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系统概论
1. 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
计算机系统由 硬件系统 和 软件系统 两大部分协同工作:
-
硬件系统:
基于冯·诺依曼体系结构(存储程序原理),包含五大核心部件:- 运算器(ALU):执行算术与逻辑运算。
- 控制器(CU):解析指令并协调各部件工作(运算器+控制器=CPU)。
- 存储器:存储程序和数据,分为主存(如RAM/ROM)和辅存(如硬盘)。
- 输入设备(如键盘、鼠标):将外部信息转换为二进制输入。
- 输出设备(如显示器、打印机):将处理结果反馈给用户。
-
软件系统:
- 系统软件:操作系统、编译器、驱动程序等,直接管理硬件资源。
- 应用软件:面向用户需求的程序(如浏览器、办公软件)。
2. 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
计算机系统从底层到高层可划分为多个抽象层次,每一层隐藏下层细节,提供更简洁的接口:
- 数字逻辑层:由门电路、触发器等基本电子元件构成。
- 微体系结构层:CPU内部结构(如数据通路、控制单元)。
- 指令系统层(ISA):机器指令集,定义硬件与软件的交互规范。
- 操作系统层:管理硬件资源(CPU、内存、I/O),提供系统服务。
- 汇编语言层:通过汇编器将符号指令转换为机器码。
- 高级语言层:如C、Java等,通过编译器/解释器生成可执行程序。
- 应用层:用户直接使用的程序(如数据库、游戏)。
3. 计算机系统的工作原理
- 存储程序原理:
程序与数据均以二进制形式存储于存储器中,CPU按顺序逐条读取、解析并执行指令。 - 指令执行过程:
分为 取指→译码→执行→访存→写回 五个阶段,由控制器生成控制信号驱动各部件协作。 - 数据流与控制流:
- 数据流:信息在运算器、存储器、I/O设备间的流动路径。
- 控制流:控制器根据指令生成时序信号,协调各部件操作顺序。
4. 计算机系统的特点
- 二进制表示:所有信息(指令、数据)均以二进制编码处理。
- 存储程序控制:程序预先存入存储器,CPU自动执行。
- 五大部件协同:通过总线(数据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互联通信。
- 层次化结构:软硬件分层设计,提升系统效率与可扩展性。
5. 计算机系统的应用与发展
计算机系统广泛应用于科学计算、数据处理、实时控制、人工智能等领域。其发展遵循 摩尔定律,硬件性能持续提升,软件生态不断丰富,推动计算模式从集中式向分布式、智能化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