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计数排序-详解

1. 计数排序概述(问题与思想)

  • 问题:计数排序是用于对整数序列进行排序,前提是所有待排序的记录都属于区间 [0, k]。算法通过计算每个元素 x 小于 x 的记录数,直接将 x 放到正确的位置。

  • 步骤

    1. 步骤 1:计算值为 i 的记录的个数(1 ≤ i ≤ k),并将其存储在数组 num[i] 中。

    2. 步骤 2:计算小于或等于 i 的记录数(1 ≤ i ≤ k),并将该信息存储在另一个数组 num[i] 中。

    3. 步骤 3:逆序读取数组 A[n],并根据 num[i] 数组中的信息,将元素放到新数组 B 的正确位置。

  • 示例序列
    输入数组 A[n] = {2, 1, 5, 2, 4, 3, 0, 5, 3, 2},且 k = 5。算法通过计算每个元素出现的次数,并将它们放置到新数组 B 的正确位置。

2. 为什么逆序读取数组 A[n]

  • 解释:之所以要逆序读取数组,是因为我们需要根据每个元素小于或等于它的元素个数来确定该元素在数组 B 中的位置。而这一过程不能就地进行,需要使用额外的数组(例如 num[i])来存储计数值,从而帮助正确地将元素放到 B 中。

    逆序读取确保了当一个元素多次出现时,最后一个出现的元素会被优先放置到前面,这保持了排序的稳定性(即相同值的元素会保持它们原来的相对顺序)。

3. 计数排序算法

算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 输入:待排序数组 A[n] 和元素的取值区间最大值 k

  • 输出:排序后的数组 B[n]

  • 步骤

    1. 计算数组 A[n] 中每个元素的出现次数,并将结果存储在 num[i] 中。

    2. 计算小于或等于 i 的元素个数,并将其存储在 num[i] 中。

    3. 逆序读取数组 A[n],根据 num[i] 中的值将元素放入数组 B 中。

    4. 输出排序后的数组 B[n]

该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 O(n + k),其中 n 是数组 A[n] 的元素个数,k 是元素的最大值。

简而言之,计数排序非常适合用于对整数数据进行排序,尤其是当数据的范围 [0, k] 相对较小而元素数量 n 较大的情况。但当数据范围非常大时,计数排序则不适用。

下面是实现计数排序的完整代码:

计数排序代码(Python实现)

def counting_sort(A):# Step 1: 找到数组中的最大值 k,定义 num 数组大小为 k+1k = max(A)num = [0] * (k + 1)  # 记录每个元素出现的次数B = [0] * len(A)  # 存储排序后的结果# Step 2: 统计每个元素出现的次数for i in range(len(A)):num[A[i]] += 1# Step 3: 计算每个元素小于等于它的个数for i in range(1, len(num)):num[i] += num[i - 1]# Step 4: 逆序读取数组 A,根据 num 数组中的信息,将元素放入 B 中for i in range(len(A) - 1, -1, -1):B[num[A[i]] - 1] = A[i]num[A[i]] -= 1return B# 示例
A = [2, 1, 5, 2, 4, 3, 0, 5, 3, 2]
print("原数组:", A)
sorted_A = counting_sort(A)
print("排序后的数组:", sorted_A)

代码解释:

  1. 输入数组 A:我们要排序的数组,A[n] = {2, 1, 5, 2, 4, 3, 0, 5, 3, 2}

  2. k 的计算:首先,我们计算数组 A 中的最大值 k,用于确定计数数组 num 的大小。因为计数排序是基于元素的大小范围来处理的。

  3. num 数组:用于存储每个元素的出现次数。num[i] 存储的是元素 i 在数组 A 中出现的次数。

  4. num[i] 数组的累加:我们通过累加计算每个元素小于或等于它的个数。这样,num[i] 就表示了数组中小于或等于 i 的元素个数。

  5. 逆序填充数组 B:在排序过程中,我们从数组 A 的末尾开始读取,按照 num 数组的计数信息,逐一将元素放入新的数组 B 中。

  6. 返回排序后的数组 B

输出示例:

原数组: [2, 1, 5, 2, 4, 3, 0, 5, 3, 2]
排序后的数组: [0, 1, 2, 2, 2, 3, 3, 4, 5, 5]

总结:

  • 计数排序的核心思想是:首先统计每个元素的出现次数,然后计算每个元素小于或等于它的元素个数,最后通过反向填充的方式将元素放到正确的位置。

  • 时间复杂度O(n + k),其中 n 是数组的长度,k 是数组元素的最大值。

  • 空间复杂度O(k),需要额外的数组来存储计数信息。

相关文章:

  • 机器学习第一讲:机器学习本质:让机器通过数据自动寻找规律
  • jquery+ajax+SpringBoot实现前后端分离技术
  • Java游戏服务器开发流水账(2)开发中Maven的管理
  • React 实现 JWT 登录验证的最小可运行示例
  • Oracle EBS FORM快捷键与触发器的关系与使用
  • 永久免费的小工具,内嵌微软接口
  • 二叉搜索树的插入操作(递归遍历)
  • C语言 指针(9)
  • 动态SQL与静态SQL
  • 10.王道_HTTP
  • 【AI论文】FlexiAct:在异构场景中实现灵活的动作控制
  • Spring Boot 实现验证码生成与校验:从零开始构建安全登录系统
  • 并发与并行的关系
  • 如何防止域名DNS被劫持?
  • 【Go】优化文件下载处理:从多级复制到零拷贝流式处理
  • 极狐GitLab 容器镜像仓库功能介绍
  • 电池分压电阻检测不准的原因
  • AI日报 · 2025年5月08日|Stripe发布全球首个支付AI基础模型
  • 山东136号文实施方案与竞价细则
  • Ubuntu18.04 设置开机服务自启
  • 吉林市马拉松5月18日开赛,奖牌、参赛服公布
  •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教学名师系列访谈|董雅华:让学生感知马克思主义理论存在于社会生活中
  • 98年服装“厂二代”:关税压力下,我仍相信中国供应链|湃客Talk
  • 正荣地产:前4个月销售14.96亿元,控股股东已获委任联合清盘人
  • 越秀地产前4个月销售额约411.2亿元,达年度销售目标的34.1%
  •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谈民营经济促进法:以法治的稳定性增强发展的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