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当DRAM邂逅SSD:新型“DRAM+”存储技术来了!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科技领域,数据存储的需求日益增长,对存储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DRAM以其高速度著称,但其易失性限制了应用范围;而固态硬盘SSD虽然提供非易失性存储,但在速度上远不及DRAM。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德国Ferroelectric Memory Co.(FMC)与Neumonda合作推出了一种新型存储技术——“DRAM+”,它利用氧化铪(HfO₂)铁电材料,旨在提供类似DRAM的高性能同时具备SSD般的非易失性存储能力。

早期的铁电随机存取存储器(FeRAM)主要采用锆钛酸铅(PZT)作为铁电层,然而这种材料存在显著局限。首先,商业化的PZT FeRAM产品容量通常仅为几兆字节(MB),如4MB或8MB,难以满足现代计算需求。其次,PZT与标准CMOS工艺集成困难,特别是在小于10纳米的制程节点中表现不佳,导致制造成本高昂且单元结构占用较大芯片面积。



FMC通过使用氧化铪(HfO₂)作为铁电材料实现了重大突破。HfO₂不仅与现有CMOS工艺兼容,还能够在小于10纳米的先进制程节点下工作,极大地提高了存储密度并降低了生产成本。更重要的是,HfO₂的铁电效应使其能够在断电后保留数据,解决了DRAM的易失性问题。这意味着基于HfO₂的FeRAM不仅保持了DRAM的高读写速度,还提供了低功耗和数据持久性。

DRAM+的核心优势在于其高容量、非易失性和高性能。 它的目标是将存储密度提升至千兆比特(Gb)甚至更高,同时保持非易失性。这使得DRAM+适用于多种行业,包括但不限于人工智能、汽车电子、消费电子,特别在数据中心场景,DRAM+可能成为下一代存储级内存(SCM)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英特尔Optane等产品竞争。

为了确保DRAM+技术的成功实施,FMC与Neumonda建立了合作关系。Neumonda提供的Rhinoe、Octopus和Raptor等先进测试平台,专为低成本、高效能和独立存储器测试设计,能够提供传统设备无法实现的详细分析。这些平台不仅能加速DRAM+产品的开发进程,还能帮助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扩展阅读:
下一代DRAM技术与市场趋势分析
突破内存墙:DRAM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深度解读PCIe相关内存操作原理
英伟达GB300新宠:新型LPDDR5X SOCAMM内存
存储随笔2024年度技术分享总结


文章转载自:
http://ago.isnyv.cn
http://adjudge.isnyv.cn
http://cascaron.isnyv.cn
http://adduction.isnyv.cn
http://cacogastric.isnyv.cn
http://cannikin.isnyv.cn
http://amgot.isnyv.cn
http://abfarad.isnyv.cn
http://briquette.isnyv.cn
http://ahemeral.isnyv.cn
http://balmacaan.isnyv.cn
http://calcic.isnyv.cn
http://anglist.isnyv.cn
http://anaptyxis.isnyv.cn
http://beastly.isnyv.cn
http://banquo.isnyv.cn
http://antienergistic.isnyv.cn
http://ametoecious.isnyv.cn
http://anglofrisian.isnyv.cn
http://angwantibo.isnyv.cn
http://appealingly.isnyv.cn
http://amalgamative.isnyv.cn
http://blench.isnyv.cn
http://bathurst.isnyv.cn
http://bailiff.isnyv.cn
http://accolade.isnyv.cn
http://brokenly.isnyv.cn
http://brimless.isnyv.cn
http://caudate.isnyv.cn
http://basecoat.isnyv.cn
http://www.dtcms.com/a/128158.html

相关文章:

  • 网络建设与运维神州数码DCN savi源地址验证改进功能
  • VIRT, RES,SHR之间的关系
  • 图像预处理(OpenCV)
  • Spring Security 使用教程
  • 三维激光测量助力企业检测效率提升3倍
  • 15.【.NET 8 实战--孢子记账--从单体到微服务--转向微服务】--单体转微服务--如何拆分单体
  • 状态机 XState
  • WiFi那些事儿(四)
  • 嵌入式Linux——8 串口
  • pytorch查询字典、列表维度
  • 应急响应排查系统技术解析
  • Ingress蓝绿发布
  • Redis 特性和应用场景
  • 测试模板1
  • python高级编程一(生成器与高级编程)
  • arcpy基础之环境搭建
  • 【QT】学习笔记1
  • leetcode刷题日记——赎金信
  • 【PyTorch项目实战】反卷积(Deconvolution)
  • 解决 weditor 报错AttributeError: ‘Device‘ object has no attribute ‘address’
  • Java对象内存结构详解
  • 文献总结:AAAI2025-UniV2X-End-to-end autonomous driving through V2X cooperation
  • linux RCU技术
  • Android11车载WiFi热点默认名称及密码配置
  • 蓝桥杯嵌入式考前模块总结
  • CMake中add_custom_command用法详解
  • Kubernetes安装与集群构建详细过程
  • 【STM32标准库】--新建工程
  • redis之缓存击穿
  • JavaScript Symbol与Big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