称,其投资项目将为美国用户带来超 50 亿美元空投。这种极具争议的 IP 策略包含双重目的:
- 市场预期管理:通过 “财富神话” 吸引用户关注,提升机构品牌曝光度;
- 政策试探效应:以 “普惠金融” 为叙事包装,试图影响监管机构对加密货币空投的态度。
尽管这一预言尚未实现,但其创始人通过社交媒体持续造势,已成功将个人 IP 塑造为 “金融创新预言家”。正如其在公开演讲中强调的:“空投不是投机,而是金融民主化的起点”,这种 IP 策略正在挑战传统金融监管的边界。
结语:创始人 IP 的终极战场
在 2025 年的商业战场上,创始人 IP 已成为连接技术突破、政策博弈与社会价值的核心枢纽。从 Sam Altman 的国会博弈到刘强东的骑手权益革命,从周赋德的战略定力到 Jack Zhang 的全球化野心,这些创始人的个人 IP 正在定义行业规则、重构社会共识。未来的商业竞争,本质上是创始人 IP 对人类文明演进路径的争夺 —— 谁能将个人理想升华为社会共识,谁就能在这场史诗级博弈中赢得最终胜利。而那些仅仅追逐流量数据、忽视合规与伦理的增长神话,终将在创始人 IP 的聚光灯下显露出原形。
我是创客匠人老蒋,如果你对打造创始人IP有心得或者困扰,欢迎与我探讨交流,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