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N 回源:原理、作用与工作流程
CDN 回源:原理、作用与工作流程
CDN回源是内容分发网络(CDN)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以下是对它的详细解释:
定义
CDN回源是指当CDN节点上没有用户请求的内容,或者内容已过期、失效时,CDN节点会向源服务器发送请求,获取相应的内容,然后将其缓存到本地节点,并返回给用户的过程。
工作原理
- 用户请求:用户向CDN网络发起对特定内容的请求,例如访问一个网页、加载一张图片或获取一个脚本文件。
- 节点查找:CDN系统根据用户的地理位置和负载均衡策略,将请求路由到距离用户最近的CDN节点。
- 内容检查:CDN节点首先检查本地缓存中是否存在用户请求的内容。如果存在且内容有效(未过期、未损坏等),则直接将内容返回给用户,这被称为“命中缓存”。
- 回源请求:如果CDN节点本地缓存中没有用户请求的内容,或者内容已过期或无效,就会向源服务器发送请求,以获取最新的内容。这个从CDN节点到源服务器获取内容的过程就是“回源”。
- 内容缓存与响应:源服务器将用户请求的内容发送给CDN节点,CDN节点收到内容后,会将其缓存到本地,并同时将内容返回给用户。这样,下次再有用户请求相同内容时,CDN节点就可以直接从本地缓存中提供服务,而无需再次回源。
作用
- 保证内容可用性:无论用户请求的内容在CDN网络中的分布情况如何,通过回源机制,CDN总能从源服务器获取到最新、准确的内容,确保用户能够正常访问所需资源。
- 提高缓存命中率:回源过程中,CDN节点将获取到的内容缓存到本地,增加了本地缓存的内容量,从而提高了后续用户请求的缓存命中率,减少了回源次数,提高了内容分发效率。
- 减轻源服务器压力:虽然回源会增加源服务器的负担,但CDN通过合理的缓存策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源服务器的请求频率,将大量的用户请求分散到各个CDN节点处理,从而减轻源服务器的整体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