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Linux 系统管理综合实训 —— 基于 NAT 模式的多 IP 配置、Nginx 服务部署及存储管理

1. 虚拟机网络配置:NAT模式与多IP地址设置 

将你的虚拟机的网卡模式设置为nat模式,给虚拟机网卡配置三个主机位分别为100、200、168的ip地址

设置静态IP

[root@localhost ~]# nmcli c modify ens160 ipv4.method manual ipv4.addresses '192.168.2.100/24' ipv4.gateway '192.168.2.1' ipv4.dns '114.114.114.114'
[root@localhost ~]# nmcli c up ens160

查看IP地址

增加IP地址

[root@localhost ~]# nmcli c mod ens160 +ipv4.addresses 192.168.2.200/24
[root@localhost ~]# nmcli c mod ens160 +ipv4.addresses 192.168.2.168/24

 

2. 网络连通性测试:验证网关与DNS连接

 测试你的虚拟机是否能够ping通网关和dns,如果不能请修改网关和dns的地址

3. 本地域名映射:编辑 `/etc/hosts` 文件

 将如下内容写入/etc/hosts文件中(如果有多个ip地址则写多行):
        你的第一个ip地址(不要写掩码)     www.rhcsa1.com
        你的第二个ip地址(不要写掩码)    www.rhcsa2.com

[root@localhost system-connections]# vim /etc/hosts

 

保存退出

4. 域名访问测试:使用 `ping` 命令验证域名可达性

使用ping命令测试能否ping通www.rhcsa1.com和www.rhcsa2.com 

 

5. Web服务部署:安装与启动Nginx

 使用yum安装nginx并运行

[root@localhost ~]# yum install nginx

 

启动nginx

[root@localhost ~]# systemctl start nginx

6. 本地Web访问:通过Linux火狐浏览器访问自建网站 

 在linux的火狐浏览器上分别访问www.rhcsa1.com和www.rhcsa2.com网站

7. 网站内容更新:将系统信息写入Nginx主页

 将你当前主机的ip地址,mac地址和主机名写入文件/usr/share/nginx/html/index.html

# 获取信息
[root@localhost ~]# ip=$(hostname -I | awk '{print $1}')
[root@localhost ~]# mac=$(ip link show ens160 | grep 'link/ether' | awk '{print $2}')
[root@localhost ~]# hostname=$(hostname)


# 写入文件
[root@localhost ~]# cat <<EOF > /usr/share/nginx/html/index.html
<!DOCTYPE html>
<html>
<head>
    <title>System Information</title>
</head>
<body>
    <h1>System Information</h1>
    <p>IP Address: $ip</p>
    <p>MAC Address: $mac</p>
    <p>Hostname: $hostname</p>
</body>
</html>
EOF

8. 更新后访问测试:再次通过Linux火狐浏览器查看网站变化

在linux的火狐浏览器上再分别访问www.rhcsa1.com和www.rhcsa2.com网站,看网站内容的变化

 

9. 跨平台访问:在Windows浏览器中访问虚拟机网站

 在windows的浏览器上输入你的虚拟机的ip地址访问查看效果

10. 硬盘添加:为虚拟机扩充存储容量

 给虚拟机添加两个硬盘,大小分别为5G、10G

虚拟机关机后进行编辑虚拟机设置,选择“添加”

选择硬盘,下一步 

选择SATA,下一步

创建新虚拟磁盘

大小为10G

 

11. 硬盘分区规划:对新增硬盘进行分区操作

 给第一个硬盘分区为2个主分区(大小分别为2G,1G),2个逻辑分区(大小分别为1G);给第二个硬盘分5个区,大小分别为2G

 第一个硬盘分区:

 2个主分区

2个逻辑分区

 分区情况

第二个硬盘分区:

12. 分区挂载操作:将分区挂载到指定目录

将第一个硬盘的第一个分区挂载至/guazai1,将第二个硬盘的第一个分区挂载至/guazai2

# 创建挂载点
mkdir -p /guazai1 /guazai2

# 挂载分区
mount /dev/sdb1 /guazai1
mount /dev/sdc1 /guazai2

# 写入fstab文件实现开机自动挂载
echo "/dev/sdb1 /guazai1 ext4 defaults 0 0" >> /etc/fstab
echo "/dev/sdc1 /guazai2 ext4 defaults 0 0" >> /etc/fstab

挂载前需要将分区格式化 

第一个硬盘挂载

 

第二个硬盘挂载

 

挂载详情

 

 

13. 文件复制迁移:将重要文件复制到挂载分区

 将/usr/share/nginx/html/index.html复制到/guazai1中,将 /etc/ssh/sshd_config复制到/guazai2

cp /usr/share/nginx/html/index.html /guazai1
cp /etc/ssh/sshd_config /guazai2

 

 

http://www.dtcms.com/a/109828.html

相关文章:

  • 一周学会Pandas2 Python数据处理与分析-安装Pandas库
  • 在Vue3中格式化后端返回的Java Date类型数据为指定格式
  • 蓝桥杯真题———k倍区间
  • Android开发okhttp添加头部参数
  • 智能建造新范式:装配式建筑 4.0 的数字化进阶
  • SpringBoot集成Redis 灵活使用 TypedTuple 和 DefaultTypedTuple 实现 Redis ZSet 的复杂操作
  • Vue3 性能优化指南:从理论到实战
  • N皇后问题(dfs回溯)
  • 如何把网页文章转为pdf保存
  • 计算机网络基础:容灾备份与业务连续性保障
  • 在 Ubuntu 上离线安装 Prometheus 和 Grafana
  • GMS测试环境搭建二——aapt2报错
  • Kafka配置内外网访问(解决kafka外网访问broker超时)
  • Pytorch中预置数据集的加载方式
  • 斜方肌科学训练原则:上斜方肌多牵拉放松,中下斜方肌多锻炼强健。 | 告别圆肩驼背、“富贵包”
  • 第十四届蓝桥杯大赛软件赛省赛Python 研究生组:4.互质数的个数
  • Python星球日记 - 第2天:数据类型与变量
  • Android U 分屏——分割线相关
  • 基于ANSYS 概率设计和APDL编程的结构可靠性设计分析
  • mqtt封装与使用
  • 大模型面试题
  • SSL/TLS
  • 【系统架构设计师】系统架构评估中的重要概念
  • 几何法证明卡特兰数_栈混洗
  • 代码随想录|动态规划|21组合总和IV
  • 从零开始:使用Spring Boot和MyBatis实现CRUD操作全攻略
  • 25.Reactor
  • PHP代码审计-01
  • RAGFlow 知识库分段研究
  • 码界奇缘 Java 觉醒 第一章 命运的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