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蔽力 | 在复杂世界中从内耗到成长的转变之道
注:本文为“屏蔽力”相关文章合辑。
略作重排,未全整理。
世上的事再复杂,不外乎这三种
原创 小鹿 读者 2022 年 12 月 02 日 18 : 27 甘肃
文 / 小鹿
在这世上,每天都有大事小事、琐事烦事。我们总为世事奔波忙碌,劳心劳力。但其实,这世上的事再繁杂,也不外乎这三种:自己的事,别人的事,老天的事 。看清这些,我们的生活就会顺遂很多。
01 自己的事,用心做
知乎上曾有个热门提问:“有什么方法能让人快速成长?”有个高赞回答说:“专心做好自己的事,不随意敷衍。”
人生在世,我们的时间和精力都非常有限。在有限的时间里,多把自己的事放在心上,专注精进自己,才是一个人最大的智慧。
我们公司曾来过一个实习生,在财务部门工作。每次公司通知要交材料时,他总是拖拖拉拉,过了时间节点,要再三催促,才手忙脚乱地发过去。填报表时,因为找不到往期数据,他就随便编一个填了上去,结果因为数据不对,得出的结论全是错的,导致所有人又重新干了一遍。因为他隔三岔五出纰漏,有好心的同事主动教他,可他却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最后,所有人都因为他敷衍的工作风格而苦不堪言,实习期没结束,他就被辞退了。
很多时候,对待工作的态度,决定了我们能走多远。你对待工作敷衍了事,收获的就是生活的刁难;你对待工作尽心竭力,得到的就是意外的馈赠。用心做好分内之事,才是一个成年人最基本的生存之道。
谢英是海底捞的一名大堂经理。她在初入公司时,既不年轻,也没学历,形象也很一般。但公司组织提高学历时,她抓住机会,积极报名。客人多的时候,她还会主动在店里巡视,发现杯子摆在客人面前要经过很多道手,容易变脏。于是,她和店长沟通,减少了杯子的接触人数。渐渐地,她的付出得到了店长的赏识,一步步被升为大堂经理。
古罗马有一句名言:“任凭怎样脆弱的人,只要把全部的精力倾注在唯一的目的上,必能使之有所成就。”人与人的差距,就是在日复一日的用心中拉开的。有些人得过且过,每天守着一亩三分地,生怕多做事让自己吃亏;有的人主动积极,眼里总能看见问题,用心耕耘,给自己赋能。而机会,大多青睐后一种人。努力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才能和想要的生活不期而遇 。
02 别人的事,不干涉
《月亮与六便士》里有这么一句话:“如果你年纪再大点,肯定会懂得,不该多管闲事。如果你把头稍稍向左转,就会看到,那边有一扇门。再见!”诚然,生活中最忌讳的,就是过于干涉别人的事。不多管别人的私事,是成年人应有的自觉,也是对他人最大的尊重 。
知乎上有一位博主,分享了自己妈妈“热心肠”的经历。老邻居家的女儿高考出成绩后,妈妈打电话催博主回去帮忙填志愿,说人家两口子没什么文化,对填志愿一窍不通。女孩本来计划在兰州上大学,毕业后好方便留在父母身边。后来听了博主的建议,选择了杭州一所更好的大学。虽然这个选择当时看来很令人欣慰,但几年后,女孩读完研究生直接留在了杭州工作,一年也回不了几次家。逢年过节,博主回家时总能听到女孩的父母抱怨他们的女儿离得远,工作忙无法回家。博主听了,心里也十分不是滋味。
《偷影子的人》中有一句话说:“你不能干涉别人的人生,就算是为了对方好。”不多管闲事,既是高情商的表现,也是一种修养 。汝之蜜糖,彼之砒霜 。你认为的好,在他人眼里,或许并非如此;你认为的坏,在他人看来,或许正合他意。人生漫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随意去干涉他人,不仅会给他人带来痛苦,也会给自己惹来麻烦。不随意侵入他人的世界,才是对别人真正的好,也是对自己最大的仁慈。
03 老天的事,少操心
《浮生六记》里说:“人生碌碌,竞短论长,却不道荣枯有数,得失难量。”树木枯荣,阴晴圆缺,均是老天的事,我们无法掌控,也不能去改变。面对无法改变之事,选择看开,才是最高级的智慧。
曾听过这样一则故事。有一位医生,医术十分高明,每年来找他看病的人络绎不绝。但令人悲伤的是,在事业的巅峰期,他不幸被确诊了咽喉癌,还被告知生命只剩下不到 1 年的时间了。在刚听到这个消息时,他感到十分震惊,心里充满了害怕、不甘和愤怒。经过几天的深思后,他渐渐明白了,这是不可改变的事情。于是,他决定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在剩下为数不多的时间里,他要用心过好每一天,以欣赏的眼光去看这个世界,用爱心去温暖周围的人。他变得谦卑、包容,也更加懂得了珍惜。无论是身边的朋友、家人,还是陌生人,他都能微笑面对。转眼间,时间一年一年地流逝,距离确诊已经有 6 年了,他还平安地活着。他不知道自己还能活多久,但这已经不是他关心的问题了。
一位哲人说:“我希望拥有三种智慧,一是努力做好自己能够改变的事,二是坦然接受自己不能改变的事,不会为了不能改变的事而苦恼,三是拥有辨别这两件事情的智慧。” 人生漫长,我们所遇之事,有些在情理之中,有些是意料之外,还有些是无法改变的。可以改变的事,就竭尽全力去改变,不给自己留遗憾;无法改变的事,就安之若素去接受,减少内心的焦灼。强大内心,看淡看开,才能更好地成全自己 。
04 常言道:“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人的烦恼常常来自于忘了自己的事,爱管别人的事,担心老天的事。人生苦短,我们无法去掌控全局,唯有顾好当下。自己的事,用心做,做自己的贵人;别人的事,不干涉,当一个局外人;老天的事,少操心,做个乐天的人。往后余生,愿你学会少管闲事,专注自己,不断精进,活出精彩滚烫的人生。
一个人越来越厉害的标志:修炼屏蔽力
原创 富书 作者 :阿呆(富书作者),来源:富书生活馆(ID:shgfrc)
那些厉害的人,早就修炼了降噪功能,他们只专注于自己正在做的事,不被外界带偏。
生活中,常有以下情形:想静下心来做一件事,却因嘈杂的环境久久不能进入状态;想鼓起勇气追逐梦想,却因他人的质疑犹豫不决停滞不前;想提升自己摆脱困境,却因内在的焦虑来回撕扯持续躺平……每每此时,想必内心总会充满矛盾和痛苦。但拥有屏蔽能力的人,却不会有这样的困扰。诗人爱默生说过:“屏蔽力是一切伟大聪明的源泉。一个人,如果善于屏蔽,就会有幸福;如果不善于屏蔽,就会有痛苦。”真正厉害的人,都有顶级的“屏蔽力”。
01 屏蔽嘈杂环境:专注当下
居里夫人小时候酷爱读书。有一次,姐姐和同学们在旁边唱歌跳舞,尽情玩耍,居里夫人却一直在安静看书。顽皮的孩子们想要“戏弄”一下她,就悄悄在她身后搭起几把椅子,只要她一动,椅子就会掉下来。她们静静地等待着椅子轰然倒塌,可直到她读完一本书,椅子仍一动未动。不论外界环境多么吵闹,居里夫人都能丝毫不受影响,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享受专注带来的美好。《居里夫人传》里也曾提到:只要她读进去书,就感觉不到周围事情的发生。正是因为能够屏蔽外界的干扰,居里夫人才能保持长久的专注,几年如一日在实验室里提取镭,最终成为伟大的科学家。
2020 年,一组卤菜板下认真听课的照片走红。周围是喧闹的集市,案板上面是时不时地切菜声,下面是认真听课学习的 7 岁女孩柯恩雅。令人欣喜的是,即便在这样聒噪的环境下,小姑娘的成绩依然取得了很大进步,不得不佩服她的抗干扰能力。现实生活中,人们却往往因为不适的环境,扰乱自己的心境。参加面试时,身边的风吹草动可能让你兵荒马乱;认真听课时,一旁的窃窃私语可能让你神情恍惚;潜心创作时,周围的人声鼎沸多半让你思绪全无……唯有屏蔽嘈杂的环境,才能保持内心的宁静。有人在拥挤的地铁上读完一本书;也有人在热闹的商场里刷题并通过了人生重要的考试……那些厉害的人,早就修炼了降噪功能,他们只专注于自己正在做的事,不被外界带偏 。
02 屏蔽消极声音:执着追求
法国有位年轻人热爱绘画,并立志要成为像纪雷一样的著名画家,却在一次意外中不幸失去双臂。有些人不免嘲笑他,没有手臂还怎么成为画家。年轻人却始终牢记自己的志向,坚持用脚夹着画笔苦练绘画基本功。经过几年的练习,他已经能轻松绘出线条和轮廓。这时,又有人来泼冷水:别人用几天就能学会的技巧,你用几年时间才领悟,这样下去,怕一辈子也难成为画家。年轻人并没有因此打退堂鼓,反而想办法靠近自己的偶像。一次宴会上,年轻人终于见到了纪雷。他勇敢上前,请求做纪雷的徒弟。纪雷看到他空空的双臂后,想要委婉拒绝:“我想你画画恐怕不太方便吧?”年轻人请人拿来纸和笔,用脚画了一幅画,表明自己可以。纪雷看过之后,当即收他为徒,几年后,这位断臂的年轻人便名扬四海。他就是法国著名无臂画家杜兹纳。遇到冷眼和嘲笑,杜兹纳没有退缩,他选择屏蔽掉这些消极的声音,一心追求自己的梦想,最终如愿以偿。这让人不禁想到天生没有四肢的澳大利亚演讲家尼克胡哲。尽管一度饱受别人的耻笑和欺侮,尼克胡哲却勇敢成就自我,在被拒绝 52 次后,他成功敲开了演讲的大门。如果太在意别人的负面评价,难免会将负面评价内化为自己的评价,从而怀疑自己,担心能力不够,这做不好、那做不到,自然少了信心和勇气,原本可以做成的事也变成了不可能。一个人脑海中总是出现否定的声音,无异于戴着镣铐起舞。真正的智者,早就掌握了正向思考的力量,他们能够将消极的声音化为无形,坚定自己的追求 。
03 屏蔽不良情绪:持续精进
说到唐朝的诗人,“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自然绕不开,但“诗豪”刘禹锡也是必不可少的。刘禹锡给后世留下很多脍炙人口的诗篇,但诗坛得意,政坛失意。这位文宗曾一度被贬长达二十三年。连连被贬,搁谁身上都苦不堪言,刘禹锡却没因此丧失生活的斗志,反而在世间留下一段段佳话。被贬连州,他栽培人才,大力推进教育发展,培养出连州历史上第一个进士;外放苏州,他与韦应物、白居易并称“三杰”,百姓建造“三贤堂”来纪念他们;和州任上,他留下千古名篇《陋室铭》,至今人们还会到刘禹锡纪念馆感受静谧的气息……有人期待他不断出丑,没想到他却步步出彩。刘禹锡绕过被贬的落寞,把有限的精力放到热爱的诗作和关心的百姓上,最终在历史的长河里留下自己的印迹。换作另外一个人,可能就没这么洒脱了。西汉文学家贾谊被贬后整日忧愁,最终抑郁而终,年仅 33 岁,空留后世叹惋。真正通透的人,不是没有不良情绪,而是将它安放在内心的某个角落,不被负面情绪左右,不因此扰乱人生的轨迹。永远做情绪的主人,而不是情绪的仆人,跳过情绪的坎,探索向上的路。
04 静能生慧
人生在世,我们总是逃不开一些不想面对的人,躲不过一些不想经历的事,要想不被这些庸人俗事烦扰,最好的方式是自建屏障,开启一扇宁静的大门。不被外界环境所扰,将所有的心力聚焦当下,感受心流,不断突破;不被负面评价绑架,将正向的意念注入心田,坚定自我,逐梦前行;不被糟糕情绪吞噬,将内心的郁结及时排解,拒绝裹挟,向上生长。古人云,静能生慧。一个人把自己的世界变得清静了,他也就走在智慧的路上了。愿你能屏蔽所有不爱,所留皆是至美。
成年人最通透的活法:戒掉反驳欲,扔掉坏脾气,修好屏蔽力
原创 富叔 作者:真水无香(富书作者)
来源: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ID:FranklinReadingClub)
戒掉反驳欲,时常自省,才能清楚自己的优势;扔掉坏脾气,稳定情绪,才能修炼自己的潜能;修好屏蔽力,专注自我,才能提升自己的水平。
作家莫言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讲过一个故事。一次,他回家看老父亲,父亲在全家人面前说:“以前,我觉得我和村里的人是平起平坐的,现在你得了诺贝尔奖,我反而要处处让着他们,表现得比他们矮一头。”莫言听后,表示和父亲的想法一致。后来,面对外界对莫言获奖的质疑和诋毁时,莫言选择沉默,潜心创作,直到新作品很快问世。杨绛说过,生活的好坏,从来与别人无关。一个人,当见识达到一定程度,就会明白,遇到不懂自己的人,不必去解释;遇到自己不懂的人,试着去理解。那些活得通透的人,都做到了戒掉反驳欲、扔掉坏脾气、修好屏蔽力 。
01 戒掉反驳欲
吴伯凡老师讲过一段自己的经历:有一次,他去外地讲课,来听课的都是创业者。课后互动环节,他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提问者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提出的问题都很深入,他们是在认真听课后,真正产生的困惑;另一类则不同,所提问题和创业无关,他们关注的是课堂某个细节,然后提出反对意见,显露出一种“我比你厉害”的样子。纽约大学教授塔勒布说过: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想赢,一种人想赢得争论,他们从来都不是同一种人。想赢的人,目光长远,不在意眼前的输赢;想赢得争论的人,总是在无关紧要的节点上,追求盲目的胜利。作家吴军在《格局》一书中,记载了一件往事:有一次,吴军路过办公区,听到总监戴维在批评员工强纳森。原来,强纳森的办公地点在开放区域,他平常说话嗓门很大,对周围同事造成干扰,同事就把这个情况反映给了戴维。戴维说:“你以后说话轻一点,不要影响别人。”强纳森说:“我前几天听你讲话,调门也很高。”强纳森明显强词夺理,戴维却说:“你提醒得很好,如果下次你发现我讲话调门高了,请给我指出,我一定注意。”强纳森无话可说,就这样接受了批评,改正了错误。生活中,总有爱反驳的人,无论别人说什么,他的第一反应都是否定。他们从不考虑言语是否得当,只要赢在嘴上,便以胜者自居。殊不知,强者善于示弱,弱者才需要逞强。心理学家荣格说过:“向外张望的人在做梦,向内审视的人才清醒。”比起喋喋不休,适当闭嘴更有力量;比起凡事争赢,懂得进退更有姿态。水深不语,人稳不言。真正的强者,从不在别人嘴里沦陷,只在自己心中修行 。
02 扔掉坏脾气
英国“鬼才”作家劳伦斯成名前在一所小学教书,业余经常进行文学创作。劳伦斯有文学天赋,他写的东西质量都很高,可是由于性格孤僻,他的作品从未发表过。这种状况,只有他的朋友珍妮清楚。每次与劳伦斯交谈完,珍妮总会带走部分手稿。有一天,劳伦斯得知畅销杂志《英国评论》公开发表的一首诗,正是自己所写。他气愤极了,立即去见珍妮。刚见面,劳伦斯就大发脾气,他骂珍妮心思歹毒,说自己永远不会和欺世盗名之辈当朋友。发完脾气后,劳伦斯觉得心情舒畅多了。当天下午,劳伦斯却接到《英国评论》杂志主编胡佛的电话,对方对劳伦斯大加赞赏,希望劳伦斯多投稿。劳伦斯懊悔不已。原来珍妮带走手稿,重新整理规范,然后全部寄给了《英国评论》杂志,劳伦斯也因此得到主编胡佛的赏识。常言道,一怒之下踢石头,只有痛着脚趾头。很多时候,发脾气,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会让事情变得更糟 。脾气,如同一匹桀骜不驯的野马。你若驾驭它,它就甘心为你所驱使;你若放任它,它便想方设法把你摔下来,阻挡你前进。读到过这么一句话颇为赞同:一个人强大的标志是什么?有脾气但不乱发脾气,有情绪但不情绪化。不乱发脾气,不过是在理性平衡之后做出的最佳选择。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当你足够通透就会明白,任何时候,人都不能被脾气控制,而要控制脾气 。
03 修好屏蔽力
歌星金·奥特雷,出生于美国西部德克萨斯州的乡下。一次演出中,奥特雷的德克萨斯口音引发观众哄笑,甚至有人大声喊他“会唱歌的乡下佬”。奥特雷感到羞愧,决心改掉乡音,模仿城里的绅士说话办事。他自称纽约人,小心翼翼与人交流,一举一动都遵循当地绅士的行为标准。可是,他的矫揉造作之态,更加沦为笑柄。朋友开导他不要在别人的眼光里找快乐,否则永远悲哀;也不要在别人的嘴巴里找尊严,否则永远卑微。奥特雷逐渐意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总是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真本事,还会把原来的本事也弄丢。巧厨难烹百人宴,一人难如千人愿。有时候,我们之所以不开心,正是因为过分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事实上,评头论足,不过是闲人的消遣方式,你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重要。周国平说过:“我从不在乎别人如何评价我,因为我知道自己是怎么回事。”人,永远不可能让每个人都满意。我们无法阻止不良的声音,却可以堵住自己的耳朵 。不舒服的关系,当离则离;低质量的圈子,该断就断。很多时候,那些生活快乐的人,不是比你更如意,只是懂得了不在意。
04 完善自我
一位哲人说过:“人生,是一个不断修炼并完善自我的过程。”要想成为更好的自己,就得不断地改变和成长。戒掉反驳欲,时常自省,才能清楚自己的优势;扔掉坏脾气,稳定情绪,才能修炼自己的潜能;修好屏蔽力,专注自我,才能提升自己的水平。往后的日子里,去做你喜欢的事,然后坚定地热爱,全力以赴地提升。
屏蔽力才是一个人必备的顶级能力
心理 0 时差 2024年06月25日 11:58 广东
一段很有力量的话,和大家分享:
“找到你生活中的重点,其它的可以适当忽略,直白一点说就是‘删繁就简’。如果你工作是为了赚钱养活自己,那就别在复杂的职场关系里浪费情绪;如果你运动是为了让自己身心舒畅,那就别管别人说‘这么久也没见你瘦’这种鬼话。外界的声音太嘈杂了,听从自己的内心就好。”
读完我内心一颤,好像压在身上的所有不安与焦虑,都瞬间被治愈了。这也让我想到了一个词——屏蔽力 。这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罗素·贝克曼提出的概念:“屏蔽力是一个人顶级的能力,任何消耗你的人和事,多看一眼都是你的不对。”
特别是到了二三十岁的年纪,我渐渐发现周围那些生活相对潇洒自如、情绪稳定的人,其实很早就掌握了屏蔽力。这种能力,让他们掌握了生活的主动权,没有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不值得的人和事上,成长特别快,生活也特别舒心。
那么,我们要如何练习“屏蔽力”呢?我给大家列举了 3 个方法,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1. 屏蔽一切无效的人和信息,别让外界的风吹草动摧毁你
你刷朋友圈的时候,有没有这样的“症状”:朋友晒自己的精致生活,你想到自己还在加班,为自己是个社畜感到难过;眼看闺蜜买车买房,而你还凑不齐首付,不易也很不解。她解释说刷朋友圈很浪费时间,但我留意到她不止一次提过这件事。以前的她,每次看到朋友圈谁又拿奖了,拍了什么戏,参加了什么活动,见了哪个大咖,就会莫名其妙地觉得自己很失败、很受挫。后来她强迫自己关掉朋友圈,开始专注身边具体的关系,才发现:哪怕自己没有他们过得好,没有那么优秀厉害,但身边的人还是很爱她的。其他人觉得她比谁厉害,不如谁厉害,她觉得都不重要了。
当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被拉近,我们被迫接受太多信息,没有人可以“不比较、不焦虑”。但其实在信息时代来临之前,我们不会过于密切、频繁地了解别人生活的样子。所以,屏蔽躺在列表里的关系,屏蔽与我们无关的信息,屏蔽别人过得怎么样吧。谁知道光鲜亮丽的背后,是否藏着一地鸡毛呢?认知偏差告诉我们:很多你以为的现实,往往是“失真”的 。这就是我们对外界祛魅的过程,当你真正拥有屏蔽力,外界的任何风吹草动都无法轻易摧毁你。
02 屏蔽多余的外界评价,你就能从内耗的漩涡逃出来
不知你有没有留意到,前段时间“李雪琴内耗好严重”上了热搜。她会因为两年前有人跟她说“谢谢你”,她没回一句“不客气”而焦虑;也会因为人家跟她说“对不起”,她没说“没关系”而反刍。她担心别人觉得她没礼貌,不好相处。
说实话,我挺能共情她的。别人一个眼神或一句话,都让我想半天;时刻担心在别人心目中,我还不够好;对方没回信息,就担心是不是自己说错话;每天思考自己做的事、说的话有没有惹谁不高兴…… 明知道太在意别人的看法会很累,但就是忍不住反复纠结:有没有冒犯到别人,他们会怎么想我。
在意别人的看法很正常,用社会心理学家库利的话来说,这叫“镜像自我”:我们把别人当成了镜子,通过他们的评价来认识自己,但这并不等同于“这就是真实的自我”。消极的“镜像自我”会让我们过于看重别人的看法,尤其当别人对自己有不好的评价时,我们容易自责,活得战战兢兢。
演员桂纶镁拍《蓝色大门》时,不过 16 岁的她,希望所有人都喜欢自己,不管说话、做事都要在一个大家喜欢的脉络里。她想要所有人的认同,所以不断去迎合别人。导演看得很生气,上表演课时大声“质问”她:“你为什么要成为一个中庸的人,为什么要所有人都喜欢你?”这些话像一根木棍打醒了她,“慢慢地我开始有了锐利,开始有了直接……”起初她试着屏蔽外界的评价,去留意自己的感受,“我喜欢什么东西,我对这个人有什么感觉,我对这个食物有什么感觉……”或者去演一些颠覆大家印象的角色,比如《白日焰火》里冷漠狡猾的嫌疑犯。然而观众并不买账,对她的印象还停留在《不能说的秘密》里的“甜妹”形象。她也动摇过,是不是应该“更靠近大家一些”,接一些大众都喜欢的角色?思来想去,她还是过不了自己那关,坚持从头寻找、建立自己的价值坐标,在《南方车站的聚会》里演了一个从未挑战过的角色——风尘女。后来,这部电影成功入围了第 72 届戛纳国际电影节。电影上映时,《新京报》问她“要成为什么样的大人”,她的回答很打动我:“我还是会顺着性格走,这也会是一种特质吧,倒不是大家既定的一定要特别有味道、某一种味道,你可能会从看似无味的东西里体会一点点甜、一点点咸,那是要静下心来的。”桂纶镁能转型成功,很大可能是因为她学会了屏蔽外界的评价,选择静下心来听自己的声音,坚定地迈出自己想走的每一步。
个体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恰恰是因为每个人的经历不同,面对的“人生课题”也不同,我们便无法从外界的全部评价里获得自我。当我们屏蔽掉别人的闲言碎语,区分“谁承担直接的后果就是谁的课题”,便能从内耗中走出来。当我们不需要外界的眼光来肯定或否定自己,不必为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而担忧,人生就会随之舒展开来。
03 屏蔽负面情绪的干扰,你只需对自己负责
我知道,要摆脱别人的眼光,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毕竟我们很容易被外界的情绪传染。曾经看过一个实验,洛杉矶大学教授加利·斯梅尔,让一个满是笑容的人和一个愁眉苦脸的人共处一室,看看他们的情绪会有怎样的变化。结果半小时不到,原本笑着的人也开始惆怅起来。实验证明,只需要 20 分钟,负面情绪就会蔓延开来,像病毒般以极快的速度传染给每一个人 。
朋友莉莉是很多人眼里的“树洞女孩”,身边的人经常找她吐槽生活里的琐事,或是失恋失业时找她喝酒买醉。以前的她一定奉陪,但最近她告诉我“太累了”。事情源于同事跟她吐槽婆婆经常催生,隔三差五地在微信里给她发各种“毒鸡汤”,比如“不生小孩会有多惨”“不想当高龄产妇?这岁数之前生娃最好”…… 莉莉一开始还会开导同事,教她怎么跟婆婆沟通,或是让老公跟婆婆谈一谈。但同事觉得老公肯定会帮着婆婆,或觉得婆婆这个人是怎么都说不通的,所以她始终不愿改变。久而久之,莉莉的耐心和能量慢慢被掏空,每次跟同事聊完天心情都很差,“树洞也要休息啊”。
很多时候,我们的负能量并不是来源于自己,而是你在为他人的坏情绪负责 。作家李尚龙曾经分享过一个故事,他当年在北京打拼,遇到一个农村出身的朋友,每天都乐呵呵的。他起点比身边的人都低,但依旧攒钱买了部相机,经常没事就去拍街景。几年后,跟他一起北漂的人要么回老家,要么还在抱怨中拧巴地活着,唯独这个朋友靠着自己的摄影作品获得 30 万奖金,然后创业。刚开始李尚龙感叹他运气好,但后来他想通了:当所有人都在唉声叹气时,唯独这位朋友拒绝被同化,用积极的行动来对抗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我并不是提倡大家压抑自己的情绪,而是要学会用“课题分离”,分清楚哪些情绪不该由我们承担。我很认同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里写的:永远不要为别人的情绪买单 。主动屏蔽不必要的负面情绪,因为我们不是救世主,不是非得为谁负责。“任何消耗你的人和事,多看一眼都是你的不对。”要知道,你的体验,你的幸福才是你来到这个世界的目的 。
04 写在最后
最后我还想分享一个激动人心的故事:德鲁·福斯特是哈佛成立 400 多年来,唯一的女校长。刚上任时,有人抨击她作为女性“不入流”“能力不行”。她却很淡定,去世界各地交流,给学生安排人文教育,让他们去了解整个世界,改变了哈佛重理轻文的“陋习”,卸任时成了“哈佛最伟大的校长”之一。谈起这段经历,她说,“人生的一大挑战,就在于屏蔽外界的胡说八道。”
所以在这个高焦虑的时代,拥有屏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像《被讨厌的勇气》里说的:
“只要不关注任何人的动态,不揣测任何人的想法,不去设想一些没发生的事情,简单点,钝一点,慢一点,你会发现你过得很自在 。”
一旦屏蔽力开始发挥作用,你会更专注自己、实现自我,或许这才是人生开挂的秘诀。“你把时间花在哪里,人生的花就开在哪里。”世界和我爱着你。
作者:林大发。编辑:一颗多肉、Jessica。
部分参考资料:
1. 综艺《毛雪汪》、《非来不可》;
2. TVBS《看板人物》专访桂纶镁;
3. 新周刊《我能想象所有人变老,除了桂纶镁》。
via:
-
世上的事再复杂,不外乎这三种
https://mp.weixin.qq.com/s/k7Dne98OOD4S8did81CYbw -
一个人越来越厉害的标志:修炼屏蔽力
https://mp.weixin.qq.com/s/LAqpUNEIATGPzg2K53-NRQ -
心理科普 | 屏蔽力🔥才是一个人必备的顶级能力
https://mp.weixin.qq.com/s/ygp3Xvu66NGsZ1TsnS72ug -
成年人最通透的活法:戒掉反驳欲,扔掉坏脾气,修好屏蔽力
https://mp.weixin.qq.com/s/VRwpRybTxkZp2LJ9YNb_0Q -
真正内心强大的人,都有屏蔽力
https://mp.weixin.qq.com/s/PEowihDQbvnq5ydIS9ekZQ -
建议情绪不稳定的人狂做这1件事,越早开始越好
https://mp.weixin.qq.com/s/1ep57jvcfYLdN_GFzOLL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