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程的原生挂起与恢复机制
目录
🔍 一、从开发者视角看协程挂起与恢复
🧠 二、协程挂起和恢复的机制原理:核心关键词
✅ suspend 函数 ≠ 普通函数
✅ Continuation(协程的控制器)
🔧 三、编译器做了什么?(状态机原理)
🧵 四、线程没被阻塞?那协程在哪里“等”?
📦 五、Kotlin 标准库中协程的核心类有哪些?
💡 六、协程挂起和恢复流程图解(简化):
✨ 七、真实编译代码示例(有点硬核)
🧘 八、总结:Kotlin 原生挂起/恢复的核心点
下面我们模拟 Kotlin 协程的挂起与恢复机制,也就是一个 suspend 函数在底层是如何通过 Continuation 实现挂起和恢复的。我们会用纯 Kotlin 实现一个简单的“协程执行流程”,不依赖 kotlinx.coroutines。
🎯 目标
🛠 模拟版:协程挂起 + 恢复(纯 Kotlin)
🧠 稍作说明:
✅ 输出效果如下:
💡 总结
🔍 一、从开发者视角看协程挂起与恢复
我们先看一个很简单的协程示例:
suspend fun fetchUser(): User {
delay(1000) // 挂起1秒(非阻塞)
return User("Alice")
}
fun main() = runBlocking {
val user = fetchUser()
println(user.name)
}
这个 fetchUser()
函数 看起来像同步函数,但实际上内部的 delay()
是 非阻塞的挂起函数。
所以问题来了:
❓ Kotlin 是如何“挂起”这个函数,并在一秒后“恢复”它的?
🧠 二、协程挂起和恢复的机制原理:核心关键词
✅ suspend
函数 ≠ 普通函数
suspend
函数不是魔法,它被 Kotlin 编译器转换成 状态机 + 回调对象。
✅ Continuation
(协程的控制器)
Kotlin 协程的底层就是使用一个叫 Continuation<T>
的对象来保存“执行点”。
你可以简单理解为:
interface Continuation<T> {
val context: CoroutineContext
fun resumeWith(result: Result<T>)
}
这个 resumeWith
方法,就是协程恢复的“入口”。
🔧 三、编译器做了什么?(状态机原理)
当你写下如下代码时:
suspend fun test() {
val a = getValue1()
val b = getValue2(a)
println(b)
}
Kotlin 编译器会将其“翻译”为一个类似下面的 状态机结构:
class TestCoroutine(val continuation: Continuation<Unit>) : Continuation<Unit> {
var state = 0
var result: Any? = null
fun resume(value: Any?) {
result = value
when (state) {
0 -> {
state = 1
getValue1(this) // 挂起点
}
1 -> {
val a = result
state = 2
getValue2(a, this) // 第二个挂起点
}
2 -> {
val b = result
println(b)
continuation.resumeWith(Result.success(Unit))
}
}
}
}
所以,Kotlin 协程的“挂起函数”,在底层实际上是一个 状态转换器(状态机),每次调用
resume()
进入下一个状态继续执行。
🧵 四、线程没被阻塞?那协程在哪里“等”?
Kotlin 协程并不是占用线程的,它 将函数“暂停”,并注册回调,当事件完成后再“恢复”。
比如:
delay(1000)
并不是在当前线程中 sleep 1 秒,而是:
-
delay()
会发起一个定时器(使用调度器 Dispatcher) -
当前协程从调用栈“退出”,线程继续干别的事情
-
一秒后,定时器触发回调,调度器调用之前保存的 Continuation.resume(),继续执行协程逻辑
⚡ 所以:线程是空出来的!不会阻塞! 这就是协程相比线程的最大优势。
📦 五、Kotlin 标准库中协程的核心类有哪些?
类名 | 作用 |
---|---|
Continuation<T> | 保存协程当前状态与恢复函数 |
CoroutineContext | 包含调度器、异常处理器等上下文 |
CoroutineDispatcher | 指定协程在哪个线程或线程池执行 |
SuspendFunction | 被编译为 Continuation 形式的函数 |
CancellableContinuation | 支持取消、超时的 continuation 封装 |
💡 六、协程挂起和恢复流程图解(简化):
协程开始执行
↓
遇到挂起点(suspend)
↓
保存状态(Continuation)
↓
退出当前线程(不阻塞)
↓
等待外部事件完成(如定时、网络响应)
↓
调度器触发回调(如 resumeWith)
↓
读取 Continuation,恢复执行
✨ 七、真实编译代码示例(有点硬核)
suspend fun foo(): Int {
return 1
}
编译器实际会生成一个这样的函数签名(伪代码):
fun foo(continuation: Continuation<Int>): Any {
return 1
}
所以 suspend 函数其实是个 带 continuation 参数的函数。
🧘 八、总结:Kotlin 原生挂起/恢复的核心点
点 | 说明 |
---|---|
✅ 编译器转为状态机 | 每个挂起点变成一个状态标签 |
✅ 挂起函数不阻塞线程 | 线程空出来,提高性能 |
✅ Continuation 保存状态 | 可以在任意挂起点恢复 |
✅ 自动恢复执行 | 协程调度器控制何时 resume |
✅ 语法“像同步”但内部是异步 | 写法优雅、性能优越 |
下面我们模拟 Kotlin 协程的挂起与恢复机制,也就是一个 suspend
函数在底层是如何通过 Continuation
实现挂起和恢复的。我们会用纯 Kotlin 实现一个简单的“协程执行流程”,不依赖 kotlinx.coroutines
。
🎯 目标
模拟这个挂起函数的运行逻辑:
suspend fun testSuspend(): String {
println("开始")
delayFake(1000)
println("恢复后")
return "完成"
}
我们来用“非 suspend 函数”手动模拟整个过程👇
🛠 模拟版:协程挂起 + 恢复(纯 Kotlin)
interface Continuation<T> {
fun resumeWith(result: T)
}
// 模拟 delay 函数(异步延迟执行 resume)
fun delayFake(timeMillis: Long, continuation: Continuation<Unit>) {
println("挂起,$timeMillis ms 后恢复")
Thread {
Thread.sleep(timeMillis)
continuation.resumeWith(Unit) // 模拟恢复协程
}.start()
}
// 实现状态机类
class MyCoroutine : Continuation<Unit> {
var state = 0 // 0=起始状态,1=恢复状态
fun start() {
resumeWith(Unit) // 初始调用
}
override fun resumeWith(result: Unit) {
when (state) {
0 -> {
println("开始")
state = 1
delayFake(1000, this) // 传入当前 continuation
}
1 -> {
println("恢复后")
println("完成")
}
}
}
}
fun main() {
MyCoroutine().start()
// 主线程不能立即退出
Thread.sleep(2000)
}
🧠 稍作说明:
部分 | 含义 |
---|---|
Continuation | 模拟协程控制器 |
delayFake | 模拟异步挂起点(非阻塞) |
state | 当前执行状态,相当于编译器生成的状态机标签 |
resumeWith | 通过判断 state 来恢复执行 |
✅ 输出效果如下:
开始
挂起,1000 ms 后恢复
恢复后
完成
你可以看到,虽然我们在 delayFake()
里“暂停”了协程逻辑,但线程没有阻塞,我们手动模拟了协程挂起点恢复后的执行。
💡 总结
这个例子展示了 Kotlin 协程在底层是如何通过:
-
Continuation
保存协程的执行点 -
状态变量管理协程的控制流程
-
回调触发恢复逻辑
来实现“挂起”与“恢复”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