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mysql和redis的区别

一.额外知识 

1.为什么内存读取比硬盘读取快

在了解mysql和redis的区别之前,先来讨论一下额外的知识:为什么内存读取比硬盘读取快?

先看一个结论:内存读取至少比硬盘读取快10万倍

首先机械硬盘基本上的速度都在100MB-200MB 之间,SSD硬盘快一点,但是也是在500MB左右的水准,但是现在DDR4内存基本上都是50GB-100GB之间看频率,那这是为什么呢:拿机械硬盘举例,如果cpu要到硬盘里面去拿数据,它得走 I/O,然后机械硬盘还得转着找资源,找到了之后把数据写到内存,然后cpu才去内存里面读.

但是cpu如果要的数据在内存里面呢?它先读一级缓存,然后二级缓存,然后三级缓存,最后到内存里面去找,虽然它得走四步,硬盘读取也只比它多了两步调用,但是一级缓存的速度那基本上都是 1000G/s, 这三个缓存用的时间和硬盘读取的时间根本不是一回事儿,差距太大了

了解了为什么内存读取比硬盘读取快,再来看看为什么数据库比硬盘快?

2.为什么数据库比硬盘快

磁盘读取的话有磁道和扇区的一个概念,一个扇区是512byte, 然后每次读东西的时候都是 512byte往外拿,就算只读一个字节的东西一样会给512 ,这个和缓存行的概念是一样的

但是后来硬盘变大了,操作系统定义了一个4K对齐原则:就是每次读取4k,为什么要这样弄呢,因为硬盘大了放的东西就多了,比如:

如果一个学校里面有2000个学生
那么给学号的话是不是只需要4位数就能表示哪个学号是哪个学生了
但是如果有2000000个学生了呢?4位数的学号就不够用了,就得扩大位数
以前512byte的时候,索引4个字节就能搞定了,
但是现在硬盘变大了东西变多了4个字节搞不定了,要么就减少存储空间,
要么就扩大每次读取的数量

4k对齐解决了存储问题,但并没有解决读取速度的问题,因为是有带宽限制的,所以就出现了 SSD硬盘,它比传统的机械硬盘更好,具有快速读写、质量轻、能耗低以及体积小等优点.

4K对齐之后全量IO速度比一开始也快不了多少,那想让读取速度变快的关键在于解决全量 IO 的问题

如果一个盘里面放了一千个文档,想要找到其中的一个文档这很困难,
那如果用一百个文件夹去分类,每个文件夹里面只放部分相似的文档,
比如说Redis的文件夹就放Redis的文档,这样找文档的效率就大大提升了,
同理如果后面文档数量又变大了,变成了100W个那就可以采用文件夹套文件夹的方式去解决

可以理解将数据存放在表里,在表中建立了索引,然后将这一系列索引又放到索引表中,又将一系列的索引表放到了一个B+树中,然后将B+树放到了内存,这样效率就大大提升了,因为操作系统每次读取数据都是 4k 所以目前数据库的设计为数据表和索引表的大小都是4K,如比:

查一个数据,它就先判断在哪个区间,然后通过区间去找索引表,然后通过索引找到真正的数据表拿数据
但是硬盘读取就不一样了,它得随机I/O去找数据,有了数据库索引之后,直接就能通过找索引表就能命中数据了,效率大不一样。

总结:

  • 硬盘和数据库的读取差距在于索引
  • 数据表 -> 索引表 -> B+树

有了数据库的概念之后,那什么是关系型数据库呢?

3.关系型数据库

关系型数据库在建表的时候,必须给出这个表有多少个字段也就是多少列,而且要给出列的类型,给出列的类型之后它在硬盘开辟的空间就已经被定死了,如果存储的时候,建表是 5 个字段,然后只有1个字段有值,另外4个字段为空,那么其 4个字段就会被 0 填满

那么如果表的数据很多的时候,性能会降低吗?这个分两个情况:

  • 并发高的时候,会受硬盘带宽的影响,这个和数据多不多没关系,主要是带宽问题
  • 看sql的复杂程度,取决于sql ,如果说是行式数据库,完事查 sum 或者是 age 这种,本来就很慢,数据越多越慢

总结:关系型数据库倾向于行级存储

4.内存数据库

因为IO是有瓶颈的,虽然它优化的很好,但是速度还是不够用,所以出现了内存数据库:把数据存储到内存上的数据库,常见的有 Memcached 和 redis 等

Memcached 是 03 年出来的,Redis 是 09 年,虽然两者都是KV存储,但是有一个区别:Memcached的value是没有类型的,而 Redis 有五个基本数据类型,Redis给不同类型提供了很多方法,并且Redis是可以做持久化的,而Memcached没有提供持久化方案

好了,上面讲解了内存读取和硬盘读取速度,以及引入了关系型数据库非关系型数据库(内存数据库/缓存数据库),下面就来看看关系型数据库Mysql和非关系型数据库Redis的区别

二.数据库类型不同

Mysql是关系型数据库,主要用于存放持久数据,将数据存放在硬盘中,读取速度相对较慢

Redis是NOSQL数据库,即非关系型数据库,也是缓存数据库,即数据存储在内存中,缓存的读取速度快,能够大大的提高运行效率,但是保存时间有限  

  • 缓存: 数据交换的缓冲区(cache),当浏览器执行请求时,首先会对在缓存中进行查找,如果存在就获取,否则,就访问数据库

计算机中内存和硬盘的区别

  • 内存具有易失性,只有在当通电系统启动的时候,内存中数据才会存在,当断电之后,内存中数据就不会再存在了,而数据存在硬盘中则不会这样,在硬盘中无论通电与否,数据都可以长期存放在硬盘中
  • 容量不同,内存的容量一般比较小,硬盘的容量一般比较大
  • 速度不同,数据在内存中的读写速度是要比硬盘中快的,在内存中处理数据性能更好

三.作用不同

mysql用于持久化的存储数据到硬盘存储数据量大,功能强大,但是速度较慢

redis用于存储使用较为频繁的数据到内存中,存储数据量小,读取速度快,保存时间有限 

mysql和redis因为需求的不同,一般都是配合使用,比如:当浏览器执行请求时,首先会在缓存中进行查找(redis中查找),如果存在就获取,否则,就访问数据库,这样减少访问数据库的次数,提高运行效率

四.运行机制

MySQL数据库作为存储的关系型数据库,支持分布式事务,可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相对薄弱的地方在于每次请求访问数据库时,都存在着I/O操作,如果反复频繁的访问数据库会产生以下问题:

  • 1.会在反复链接数据库上花费大量的时间,从而导致运行效率过慢
  • 2.反复的访问数据库也会导致数据库的负载过高,那么此时缓存的概念就衍生出来了

Redis是基于单线程的效率比较高, 但不支持分布式事务,在并发访问时可能会出现数据不一致的情况,但是它的数据的读写速度快于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是因为redis是基于内存操作的,故CPU不是性能瓶颈,机器的内存和宽带才是Redis的瓶颈。在实际应用中,Redis 只需要将数据一次性写入内存中,之后对数据的读取及修改则可以在内存中高效地执行,避免了磁盘寻道时间等硬盘操作时间带来的延迟,从而实现了高速访问、高效处理等功能

五.应用场景不同

MySQL适用于大规模数据存储和复杂查询场景,例如电商、金融、物流等领域,MySQL的事务处理数据备份功能可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Redis适用于高并发读写、数据缓存实时计算等场景,例如社交网络、游戏、广告等领域,Redis的高性能读写丰富的数据结构可以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可扩展性

综上所述,MySQL和Redis在数据存储结构、性能表现、数据一致性和使用场景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在选择数据库管理系统时,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和应用场景进行综合考虑

六.总结

Redis和MySQL都是通过监听端口接受客户端请求,并根据请求类型执行相应的操作,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数据存储的方式和支持的数据结构类型,Redis通过内存存储实现了高速读写,而MySQL通过磁盘存储实现了数据持久化和事务处理

相关文章:

  • Python爬虫之爬取并下载哔哩哔哩视频
  • 剪枝例题一道
  • 10 | MySQL为什么有时候会选错索引?
  • 如何在一个pycharm项目中创建jupyter notebook文件,并切换到conda环境中
  • 数据结构之顺序表及其实现!
  • 存算一体成为突破算力瓶颈的关键技术?
  • SpringCloud-MQ消息队列
  • 从零开始手写RPC框架(4)
  • 【操作系统学习笔记】文件管理2.1
  • Git 开源的版本控制系统-06-share to github 如何把项目代码共享到 github
  • 设计模式 工厂模式
  • LeetCode904:水果成篮
  • 智能革新:2024年AI辅助研发的挑战、机遇与未来展望
  • 在职场上,如何提升影响力
  • 七、软考-系统架构设计师笔记-数据库设计基础知识
  • 类复习【C#】
  • 【敬伟ps教程】文字处理工具
  • c#触发事件
  • Spring Boot 注解教程
  • SMT32 TIM1 PWM(发送固定脉冲数)步进电机梯形图加速
  • 一企业采购国产化肥冒充“挪威化肥”:7人被抓获
  • 深圳下调公积金利率,209万纯公积金贷款总利息减少9.94万
  • 马上评|不再提“智驾”,新能源车企回归理性
  • 詹丹|高考语文阅读题设计和答案拟制的一些缺憾
  • 李云泽:再批复600亿元,进一步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范围
  • 线下无理由退货怎样操作?线上线下监管有何不同?市场监管总局回应