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MVCC快照如何实现】

MVCC(多版本并发控制)快照的实现原理

MVCC(Multi-Version Concurrency Control)是现代数据库实现事务隔离级别的核心技术,它通过数据多版本和快照机制来实现高效的并发控制。下面我将详细解析MVCC快照的实现机制。

一、MVCC核心组件

1. 版本链结构

MVCC通过以下隐藏字段维护数据版本:

  • DB_TRX_ID(6字节):记录创建或最后一次修改该行的事务ID
  • DB_ROLL_PTR(7字节):回滚指针,指向undo log记录
  • DB_ROW_ID(6字节):隐含自增ID(无主键时生成)
  • DELETE BIT(1位):标记该行是否被删除

2. undo log(回滚日志)

  • 存储数据修改前的状态
  • 组成版本链的关键结构
  • 类型:
    • INSERT undo log:事务回滚时需要删除
    • UPDATE undo log:事务回滚时需要恢复旧值

3. ReadView(读视图)

决定事务能看到哪些版本的数据,包含:

  • m_ids:生成ReadView时活跃的事务ID列表
  • min_trx_id:活跃事务中的最小ID
  • max_trx_id:系统将分配的下一个事务ID
  • creator_trx_id:创建该ReadView的事务ID

二、MVCC快照的生成过程

1. 事务启动时

  • 分配唯一事务ID(单调递增)
  • 根据隔离级别决定是否立即创建ReadView:
    • 读已提交:每条语句执行前创建新ReadView
    • 可重复读:事务第一次读操作时创建ReadView

2. 数据读取时的可见性判断

def is_visible(trx_id, read_view):
    if trx_id < read_view.min_trx_id:
        return True  # 已提交的旧事务
    elif trx_id == read_view.creator_trx_id:
        return True  # 自身修改可见
    elif trx_id in read_view.m_ids:
        return False # 活跃事务不可见
    else:
        return True  # 已提交的新事务

3. 版本链遍历过程

  1. 从最新数据行开始检查
  2. 通过DB_ROLL_PTR找到undo log中的旧版本
  3. 对每个版本应用可见性判断
  4. 返回第一个可见的版本

三、不同隔离级别的实现差异

1. 读已提交(RC)

  • 每次执行SELECT都新建ReadView
  • 能看到其他事务已提交的修改
  • 可能产生不可重复读现象

2. 可重复读(RR)

  • 事务第一次读操作时创建ReadView
  • 整个事务期间复用同一个ReadView
  • 保证同一事务内读取一致性
  • MySQL通过间隙锁避免幻读

四、MVCC的写入流程

1. 更新操作

  1. 对原数据行打删除标记
  2. 插入新行并更新DB_TRX_ID
  3. 原行DB_ROLL_PTR指向undo log

2. 删除操作

  1. 设置行的DELETE BIT为1
  2. 记录undo log

3. 插入操作

  1. 分配新行并设置DB_TRX_ID为当前事务ID

五、MVCC的清理机制

1. purge线程

  • 定期清理不再需要的undo log
  • 清理条件:
    • 对应事务已提交
    • 没有活跃事务需要访问该版本

2. 版本链修剪

  • 当某版本对所有活跃事务都不可见时
  • 可被安全回收

六、各数据库实现对比

特性MySQL(InnoDB)PostgreSQLOracle
版本存储主表+undo log主表+TOAST(大对象存储)回滚段
快照生成时机语句/事务级别事务级别SCN(System Change Number)
清理机制purge线程VACUUM进程SMON后台进程

七、MVCC的优势与局限

优势:

  • 读不阻塞写,写不阻塞读
  • 避免大部分锁争用
  • 实现非锁定一致性读

局限:

  • 需要维护多版本数据,增加存储开销
  • 长期事务可能导致版本堆积
  • 需要复杂的垃圾回收机制

MVCC快照的实现是现代数据库高并发能力的基石,理解其原理有助于优化事务设计和排查并发问题。

相关文章:

  • MSF木马的生成及免杀
  • 测试 SpatialLM 空间语义识别
  • Android HAL 架构详解,底层开发不再难
  • 服务器硬盘爆满100%问题解决
  • 电动自行车 RFID 智能管控系统社区方案技术解析
  • 鸿蒙OS 5 架构设计探秘:从分层设计到多端部署
  • AI浪潮下的测试人:破局与前行
  • DDR4、DDR5、固态硬盘(SSD)和机械硬盘(HDD)在连续读/写、随机读/写性能的对比分析
  • Linux——进程信号(2)(函数信号与软件信号与硬件中断)
  • 六级词汇量积累(day12)
  • Go 语言规范学习(1)
  • Windows命令提示符(CMD) 中切换目录主要通过 cd(Change Directory)命令实现
  • 深入探索Node.js Koa框架:构建现代化Web应用的2000字实践指南
  • 基于javaweb的SpringBoot线上网络文件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源码+文档+部署讲解)
  • [Java微服务架构]4_服务通信之客户端负载均衡
  • 多模大模型
  • JS数组方法
  • Modbus TCP转ProfiNet协议转换网关构建三菱L系列PLC与伺服的冗余通信架构
  • 运行前端项目报错解决方法
  • Redis原理:watch命令
  • 中国—美国经贸合作对接交流会在华盛顿成功举行
  • “老中青少”四代同堂,季春艳携锡剧《玲珑女》冲击梅花奖
  • 多个侵华日军细菌战部队留守名簿文件首次公布
  • Manus向全球用户开放注册
  • 澎湃思想周报|欧洲胜利日之思;教育监控与学生隐私权争议
  • 干部任职公示:陕西宁强、镇安两县县长拟进一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