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级市-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水平(2009-2023年)-社科数据
地级市-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水平(2009-2023年)-社科数据https://download.csdn.net/download/paofuluolijiang/90623814
https://download.csdn.net/download/paofuluolijiang/90623814
此数据集统计了2009-2023年全国地级市在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领域的发展水平。作为新兴产业的重要衡量指标,
指标
行政区划代码 年份 城市 所属省份 长江经济带 人工智能企业存量 人工智能企业存量对数 工业机器人渗透率(存量计算) 工业机器人渗透率对数(存量计算) 工业机器人渗透率(增量计算) 工业机器人渗透率对数(增量计算)
其中,人工智能企业存量通过企业经营范围中涉及芯片、图像识别等关键词进行识别,工业机器人渗透率则反映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程度。
数据主要来源于企业信用信息平台和产业协会公开资料,通过Python爬虫技术对全国298个地级以上城市进行面板数据采集,并以对数形式标准化处理。例如,人工智能发展水平采用$ln(企业数量+1)$公式计算,工业机器人渗透率则通过$机器人应用数/制造业企业总数$的比值衡量。文献显示,该方法参考了王林辉(2022)在《中国工业经济》提出的技术路径,已被用于分析数字经济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该数据集对区域经济研究具有多重价值。首先,人工智能企业存量指标可量化城市技术集聚效应,如北京2023年人工智能企业达16,927家(对数值9.74),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次,工业机器人渗透率能反映制造业升级进程,苏州2022年相关产业产值超千亿元,渗透率增速达6.63%。此外,长江经济带标识字段为分析国家战略区域差异提供支撑,例如武汉在氢能、脑科学等未来产业的布局数据可用于政策效果评估。研究显示,这类数据已应用于新质生产力时空演化(栗向阳等,2024)等前沿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