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Redis面试——事务

一、Redis原子性是什么?

(1)单个命令的原子性

原子性是指一组操作,要么全部执行成功,要么全部失败。Redis 中的单个命令是天然原子性的,因为 Redis 的命令执行采用单线程模型,同一时间只会执行一个命令,不会出现并发修改数据的情况

(2)Redis 多线程处理请求的流程

假如现在有多个客户端给 Redis 发送请求,Redis 从 6.0 版本开始引入多线程,多线程仅用于处理网络 I/O 操作。多个 I/O 线程会并行地接收并解析这些请求,将其解析成命令,每个命令会被标记所属的客户端。然后,I/O 线程将这些命令放入全局队列中。之后,Redis 的主线程(单线程)会从全局队列中依次取出命令并执行,保证了每个命令执行的原子性。当一个命令执行完毕,执行结果会被存放在对应的客户端结果缓冲区,I/O 线程再将结果从缓冲区取出并响应给客户端。需要注意的是,单个命令具有原子性,但多个命令默认情况下可能会被其他客户端的命令交错执行,若要保证多个命令的原子性,可以使用 Redis 的事务(MULTI、EXEC等命令)或 Lua 脚本

二、如何保证多个操作的原子性?

假设你要实现一个原子性的操作:检查键 counter 是否存在,若存在就将其值加 1,若不存在则将其初始化为 1

(1)Lua脚本

  1. Lua 脚本代码示例
    -- 获取键 "counter" 的值
    local value = redis.call('GET', 'counter')
    if value then-- 如果键存在,将其值加 1return redis.call('INCR', 'counter')
    else-- 如果键不存在,将其初始化为 1redis.call('SET', 'counter', 1)return 1
    end
  2. 在 Redis 中执行 Lua 脚本
    127.0.0.1:6379> EVAL "local value = redis.call('GET', 'counter') if value then return redis.call('INCR', 'counter') else redis.call('SET', 'counter', 1) return 1 end" 0
    (integer) 1
  3. 解释
    1. 这里的 EVAL 命令用于执行 Lua 脚本
    2. 第一个参数是 Lua 脚本的内容
    3. 0 表示脚本中不涉及键名参数

(2)事务

  1. 事务执行步骤
    127.0.0.1:6379> MULTI
    OK
    127.0.0.1:6379> GET counter
    QUEUED
    127.0.0.1:6379> INCR counter
    QUEUED
    127.0.0.1:6379> EXEC
    1) (nil)
    2) (integer) 1
  2. 解释
    1. MULTI:开启一个事务
    2. GET counter 和 INCR counter:这两个命令会被放入事务队列中,并不会立即执行,Redis 会返回 QUEUED 表示命令已入队
    3. EXEC:执行事务队列中的所有命令。在这个例子中,首先尝试获取 counter 的值,因为初始时 counter 不存在,所以返回 (nil),接着对 counter 进行自增操作,使其值变为 1

三、Lua脚本 vs 事务

(1)传输与执行流程及效率对比

  1. Lua 脚本:客户端会一次性把 Lua 脚本发送给 Redis 服务器。对于 Redis 而言,它会将这个 Lua 脚本当作一个完整的原子操作来执行,在脚本执行期间不会去处理其他客户端的命令请求,如同执行一条单一命令。由于只需一次网络传输,减少了网络往返的开销,所以在传输效率上通常更有优势
  2. 事务:当客户端输入 MULTI 命令并发送给服务器,在 Redis 开启多线程的情况下,I/O 线程负责接收和解析该请求。MULTI 命令不会进入全局命令队列,而是标志着客户端事务的开启。后续客户端发送的除 EXEC、DISCARD、UNWATCH 之外的命令,都会被暂存到该客户端对应的事务队列中。直到客户端发送 EXEC 命令,此时客户端的 Socket 会被 epoll 监测到有可读事件,Redis 的主线程(单线程)会从该客户端的事务队列里依次取出命令并执行。并且会将事务队列中的所有命令执行完毕后,才会去处理其他客户端的命令。不过,事务需要多次网络传输(每次发送一个命令),相比 Lua 脚本的单次传输,网络开销更大,在数据量较大或者网络延迟较高的场景下,Lua 脚本的效率优势会更明显

(2)错误处理机制

  1. Lua 脚本:Lua 脚本在执行时,Redis 会以单线程原子性地执行整个脚本。一旦脚本里的某个 Redis 命令执行出错,脚本会立即停止执行,并且马上向客户端返回错误信息,后续的命令不会再被执行,保证了脚本操作的原子性
  2. 事务
    1. 入队错误:如果在命令入事务队列时就被检测出错误(例如命令格式错误、使用了不存在的命令等),Redis 会马上向客户端返回错误信息,整个事务不会被执行,事务队列中的所有命令都会被丢弃
    2. 执行错误:在 Redis 2.6.5 及之后的版本中,如果事务里的某个命令在执行阶段出错(例如对非数值类型的键执行 INCR 操作),Redis 会继续执行事务中剩余的命令,直至事务结束。最终返回给客户端的结果数组里,执行出错的命令对应的结果会显示错误信息,这意味着事务中的部分操作可能会生

四、事务中的watch命令

  1. 在 Redis 中,WATCH 命令的工作机制如下:当客户端 B 在使用 MULTI 开启一个事务之前,使用 WATCH 命令监控了它要在事务中操作的键。此后,客户端 B 可以将一系列命令通过 MULTI 命令加入事务队列,直到发送 EXEC 命令
  2. 当客户端 B 发送 EXEC 指令后,该指令入队,Redis 在准备执行事务队列中的命令之前,会检查被 WATCH 命令监控的键是否被修改过。在客户端 B 发送 EXEC 命令到 Redis 单线程开始执行这个事务中的命令期间,如果客户端 A 等其他客户端对其中被监控的键进行了修改,那么 Redis 会让客户端 B 的事务执行失败,EXEC 命令会返回 (nil),并且清空客户端 B 的事务队列,不会执行事务队列中的任何指令

相关文章:

  • SpringBoot整合Rabbitmq(包括docker配置Rabbitmq的详细过程)
  • linux 学习 2.vim学习指南
  • Azure 私有端点和存储帐户用例
  • 2026《数据结构》考研复习笔记二(C++面向对象)
  • MVC/MVVM 高级应用的深度解析
  • 深入理解 Linux 权限管理:从 Shell 到文件权限
  • PyTorch生成式人工智能实战(1)——神经网络与模型训练过程详解
  • pytorch学习02
  • 人工智能 - browser-use:重新定义浏览器自动化的 AI 新范式
  • 【Leetcode 每日一题 - 补卡】2537. 统计好子数组的数目
  • 【Kubernetes基础--Service深入理解】--查阅笔记4
  • LeetCode【剑指offer】系列(位运算篇)
  • 观察者模式:从博客订阅到消息队列的解耦实践
  • 【面试向】梯度消失和梯度爆炸,激活函数?权重初始化?归一化?
  • Actor-Critic(演员评论家算法)基础解析与代码实例:稳定倒立摆
  • Mac idea WordExcel等文件git modify 一直提示修改状态
  • NoSQL 与 NewSQL 全面对比:如何选择适合你的数据库方案?
  • 1.Axum 与 Tokio:异步编程的完美结合
  • 聊聊Spring AI Alibaba的PdfTablesParser
  • 机器学习简介
  • 半年不到再换岗:伊春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方春彪任伊春森工集团党委书记
  • 多所院校高规格召开考研动员会,有学院考研报名率达84%
  • 北方今年首场高温过程开启,西北华北黄淮多地最高或达40℃
  • 视频丨歼-10CE首次实战大放异彩
  • 高飞已任南航集团党组副书记
  • 辽宁援疆前指总指挥王敬华已任新疆塔城地委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