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极管原理及应用
一、结构
基极(Base,符号:B)
基极是三极管的控制端,用于输入控制信号。通过基极电流的大小,可以控制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流导通程度,实现电流放大或开关功能。
发射极(Emitter,符号:E)
发射极是三极管中载流子(电子或空穴)的发射端。在 NPN 型三极管中,发射极向外发射电子;在 PNP 型三极管中,发射极向外发射空穴。发射极通常与电路的低电位端(如地线)连接。
集电极(Collector,符号:C)
集电极是三极管中载流子的收集端。在正常工作时,集电极收集从发射极发射并经过基极控制的载流子,形成集电极电流。集电极通常连接到电源的高电位端。
二、关系
在放大电路中,基极电流的微小变化会被三极管放大为集电极电流的较大变化;
在开关电路中,基极电压可控制三极管的导通(饱和)或关断(截止)。
一、电流关系
电流分配
发射极电流等于基极电流与集电极电流之和
电流放大作用
在放大状态下,集电极电流与基极电流成比例,比例系数为电流放大倍数。基极电流的微小变化会引起集电极电流的显著变化,这是三极管的核心放大原理
二、电压关系
NPN型三极管
在放大状态下,集电极电压高于基极电压,基极电压高于发射极电压
PNP型三极管
电压关系相反,发射极电压高于基极电压,基极电压高于集电极电压
三、电流流向
- NPN型:电流从集电极和基极流向发射极,电子是主要载流子。
- PNP型:电流从发射极流向基极和集电极,空穴是主要载流子。
- 核心区别:两种三极管的电流方向相反,根本原因在于其半导体结构和载流子类型的不同。NPN依赖电子导电,PNP依赖空穴导电,导致电流流向呈现对称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